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72|回复: 7

[2017年冬训] 2017冬训队医总结——祁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2 23: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呢们的夺命队医 于 2017-2-14 22:51 编辑

171548kuwvl79wv5awl4th.jpg



    怎么说呢,一言难尽。感觉这次我冬训队医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用“混乱”二字形容。对此,我在这里对大家表达诚挚的歉意。下面就从我这次集训及冬训的“行医”经历中,总结一些经验与教训写在这里。初次接触冬训队医这个职务,从零开始,收获的知识和经验还是蛮多。希望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会促进我自己的进步,也能知道后人少走弯路。集训期间便是学习高山医疗知识的大好时机。辰祥的高山讲座和卢梦雄的医疗讲座上,我的做法是把几乎所有的讲座内容有结构地转移到笔记上,回去后再把自己认知不够的地方再查一下。不过这个时候要谨防“百度治病”哦,网上的东西不能轻易相信,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看。其实只要功夫花得足够多,搜集到的正规医疗资料完全够用,大可不必去网上再查。这两个讲座让我心里对高山医疗形成了初步的知识体系。上述我自己的方法也非常实用,对我的帮助很大。尽管没有临床经验确实感觉很虚,但心里总算有点数了。
    讲座的内容显然远远不够用,剩下的便是自学了。集训前半段时间,我搜集整理了很多关于高山医疗的资料(感谢队友们把找到的资料给我)。本身计划能在冬训之前把重点看的差不多的,结果集训期间我低估了任务量,自己精神不够紧绷,有些拖沓。而集训后半段期末考试的逼近彻底断了我将资料看完的念想。有句老话说道:专业选得好,年年赛高考。被期末考试愁得死去活来的我根本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高山医疗资料也因此被我搁置。说实在的,看到其他队友为冬训付出了那么多,一个个忙里忙外,而我却连这个都没看完,心里满满地全是愧疚。以后再参与协会的活动,我一定会提早开始奋斗,尽量早地把任务完成的。
    集训期间的两次拉练可以算是队医练手的时候吧。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新队员不熟悉情况没有经验的可怕,之后的冬训中,这个短板更是带给我了不少的麻烦:对情况的预判频频出错。本以为在崂山十几年的经验足以对付厦门这些小山,可实际上却翻了车。上山之前我在群里发的天气预报都是当地市区的,看似天气温暖宜人,其实杀机四伏,罗田山顶天气寒冷狂风大作,把大家冻个半死,很多人披着睡袋才苟且下来。说实在的我也万万没有想到营地会选址在山顶风那么大的位置,这便就是新队员不熟悉情况造成麻烦的例子吧。之前总想着高山医疗,没有准备诸如蚊虫叮咬,树枝划伤等高山上不会遇到的问题,我和纳纳在罗田被马蜂蜇便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说实在的,当时我被马蜂蜇时无论是身体还是心里的感觉都是千万只草泥马奔腾。类似以后我以后一定注意防范和处理。拉练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树枝划伤(罗田带刺的植物尤其多)和小的扭伤。其实不仅拉练,冬训期间被被冰或其他东西划伤的队友也很多。因为野外条件比较恶劣,环境比较脏,所以小伤口还是要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感染的,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幸亏另外一位队医龙洁蓉还记得论坛上的的内容,及时提出并多购买了一些棉签,创可贴,医用纱布等,才避免了更大的尴尬。(队医多看论坛上前任总结的经验很重要哦,否则我也不会在这里挖空心思写总结了)说起这个,这次冬训我背了一瓶碘酒上山,全程都没有被冻住,可能是因为内掺酒精熔点降低效应比较强吧,总之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了。另外,拉练中我提醒队友要穿摩擦力最大,最舒适的鞋,防脚下绊倒与打滑,要穿不怕脏不怕磨的衣物等工作也没有做好,深表歉意。
    其实前面说的那么多集训的内容,其实把冬训所得的经验也说了不少,这样再继续说下去也罢。冬训临行前,当然是要药品清单都筛查一遍,看还缺些什么赶紧买或计划好去成都采购。队友的病史和过敏史等一类都问一下有备无患。上了本营我才意识到了板蓝根需要多带。队友感觉虚了喝一包,明天要上路条件比较艰苦了喝一包,如此一来消耗量巨大。还有一些常用药品也要多背,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在火车上和双桥沟,日隆镇我都给大家测了血氧心率,在本营时不方便就只给测了有些高反的队友,结果还好都在正常范围内。其实现在想来还是不偷懒挨个帐篷跑一遍去测全体比较好,这样会让我对队友们的身体情况更加熟悉。从资料上看血氧低于60需要下撤。至于体温计,我只给不舒服的人用了,尽管在论坛中看到有一次雪山“每日三测”进行得非常严格,但还是感觉身体状态不错的人没大有测的必要,到处传温度计还容易把水银打出来,由此制造更大的麻烦,干脆也就算了。
    整个冬训期间,我时常看本地天气和四姑娘山的天气(顺便感谢一下侯老师给我的专业天气网站,非常好用),也时不时在群里播报一下。谢天谢地,2017冬训全程天气变化平稳而有规律,从未出现较恶劣的天气,给我减轻了不少负担。不过遗憾的是渣残手机零下就会冻关机,海拔3000以上基本不能用,上山的4天我就没有按时查天气,自己晕晕乎乎的,竟然也没有让队友帮忙查。现在想来,现在要是天气骤变可就惨了,有一些后怕。没错又到了做自我检讨的时候了,下次一定借手机查,一定。
    进山后第一件事就是攀冰和上升下降冰坡行走。这个时候末梢循环的保护是个大问题。这次我带了一双复活手套过去,手冻僵了就往里塞一塞,效果拔群。这时要是脚冷的话可以向后磕冰,这样把脚趾放在原来前脚掌的位置,会暖和很多,脚趾也要多活动,这样一来冻着的可能性就基本为零了。快冻得没知觉了就一定要及时处理,手头该停的停。前几天看了一个人五个脚趾都冻掉的场面感觉十分凶残,以前冬训队也遇到过严重冻伤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我自己攀冰时攀着一半手冻僵了,小冰镐没握住差点掉下去(有一个小冰镐腕带很容易掉)。还有踢冰前要将高山靴绑紧,踢冰时脚趾应勾起来,否则脚趾很容易碰伤的。
    再提醒自己和大家一句,有伤必处理,有过敏要及时避开。本人已消失多年的创可贴过敏意外重犯,下山时手指肿如香肠,可谓血的教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老话确实经典。
    离开双桥沟接着便是徒步上本营。下坡路,冰路拉开距离走已是常识,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两个队医一前一后走,方便照顾整个队。我下山时才发现穿两双袜子会比穿一双更容易磨脚,所以徒步那一段没有雪,不冷的话最好选择只穿一双袜子。在高原上徒步时大口急速呼吸,走几十步停下来喘十下的方法抗疲劳效果是相当不错,不过一旦天气太冷吸气也别太猛,小心冻伤肺部。雪镜白天时刻戴着,眼睛受到损伤就晚了。从今年来看冲顶队员也需要戴雪镜,天亮前回本营的概率不大。防晒霜没有太阳也要涂。如果嫌背着重,一个帐篷合用一瓶防晒霜也是可以的。上去之后唇膏凡士林也不能忘。
    前几天看到一个向导在高山上感冒导致肺水肿最终不幸去世的消息,更让我坚定了一个观念:高山高原上任何小病都应足够重视。我现在很后悔冬训前几天抱着坚决不滥用抗生素的心态,没给李余用罗红霉素,再加上这孩子不听话非要去冲顶大峰二峰,下山还走那么快,病情久久不见好转,甚是心塞。这次冬训我还有很多失败之处,主要是对队友身体状况的观察不细致和自己有时身体不舒服,全身软弱无力导致的。跨年后的总结会上,我还专门总结了自己在拉练中不随时留心队友身体状况的工作失误。在冬训前半段的时间里,我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所以做得还可以(尽管尽心但肯定不是所有情况都能察觉得到的,眼神还需长期训练);可从刚到大峰本营开始,自己不知为何就变得比较懒了,几位高反较为严重的队友我也没多去照看安慰,其他的情况我也基本是队友跟我说了以后我才有反应。当时这些日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可随着冬训结束的时间越来越长,心中的遗憾和悔恨味儿也越来越浓。而现在,我是多么想下一次冬训赶快到来,到时候可以勤快地多跑几趟,好好照顾队友,不留遗憾。
    记得冬训即将结束,在日隆镇的那一晚,队友们在山上的小伤小病都集中来找我处理,而我当时发烧却蛮严重,迷迷糊糊挣扎着说了一些措施,也不知道说明白没有,锋文的换药问题也给我忘了,下山时候想起这件事差点没哭出来,当时很怕他感染。但愿这些队友们的小问题,在我这里问个蒙圈以后能找到洁蓉被她全处理了吧,对此对大家说一句对不起。这估计也是要安排两个队医的原因之一:大号废了还可以用小号。冬不过尽管全队有两个队医,却不共用一个脑子。因此照顾队友时,一定要问清楚另一个队医是否已经做了处理,自己觉得不好判断时,有必要两个队医讨论方案,并多听熟悉病情的队医讲,还应多问一问老队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新手的失误。比如这次图图肠炎就是主要洁蓉负责,我只是多了解一下没去捣乱。总而言之扎实的高山医疗基础和温暖的照顾是队医必备的素质。后者的重要性绝对不可忽略,可以说是队友精神的顶梁柱。各人方法可以不尽相同,拥抱治疗也好,被窝治疗也罢,总之要给队友以温暖和精神的力量。
    现在 在我眼中,队医的职责就是以预防重于治疗的态度,不仅保障队友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让队友的冬训少受苦,更加舒心。我承认这些我还远远没有做到,可是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加上2017冬训收获的丰富经验,若有机会的话,相信雪山或明年冬训,我会做到自己的最好!
    即使我不是队医,我的愿望也是,你们载着希望前去,带着欢声笑语下来;冬训尽管苦,尽管累,可你们不曾伤痛,将自己灿烂的笑容,尽情挥洒在神圣洁白的雪山之巅。


101903yh6gttttftb619tm.jpg


发表于 2017-2-13 1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大号谁是小号)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stita 发表于 2017-2-13 11:20
谁是大号谁是小号)

我只是。。。这么。。。随便一说。。。
发表于 2017-2-13 2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队医,你给我的临床治疗帮了我大忙了,小伙子,靠谱
发表于 2017-12-18 1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头人 于 2017-12-26 09:53 编辑
血氧低于60需要下撤

低于60人都要挂了啊,祁威同学
发表于 2017-12-18 17: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现在,我是多么想下一次冬训赶快到来,到时候可以勤快地多跑几趟,好好照顾队友,不留遗憾。

哈哈,就是现在,别留遗憾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人 发表于 2017-12-18 17:14
低于60人都要挂了啊,祈祈威同学

70左右的有的是

点评

70多的确实很多,低于70就很严重了  发表于 2018-2-5 19: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7-17 22:24 , Processed in 0.1307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