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40|回复: 8

[社史陈列室] 五年翔安风雨,十五年登协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8 22: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丰 于 2017-4-7 23:42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成长中的翔安

这是登协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翔安的第五个年头,当晓银还在怀念漳校的登山角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翔安的建设。

关于翔安的问题,几乎每一届的部长会都要拿出来讨论一番,当然有些客观原因没办法。“由于两校相隔,而且是院系分开,所以协会同一届会员的交流仅限于管理层与活跃分子,这跟漳州校区时候的情景是不一样的。而且根据以往经验,翔安这边院系课业压力明显较重,而且对户外的兴趣没有本部院系高(在漳州的时候就是这样,从搬校区时诺大的翔安八个院只有三个老会员也可以看出来)”这是2012年刚刚从漳校搬迁到翔安的大一新生马佰凯,后来总结时说道。

也就是从这一年九月,登协开始在翔安(2012年翔安校区刚刚成立)扎根。即将大二的马佰凯给自己的目标就是让协会在翔安落地生根,并初步组建起翔安校区登协的骨干力量。当时从漳校搬来人实在太少,有经验的老会员就只有燕婷、美青两个女孩子(刘燕婷,蒋美青),加上自认为是“半路出家的和尚”的佰凯。佰凯虽然只参加了半年协会的周末外出,但作为有担当的男孩子,扛起了翔安这面大旗,这是开疆拓土的一年。他跟美青都尽心尽力的处理翔安这边跟学校、社联之间的事情,并带队去本部参加活动,直到13年秋新一届部长会成员(以游林茜为首的)确定下来,才放下了这个重担。
据林茜回忆,2013年一月的冬训(冬训人数的多少,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新会员的活跃程度,翔安发展的还不错),翔安应该有差不多8个人参加,回来之后都成了主力,即使有的没有加入部长会,有的后来也退出了,但大多数人体训常来,需要帮忙什么的也随叫随到,其乐融融。

九月份是林茜进部长会的时候,每周都去本部开部长会,也会埋怨每周坐751太累。但每周就是好习惯也好想见到大家。协会周而复始开始运作,然而翔安才刚刚开始。

“冬训、雪山图片展什么的,也会经常人手不足,因为翔安的院系专业原因,大家课业都很重,我比较闲,也有过暴雨天一人搬展板桌子布置场地什么的,啊就是看到大家午饭时间来帮忙的时候傲娇地说几句啦~”看到林茜这句话,还能想象她骄傲的样子。

本部有攀岩、定向越野、户外讲座、骑行什么的,翔安的活动太少。翔安没岩壁,攀岩没办法。这是当时最大的一些争执吧!但是定向越野现在翔安也可以搞了(从健楠到露露,在辰祥的帮助下,一点点开始搞起来),有些讲座也会在翔安开,翔安骑行的路线也开了好几条(坂头水库、扬帆公园、大嶝骑行),坂头水库就是林茜那一届(2013-2014)探的路线,那年雪山集训的时候还加了一个翔安香山的拉练……

“有些时候讨论,觉得翔安体训太松散,不够强调纪律。但是又觉得这跟带体训的人关系比较大,翔安那时候走的是温馨道路,没有像彪饭桶雨笛这般魁梧的男生……但是大家开开心心,又都能按照计划锻炼到位,我觉得关系也不大。”

2014年的九月到2015年九月,这是林茜进理事会的一年,以戴玲燕为首的新一届部长会(露辉、佳昱、涛涛等)的一年,同时也是我进登协的一年,所以可能要写的东西也特别多。记忆里的这些人都是当时觉得可以依靠的,带我入门的师父一样的存在。

林茜依然每周或者每两周去本部开理事会,当时的会长雨笛有说过要来翔安开理事会或者部长会,但事实上好像只来过一次。本部的事务比起翔安真的多了很多,攀岩赛,129定向越野,冬训、雪山、骑行……大多数都是本部在拿主意,组织过一次就知道需要投入多少的劳动力了。“翔安的我们有时能帮上忙的真的太少了,也会挺惭愧挺心疼的。所以坐个751睡个觉去看看他们,认真地开会,认真地提意见,提不出也会认真地听。”大概这就是林茜的可爱之处。下面也是林茜说的:

“纳新了一批新会员,外国人好多,带体训也很考验英语能力,发体训通知都要准备一份英文版的。
选冬训队员的时候,也常常会站在翔安的角度,说出比如:“他是翔安唯一的男丁啊,怎么样也不能刷啊!”的话,现在想想也是挺好笑的。
翔安的冬训队员大多数都去了骑行队,只有佳宜去了雪山,而往年参与协会管理层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雪山队员,开始为下一届翔安的管理层担忧。”
所以担忧的事还是有发生,涛涛带了一学期的体训,由于个人原因后来也退出了部长会,还好有露辉在。黄彦是忙着要出国,对协会的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佳昱当时没参加过暑期活动,对协会整体的了解也不太够,所以做翔安的负责人要带起部长会的这些人也有点难度。后来玲燕负责起了翔安,每次冬训队训练,都会买水果来犒劳大家,林茜还是一样追着新会员问他的名字。

2015年冬训,只有彩赟,健楠,欧阳贝尔三个新人(对,当时还是小鲜肉),冬训人数的减少,意味着下一届管理层人员的不足。其实这一年(2014-15),因为社联原因,纳新太迟了,新会员还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冬训就开始集训了。不论翔安还是本部,都开始担忧了……铁打的徐妈,流水的鹰,当了一年部长一年理事的林茜,换届退休了,然而下一任会长的人选随着少雄去当兵,变得扑朔迷离……翔安三人组又回到了佰凯开疆拓土的那一年。

然而2015年的九月还是来了,没有在部长会工作过的辰祥当了新一任会长,没有参加这一年冬训的我和当初的佰凯一样,莫名其妙的进了部长会,还做了翔安的负责人。

翔安只有三个部长,我,彩赟,健楠,当然还有很多老人,但是毕竟老人在协会混了好长时间,要有自己的生活了,在协会做事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老人不可能还时时牵挂协会的事,所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老人能够给予一些帮助,但是日常管理上还是要靠自己。以前不明白?为什么每次都来体训的老人,新学期逐渐都不来了,他们不爱协会了吗?后来才明白,尤其到了现在卸任了,更加感同身受。

后来跟林茜谈起时,她说我这一年,翔安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香山晨跑,定向越野活动,骑行等活动开始办起来了,来体训的新人明显比以前多了,因为老人都要忙着考研找工作毕业,可能有的比较少出现在协会,但大家肯定都是关心的。她实验结束得早的话也基本都会去体训,但没人来找她诉苦啊她就觉得我们过得都挺好的咯~

作为翔安校区负责人,我深知要更多的顾及翔安的普通会员,永远记住会员才是协会的主体。登协在翔安的发展确实不如本部,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翔安没有岩壁;翔安的同学大都是理工类,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体训;很多活动要熬过一个漫长的751才能去参加……并不是每一个翔安人都像我们部长会成员一样,能够从容应对751,喜欢去本部。也许他们就想待在翔安跑跑步,有时间去个外出,所以在安排活动时间、地点方面要站在一个翔安普通会员的角度去看待,为他们考虑。

而且在志婷的帮助下,体训开始有了一些小活动,比如讲讲协会的故事,大家一起玩玩素拓,男生节之类的活动……我们称之为文化建设,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来体训的会员,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其次是也在翔安开发了一些小线路,骑行(大嶝、妙高山、扬帆公园等),香山晨跑、越野跑,准备开展校区范围内开展定向越野。

在去年(2016)九月份卸任的时候,作为管理层我没有办法做到像彪儿、雨笛、斌哥那样的技术型高手,可能也不可能做到晓银那样毕业之后依旧活跃在协会,为协会出力,但是既然干了一年,既然热爱协会,就是已经把协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我们的协会,而不是为协会打工。这一年在会长何辰祥和理事会、部长会的带领下,我们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把12.9定向越野挑战赛办到翔安;第一次在厦门大学体育工作大会上发言,并获奖;第一次组织去四川冬训,并且尝试冬攀成功;第一次举办徐妈户外技能大赛;第一次出现在校庆宣传视频上;第一次和龙舟队联谊,第一次获得翔安五佳社团,第一次将骑行线路定在西南……我希望今年(翔安五周年之际)有更多的第一次和创新。

新的一年,志婷不辞辛苦做了翔安负责人。鹏飞、书睿、露露、遥华、马月、东峰都很能干,我也看到了下一届的影子,建林、微笑、洪美等也很活跃,希望登协红红火火,越来越好!

我认为:登协的未来是属于你们新一届的部长会成员,铁打的徐妈,流水的鹰,我们终将老去,你们才是未来。林茜说,她还要在翔安待好多年呢,想看徐妈变得越来越好呢!大家加油~  佰凯一开始就提出了设想:随着目前翔安校区的建设日趋完备,可以想象再过些年,这边拥有了岩壁等设施,协会技术骨干如能在这边发展起来,各自都能承担类似于攀岩赛等赛事,届时两个校区的交流会更少。协会诺大的装备仓库和双方的努力会成为连接的客观与主观纽带。我们都不希望协会将来发展为两个单独的团体,希望能够唇齿相依。不过这一切终究还是要交给时间来验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22: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林茜之碎碎念


没赶上协会的十周年庆,赶上了十五周年。而协会在翔安扎根五周年,恰巧这也是我在翔安呆的第五个年头了,说来我们还是一起成长的呢!

从前没有田径场,每周二四绕着篮球场跑圈,一圈300米,每次还要换算一下体训量。

佰凯找了好几番食堂经理,才辟得一面墙,作为我们的登山角。多年来,已经习惯在登山角方圆十米之内吃饭。
校区大都医学生物海洋环生等科研型专业,课业繁重,科研压力大,缺少人文艺术的熏陶。大伙一块吃饭的话题经常被医学生扯到各种器官解剖……

751的时长刚刚好,一般进隧道后就可以进入睡眠,醒来差不多就到白城了。第一次坐759直呼:“睡不够啊!”
以前还是部长理事的时候,经常担心的是:啊,怎么办翔安人好少啊?啊,怎么办阴盛阳衰啊?啊,翔安才3个冬训队员诶!啊,雪山才1个诶!啊,下一届部长会会不会断层了?
现在想想,还是多虑了。这个年轻有为的生命,断不了。即便哪一年人少了,一切都会照常进行,就像一种延续,一种传承。在协会参加过几次活动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协会如此丰富而又频繁的活动,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群人齐力合作才能完成。而当过部长理事的人,大家都有种无言的默契,无需废话,做就是了!
如果不落下协会的每个活动,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剩下的便全是协会的回忆了,我的电脑硬盘关于协会的资料有150个G。细想,大学的多数好友基本都在协会,都是一群可以睡一个帐篷吃一个苹果借一个肩膀的兄弟,值得呐!
有些歌,真不适合在KTV唱。只有在密野丛林,在白雪皑皑的山巅,在双脚没有了知觉,在了无牵挂的时候,即使五音不全,即使记不住歌词,也能吼到热血沸腾,力量满满!
一扯协会,思维总是涣散的,真不像是一个做科研的人,哈哈!
借第一次冬训学会的歌来结尾吧:
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
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
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
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
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
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
这是我的完美生活
也是你的完美生活
——by 游林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2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玲燕 节选

“还记得那天班夫电影节在会展见到伯乐和雨笛,说第二天部长会面试。跑去跟艾文东请假,说我有很重要的会要开。那个场景还记得,有很多协会的人来看电影,协会还有十多分钟的展览视频,一群朋友看电影,多是不熟悉的,当时觉得还挺亲切的,转眼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当初为何想加入已经无力探究了,大概就是因为一个感觉而已。”
关于翔安装备部:
我一直觉得这个职位很多余,虽然协会的事情一起干的,但是基本上这个职务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做的。曾经也想说帮着栀子打理下,不过去了也是帮忙晒晒帐篷,我能去到装备室的次数并不多,她本部喊几个也是更方便的。翔安方面会有些人来租借装备。开学会再和她商量下这边的情况。到后来黄彦资料部的事情可能比价忙考雅思,有想接过来,刚好那时候骑行队的事情接过来了,黄彦那边也还OK。老实说,部长会来讲翔安的可能会比较不讲话,加上每次开会和751会占据一定量的时间,开会开来开去只是旁听。时而久之就对部长会有所犹豫,是这样吗?
  
关于751
曾经很长时间没有意识到751这个问题,说搭乘的751经常中午吃饭过来,晚上大概12点回到宿舍,外人眼里你真的很忙,开个会开这个久吗,协会的活动充实无裂隙,扣除来回3个小时的搭车时间,开会的时间,与一天基本吃饭睡觉行动的时间,再加上也许你比较不会合理安排你的空余时间或者回去就很累倒头就睡,那周末就等于没有时间了。但是仍然很长时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喜欢在本部开会,也挺习惯751,在心里并不排斥,可能在交友上更喜欢或者想来看看本部的同学,所以经常会来本部,加之本身对本部印象也很好。去开会也是很开心的,相比在翔安开会,本部的人不在,感觉就会少了点什么。有时候看到露辉不太喜欢751,渐渐发现自己也该更合理去规划自己的日程,做点真正把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管是学业还是爱好,都很需要。也希望本部人理解,每个礼拜的坚持,不管怨言再多,到底翔安人一年的坚持也是不易的。
关于翔安的传承:
没有很直接的问过翔安几个加入部长会的问题,大抵了解下有些人在犹豫,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个意向。以前会担心翔安没有人照顾,但我想无论在哪里,如果翔安会遇到很难的事情大家都会出来帮忙,而平常的部长会的都能解决,协会本来就一起运作,本部的很多都能照顾到,林茜保研,毓浩也还在学校,佳昱或者露辉如果有在理事会都能照顾到。如果都不能了,挫折不就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吗,我也觉得不必强求一届一定要多好,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能把自己最好的展现就是最好的。放开让他们去做,相信他们。承坤跟我说要来帮忙带体训,虽然没有要参加部长会的意思,但是协会的人都是在一起的。纵然有些人不在协会做事了,但是也会偶尔发现协会对他而言何等重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天涯都为徐妈子。
关于对我自己的思考:
一份热爱有多重要。这是到后面才更多理解的,对一件事物的本身,并不单单因为人而喜欢协会。当以前刚上大一的时候还非常感性,做什么决定可能都会因为朋友而建立更多的归属感。当学习时间与工作与协会之间冲突甚至于751冲突的时候就产生过很强烈的犹豫。当然一件事情本身有很多归因于自己未能合理安排好它,但事实是之后我也并不能合理的掌握的的节奏。而其实,很多事不必勉强,尽可能做好问心无愧就好。在协会里感觉到最为强烈的就是对一件事情的纯粹,对人,对运动本身,对做事都好。像伯乐,雨笛,栋俊,彪等,更多的我觉得这份对事物本身的热爱是很重要的一面。我经常会以我喜欢协会的朋友而去做事情,更多的就是想跟大家一起做事。但是如果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本身并没有达到这个基点,有时候就会比较吃力。而其实,完全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个人并非思想独立的个体,有时候想太多了就总是迁就生活,但协会并不希望谁的付出为难了谁,对所有人都是欢迎的。这是我的理解。所以这新的一年,要尝试心里一直向往的一些事情。
节选自2014-2015厦大登协部长会总结(戴玲燕)
出处: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2015年10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2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翔安人物
2012-2013
蒋美青     2011海洋   翔安事宜    2012北京冬训队,2012半脊峰登山队
马佰凯    2010临床   翔安事宜    2013北京冬训队
郑燕婷     2010生物             2012北京冬训队,2012南强骑行队
2013-2014
卢毓浩     2012海洋 装备部            2013北京冬训队,2013姜桑拉姆登山队,2016南强骑行队
李俊宏     2012生科   宣传部              2013南强骑行队,2014北京冬训队,2014南强骑行队
张成洲     2012临床   体训部              2013北京冬训队,2013姜桑拉姆登山队
张厚检     2012临床   体训部           2013北京冬训队,2013南强骑行队
苏雅婷     2012临床   办公室           
游林茜    2012生科   宣传部         2013北京冬训队,2013姜桑拉姆登山队,2014北京冬训队,2015年格拉丹东登山队
张楠    2012环生 编制外      2014北京冬训队,2014哈巴雪山,2014南强骑行队
2014-2015
张佳昱     2013海洋   攀岩组      2015南强骑行队,2016四川冬训队
戴玲燕    2013医学   装备部      2014南强骑行队,2015北京冬训队,2015南强骑行队
黄涛涛     2013公卫   体训组      2014北京冬训队,2014南强骑行队
黄彦         2013国际   资料部      2014南强骑行队
况露辉     2012环境   体训组
田佳宜     2013医学   办公室      2014 北京冬训队,2014雀儿山登山队
2015-2016
翁健楠  2014生科 体训组 装备部 2015北京冬训队,2016四川冬训队
陈彩赟  2014环生 外联部        2015北京冬训队,2016南强骑行队
朱凯峰  2014海洋 资料部 办公室 2016四川冬训队,2016南强骑行队
  
2016-2017
任露露  2015海洋 装备部 野外组
陈志婷  2014环生 外联部        2016四川冬训队
贾东峰  2015环生 办公室
马月    2015生科 办公室        2016四川冬训队,2017四川冬训队
陈书睿  2015医学 宣传部        2016南强骑行队
罗遥华  2015海洋 宣传部        2016南强骑行队,2017四川冬训队
董鹏飞  2015护理 体训组 野外组 2016四川冬训队,2016卡鲁雄登山队
注:加粗字体为当年翔安校区负责人,各类信息均为回忆(可能有错,敬请指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23: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丰 于 2017-3-18 23:36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翔安活动
坂头水库
位于厦门市郊北部偏西坂头村附近,库容量350万立方米,水质清洌,水库依山就势,蜿蜒而去,格外壮观,山上树木葱郁,奇石怪岩隐藏于高林树丛之间。
板头.jpg
扬帆公园
扬帆公园,位于翔安隧道翔安侧的洞顶,滨临大海,与五通灯塔公园隔海相望,滨海岸线设置观景广场,可远眺五缘湾大桥。这儿环境优美,夜晚海风习习,是个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扬帆公园.jpg
大嶝骑行
大嶝岛,是嶝岛群岛中的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厦门最大的卫星岛,位于厦门市翔安区东南海面,面积约13平方公里。大嶝岛原属金门县,由大嶝岛、小嶝岛、角屿、哈白岛组成的嶝岛群岛。全岛道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环岛路沿着绵延16公里的海岸线盘旋,并以此为主干串起了各村落间的水泥道路,形成了镇、村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大嶝夜骑.jpg
妙高山
顺着翔安内厝镇出米岩寺到佛国寺曲曲弯弯的盘山水泥道往上走过了8公里(路牌)的路程后一个转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秀丽的“公婆寮山庄”扑面而来,据山庄里的碑文记载:“昔时祖先公婆于此盖寮开荒耕耘,植木成林,故名。登上山庄综合楼,举目环睹,群山拥抱,树木苍翠,泉水悠长,清风凉爽,令人依依而忘返也
妙高山..jpg
香山晨跑
厦门翔安区东园香山位于厦门市的东部、翔安区东南部,坐落于鸿渐山脉南麓,主峰海拔176米,景区用地10.38平方公里。该名胜区西以九溪为界,北至水琼线,南到水浏线,东接鸿渐山路,以香山岩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吕塘民俗文化村及众多景点,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交融的特征,个性鲜明,别具特色,主要有“古寺”、“古厝”、“古树”、“古戏”、“秀水”、“奇石”等。
香山晨跑.jpg
翔安定向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是一座占地宽广,但人烟稀少的宫殿,这里有山,有水,有鸟语花香,有开阔万里的湛蓝天空,还有狂野的风。千千万万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总有你不曾见过的美。满眼的惊奇,只差一个留心的你。来这里和小伙伴在天地间自由奔跑,感受不一样的校园,依靠自己的智慧,团队的合作,发现未知的秘密。
等等活动
妙高山.jpg
男生节.jpg
体训.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23: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厦大登协,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自翔安的声音
前几天晚上回宿舍路上遇到游林茜,就聊了聊目前协会的运行状况,我知道他们在努力地做一些工作让协会的资料更系统、条理更清楚,现在图书角已经开始运营了,我很开心,我这里关于登山的书还是谋哲毕业的时候留给我的(现在已经归还协会了),图书角如果宣传得当,会让很多社员获取到广泛而便捷的资源。
当时跟林茜聊到我担任翔安负责人一年的感悟与自我评价,我说自己的定位最主要就是让协会在翔安落地生根,并初步组建起翔安校区登协的骨干力量,当时我们刚搬来人实在太少,有经验的老会员就只有燕婷和美青两个,她们都有寒暑假大型外出经历,是核心骨干。我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参加了半年协会的周末外出就直接进了管理层,还做了这边的负责人,但是登协对我的影响是很深的,所以我跟美青都尽心尽力的处理翔安这边跟学校、社联之间的事情,并带队去本部参加活动,直到13年秋新一届部长会成员确定下来。从这点说,我和美青做到了协会当时赋予我们的最重要的使命,这也使我们在2014年元旦荣获协会“开疆拓土”奖。
之前跟美青聊到我们能为协会做的越来越少了,当时也坦诚跟林茜说我们在宣传协会历史与文化方面做得不够,这的确是需要一届届传承的精神食粮,我们当时在这方面主动性没有很高,这点需要自我反省。同时希望他们13届的部长会成员们在这方面能做出一些成绩,至少他们现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会帮助他们学到很多,这是我比较欣慰的。
一直承诺协会要把医疗这部分系统地组建起来,让以后各种类型活动的医疗事务都有章可循,队医不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靠自己涉略的一点儿知识就承担全队的安全。之前一直还发展过医疗小组让大家一起总结,稍微有点成效,至少是把以前的资料都汇总了一下,做出了雪山、冬训、日常外出活动的队医手册,然而关于如何把医疗知识用亲民的方式汇总起来还是有些难度,曾经自己是想把队医往专业路线发展,但是后来发现登协最需要的不是高精尖人才(有的话当然不排斥)。大家身体都很好,连14年雪山队医准备的药品基本都没怎么消耗。而且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发现很多东西连自己也都搞不懂。跟理事会部长会的几个商量之后,觉得尽量把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汇总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蓝宝书”一样的册子(这是现任部长们整理协会资料的想法)。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我会努力把资料整理好并尽量发展几个靠谱的队医。
关于翔安这边未来发展的趋向,我是有一些想法的。由于两校相隔,而且是院系分开,所以协会同一届会员的交流仅限于管理层与活跃分子,这根漳州校区时候的情景是不一样的。而且根据以往经验,翔安这边院系课业压力明显较重,而且对户外的兴趣没有本部院系高(在漳州的时候就是这样,从搬校区时诺大的翔安八个院只有三个老会员也可以看出来)。另外,从发展一年的外国同学来看,外国人(尤其来自发达国家的)对我们的活动很感兴趣,这是很好的,他们不对协会的运作感兴趣是没关系的,只是他们对协会的文化、理念与精神也不太感兴趣这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们欧美人自己的户外社团是怎么运作的。随着目前翔安校区的建设日趋完备,可以想象再过些年,这边拥有了岩壁等设施,协会技术骨干如能在这边发展起来,各自都能承担类似于攀岩赛等赛事,届时两个校区的交流会更少。协会诺大的装备仓库和双方的努力会成为连接的客观与主观纽带。我们都不希望协会将来发展为两个单独的团体,希望能够唇齿相依。不过这一切终究还是要交给时间来验证。
马佰凯
2014/4/7于翔安
2014年会刊原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8-3-16 1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丰 发表于 2017-3-18 23:04
翔安人物2012-2013蒋美青     女2011海洋   翔安事宜    2012北京冬训队,2012半脊峰登山队马佰凯    男201 ...

翔安人物可以更新啦,已经2017-2018了
发表于 2022-2-27 18: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整理得好好,又五年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2-28 0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zuni 发表于 2022-2-27 18:31
哇整理得好好,又五年了

真是过得好快!翔安校区已经十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7-6 19:06 , Processed in 0.1487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