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吴明睿

[2023玛雅峰] 2023年玛雅峰野生抒情——吴明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0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明睿 于 2023-8-23 15:05 编辑

大玛雅之日(DAY 4, 2023.8.3)
天气  凌晨雨霁天晴,下午有冰雹
  多亏郑博教的深呼吸法,我晚上睡觉前基本已经头不疼了。外加今天白天疯狂灌水,身体已经处于水饱和状态,也没有再有半夜口渴的感觉(但是还是没什么尿意)。除了晚上睡不太好之外,总体状态还算不错。
  半夜一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雨,我有点担心行程是否会受影响。好在好雨知时节,及时收住了。三点十五准时起床,发现水袋储量还是不太够,于是和晓乐摸着黑去打水,回来已经将近三点四十了——我们四点出发。而炉头不知是因为气不太足还是因为下过雨,火显得温温吞吞不紧不慢,水烧了近十分钟不见半点沸腾的迹象。晓乐这时便想起文勇秘技来,开始唯心主义烧水:“水底只要有气泡了就是开了。”“冰川水其实很干净,热一热就可以喝了。”于是我们烧水节奏越来越快,临走前愣是凑出一坤(1坤=2.5)锅水来——最后半锅甚至感觉只热了两三分钟,但愿喝了这水的智锋不会肠道速滑。
  紧赶慢赶,总算是在规定时间内装好水,背起登山包,抄起登山杖,到大部队营地位置集合了。慧慧和卓雯的头灯戴在头上,压在头盔帽檐下,加上帽子的挤压,显得格外拥挤。慧慧惊奇地看着我的头灯戴法,直呼到这一刻才知道头灯是这么戴的。仔细一想,确实在训练时也没教过,实属疏漏,但是总体无伤大雅,丑点就丑点,能用就行。
  B组四点整准时出发,A组四点三十出发赶上来。
  空气中笼着一层水汽,脚下的黑暗中盘踞着雪白的云,凭借月光的照耀微微闪烁。我们安静地行走在潮湿的碎石坡上,头灯微弱的光线在黑暗中凝结,在山间拧成一股蜿蜒的银绳。凌晨的山间是凛冽的,我最初戴着的抓绒帽被汗水浸湿,很快就开始发冷,于是我索性将其摘掉,换成头巾加羽绒衣的帽子。登山包轻盈,但身体并不算全盛,我于是乖乖地遵守郑博呼吸法,尽可能深地呼吸,这个方法很有效,睡醒的轻微头疼在不知不觉中褪去了。总的来说,一切还算顺利。
  慧慧被一块滚下来的落石“砸”到了小腿——所幸力度很小。她于是提醒前面的人注意提醒落石。她的声音很大,但这声音很快融化在了更大的静谧之中。行云不回应,山石不作响,但它们竖起耳朵听着,于是声音被瓜分干净。
  在踟蹰的黑暗中走着走着,感受到身后的亮光。回头一看,远远的下方,碎石坡上,另一条银绳正在蜿蜒地向上游动。是A组,他们仅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赶上来了。此时我们正在一个碎石坡的一条石垄上,脚下又窄又陡,像是爬行在巨龙的脊梁上。光芒就在这里交汇了,于是大家停下休整,顺便等后面节奏慢的队员。智豪此时已经开始显现颓势,脚步放得很慢很慢,而且有些不择路,也不顾前面石头实的虚的就往上踩,有时险些踩空。此时我正当收尾(后面也是),看得不禁担心起来。智豪说他没有问题,只是需要脚步慢一点,让呼吸慢下来,我没有反驳。歪师傅略显疲惫,但状态看着比智豪好得多。A组休息片刻就继续向前了,B组虽然也准备出发,但由于A组要修路,大可以慢慢走。
  中间有一段我被熊博push到前面去:“优先保证自己登顶,收尾交给教练去做。我们请这么多教练就是来收尾的。”爬上了石垄的龙头,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台,但风也比下面大。我们先到的B组守在这里,开始边吃早饭边等后面的人。我钻进了一处石头缝里避风,开始吸起小蒟蒻。此地虽是避风港,但坐久了还是觉得浑身发冷。此时正值破晓,天边显现出无忧的红紫色到蓝青色再到一种蒙昧的白的梦幻渐变,但太阳还躲在山头后面,因此最冷的时间还没过去。我们等啊等,体感等了十五分钟,或者更长,歪师傅摇摇晃摇地上来了,又等啊等,等到天已经大亮,才等来了智豪。
  又走了好一阵,走到了换鞋处。歪师傅看起来也有点不省人事了,智豪发挥稳定,速度维持龟速。于是教练建议把走得慢的夹在中间,把节奏带起来。于是乎,我又来到了收尾。慧慧认真地把智豪和姚阳都领在身后,像是母鸡带着小鸡一样:“来,一起走。我们是一个队伍,we’re a team!”我在最后的位置尖锐地想着另一个角度。如果是一支队伍的话,是否每个人都有自觉,自己的状态、自己的行为也许会拖累队伍的行程,乃至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作为一个老队员是否应该站在队伍的角度,替兴致冲冲的无畏者们做出残酷的决定?我在来的路上思考了两次,在接下来上冰坡的前的最后一段碎石坡思考了一次,但还是没有说出口让智豪下撤。或许是对行程的余裕抱有自信;或许是不善于打击心怀梦想的人;或许是觉得自己既然是收尾,那就不能因为自己收尾的疲惫而抱有偏激态度,决定应该让利益无关者作出;或许是辛辣地想要欣赏他人和自己的绝望,直至最后。
  
To be continued.
发表于 2023-8-23 0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明睿 发表于 2023-8-23 00:08
大玛雅之日(DAY 4, 2023.8.3)
天气  凌晨雨霁天晴,下午有冰雹
  多亏郑博教的深呼吸法,我晚上睡觉前 ...
水底只要有气泡了就是开了。

完蛋 我一向如此

点评

我恨这里不能发表情包  发表于 2023-8-24 23:56
祺望喝水喝怀孕了,是不是你干的  发表于 2023-8-24 23:51
幸好本帐无人拉肚  发表于 2023-8-24 22:44
啊?难怪你烧水这么快  发表于 2023-8-24 18:55
嘤嘤嘤  发表于 2023-8-23 00:3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23: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明睿 于 2023-8-23 23:58 编辑

大玛雅之日 其二(DAY 4, 2023.8.3)
  在漫长的爬坡过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地形变化:冰坡地形。A组早已架设好了一段路绳,软软地垂下来,等待着后来者的宠幸。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在这换上冰爪。我此前固执地坚持选择绑爪(其实也没得选),兢兢业业诚惶诚恐地将这对小祖宗供起来保养,可惜还是敌不过山上一日雨露的锈蚀——新锈旧锈竞相开放,蔚为壮观。我只能安慰自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在坡上不出岔子,那一切努力还是值得的。绑爪发挥稳定、不容易掉爪,但唯一的致命缺点是穿戴环节能把人折磨到高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绑带扯到差强人意的松紧度,卓雯、赫赫的冰爪穿起来更是惨不忍睹,绑带拉起来松垮垮的,看起来不是不可能掉爪。纳纳和歪师傅她们的冰爪是卡爪,但好像被人零元购了,导致最后拿上的都不是原装,还要临时调整size。歪师傅更是喜提一只坏冰爪,刚上冰坡没走两步就掉了,人被抬了回来。慧师傅虽然过程挺顺利,但也掉了一次爪——她用的也是卡爪,而我们绑爪大军一次都没掉爪,由此可见绑爪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稳定性
  踩上了久违的冰坡,一开始还是有点慌,感觉整个人像是吊在蜘蛛丝上的杀人犯——路绳就是那蜘蛛丝,随时有掉进地狱的风险。每一步都踢得很重,唯恐一脚踩滑。到了这段路绳的顶端,我发现前面啥也没了,就剩白茫茫一片冰雪。我呆呆地问纳纳:“绳呢?”纳纳毫不在意地回答:“前面不需要路绳。”好吧,证明自己勇气的时候到了。我在保护站站了半天做心理建设,直到歪师傅一瘸一拐地被“抬”了上来,才如离巢试飞的雏鸟一般小心翼翼地蹲下解开副保,慢悠悠地站起来,然后一步一步颤巍巍地继续前进,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念我躺在C1用来挖茅坑的大冰镐(这场景有点似曾相识)。走多了就渐渐发现,冰爪卡得还是挺牢的,哪怕正常走路也绝无可能滑倒,于是就逐渐放开了胆子,转过身来看后面情况。
  额,只能说战况焦灼。歪师傅和四哥(也许,我有点分不清四六哥)与坏冰爪缠斗许久后终于放弃了希望,干脆把爪拿下来,一只脚只用高山靴走。于是乎,我便看到了纳纳和四哥像架着醉汉一样一人一边架着歪师傅的肩膀,三个人欢乐又凄惨地玩起了三人四脚。在确认后面的几个人没有问题之后,我和桌师傅继续往前走。踢冰是痛并快乐着的,在享受每一脚踩进冰的快感的时候,体力的消耗也在翻倍——尤其是路线后半段亮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实的硬雪,脚在其中跋涉更加费力。我们于是不得不每二十步停下来休息二十息,顺便观察后面的情况。就这样到了碎石坡plus前——大玛雅最后的200m好汉坡。
  在休息过后,六哥(存疑)带着女生们先往碎石坡下走——一开始只带了四个,但卓雯想要先冲顶,也急匆匆跟了上去。然而女生前脚刚走几十米,后面的四哥又催我们快点跟上,搞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是说大玛雅只能同时上五个人吗?抱着满腹疑问,我也只能赶鸭子上架般快速卸下冰爪往前赶。顺带一提,高山靴走雪坡感觉像在棉花中漫游(贬义),脚使不上劲,走一步滑半步,还要担心踩滑直接保送回起点。再加上要赶前面人的进程,感觉身体被掏空。
  之后便是不传统路绳上升环节。由于碎石坡地形过于破碎,实际爬起来很不放心,哪怕有路绳也有一种free solo 的美感,有时不如直接抓石头(虽然很多石头是松的),还要担心脚下的石头会不会滚下去给后面的人开门送温暖。前有队友堵车,后有队友紧追,再加上后面突然出现了不到七分钟的关门时间,直接让我手脚并用赶路,出现返祖现象。总而言之爬起来畏手畏脚,束缚极多,极不自在。好不容易在关门时间前冲上了第一段路绳,虽然精神还清醒,但肉体凡胎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摇摇欲坠。据慧慧事后描述,我当时看起来形容枯槁,看起来只剩半口气了。暖男俊毅递给我一根脆脆鲨,暖得我想一口亲上去,但是没这力气于是作罢。一看后面还有一段(还是两段?)路绳,有点B溃,但也只有一点。虽然我登顶欲望并不怎么强烈,但都站到了终点线前,也没有什么后退可言了,只需考虑向前迈步即可。这种机械式重复的指令暂时性地主导着我濒临极限的身体,直到副保扣上山巅的绳子我也没有产生别的什么感觉。
  直到这种指令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悄然消退,此时我才意识到我已屹立于(实际上是坐于)大玛雅之巅。虚无,一片虚无。刀尖般的山顶围绕着拨不开的乳白色云雾,我的亲爱的队友们并排坐在刀刃之上挥手。除此之外空无一物。下界的景色被消隐,导致没什么登顶的实感。意义感显得分外薄弱。掏出赞助旗,一次次“换爹”摆拍,一次次喊着“徐妈”,我感觉这和平日拉练里大家急匆匆地拍赞助照也没有太大区别。
沉思者.jpg

  当然,登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赞助商们很高兴,因为投资的社团算是交上了及格的答卷,以此为素材可以小小地进行一波宣传;站在社团的角度队员也很高兴,因为今年我们做到了罕见的全员登顶,这标志着我们登山活动的圆满成功,和未来几年社团人才的接续,未来或许还可以拉到更多赞助支持;甚至站在无关者的角度,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毕竟大学生登山,训练有素,不畏苦难,全员登顶,这很酷,不是吗?但这些本都不是必要之物。更核心的意义牵引着这些附带的意义。若核心是一片虚无,那前面所述的这一切意义也都是一片虚无:首先是为了一个意义而登山,才能有后面的登顶成功产生的现实意义。若登山的意义是登顶,那么就陷入了循环论证,永无休止的衔尾蛇困境。
  一切疲劳感都消失了,因为有一个更大的矛盾使我困扰。
Per aspera ad astra.循此苦旅,终抵繁星。平日里说得冠冕堂皇,最美的景色在路上,可不太会有人只为景色而来,临山巅可飘然挥袖而去。登顶,直抵星辰,才是登山永恒的主题。可直到这个瞬间,我才开始真正直面那个隐藏的谜题:可我的星辰,到底是什么呢?
  To be continued.





发表于 2023-8-24 0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好文
催更

点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买上了  发表于 2023-8-24 12:27
恶堕了(bushi  发表于 2023-8-24 11:14
睿睿子你也……  发表于 2023-8-24 10:37
为了勋章开始发奋图强  发表于 2023-8-24 09:58
发表于 2023-8-24 1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助你一臂之力
发表于 2023-8-24 13: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师傅虽然过程挺顺利,但也掉了一次爪——她用的也是卡爪

我拿的爪也不是自己的,临场调又没调到位,结果冰坡走了一半,由于左脚拌右脚,一只冰爪从鞋上脱落,后面只能硬着头皮踩着一只冰爪上去,期间由于捡冰爪还把冲的800毫升康比特给掉了
发表于 2023-8-24 1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慧慧事后描述,我当时看起来形容枯槁,看起来只剩半口气了。

有图有真相
睿睿子.jpg
发表于 2023-8-24 1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纳纳和歪师傅她们的冰爪是卡爪,但好像被人零元购了,导致最后拿上的都不是原装,还要临时调整size。

诶?我的是绑爪捏,是文勇、慧慧、歪歪找不着自己的爪了,我的爪还是我的爪~
绑爪真的好稳,虽然绑的时候真的快要高反
发表于 2023-8-24 19: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便看到了纳纳和四哥像架着醉汉一样一人一边架着歪师傅的肩膀,三个人欢乐又凄惨地玩起了三人四脚。

原来在别人看来是这样子的哈哈哈哈
确实快乐又凄惨,掉爪掉到没脾气
发表于 2023-8-24 19: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最后的位置尖锐地想着另一个角度。如果是一支队伍的话,是否每个人都有自觉,自己的状态、自己的行为也许会拖累队伍的行程,乃至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作为一个老队员是否应该站在队伍的角度,替兴致冲冲的无畏者们做出残酷的决定?

个人觉得,处于一个队伍当中,每个人都要有不要拖累队伍的意识,所以在前期准备的时候要更高地要求自己,而且要提高安全意识。当队员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许就得有人站出来做出看似残酷的决定。
发表于 2023-8-24 1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亏郑博教的深呼吸法,我晚上睡觉前基本已经头不疼了

哈哈哈哈又想起郑博四处推销他的深呼吸法的场景以及歪歪的疑问“要是呼吸性碱中毒怎么办”
发表于 2023-8-24 2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LINA 发表于 2023-8-24 19:26
哈哈哈哈又想起郑博四处推销他的深呼吸法的场景以及歪歪的疑问“要是呼吸性碱中毒怎么办”

啊?不是啊?我只是不会多重引用罢了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23-8-24 22: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小时不见 好队友们水了这么多
我也不甘示弱 来再水一个
发表于 2023-8-26 2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1 08: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催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6-16 22:17 , Processed in 0.1294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