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骑行的时间太长,因而总是感到有一些疲惫;或许,骑行的时间太短,以致于有些留恋,甚至渴望再一次踏上征程。站在现在回望过去,那一路走来曲折离奇,灿烂中夹着些苦涩。记忆总是会浮现一些片段:剧烈的咳嗽一阵接着一阵完全睡不着觉的那些夜晚,自己点下漳州骑行报名按钮的那个瞬间,顶着食物中毒爬的15趟凌云破,队友去坂头拉练时自己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纳赤台自己翻江倒海的胃,格尔木客栈里独自一个人逗狗,盐湖的归途中吹得令人窒息的逆风,体力透支的时候瘫倒在路边吃的一大碗果冻,胡杨林回来时被我骑下来的前轮,倒骑的时候镇宇链条呲啦呲啦的响声…当这一切结束时,总是会有人对你说,总算安全回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但实际上,这些被别人视为不重要的东西,早已存在心中无法抹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不知不觉,自己的人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跟着登协出行,举步便是流浪。流浪中,我们学会了对每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致以微笑,学会了对理想的彼岸保持全身心的热情,学会了在最艰难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言放弃,学会了带着信心和笑容出发,带着收获与笑容返程,学会了用超然的态度去对待这个明暗纷杂五彩缤纷的世界。
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光明,一只眼睛看黑暗,两只都睁开,所见才是真实。两只眼睛都去洞察,世间万象才会真正映在脑海。
在生活面前,我们单纯得像一张白纸。
在前往格尔木的绿皮车中,两个小孩一个在座位上躺着睡着,一个在座位底下酣然入梦。他们的母亲就坐在地上,倚着座位迷糊着眼似睡非睡。这时她睁开眼起身,又拉了拉孩子本身已经盖好的被子,疲惫中带着笑意又回到了原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个方向。不知三个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去格尔木,或许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这位母亲没法买到舒适的卧铺而只能在硬座车厢度过这漫长的一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睡在冰冷逼仄的车厢,时不时难受得翻个身,而自己能做的只是没多长时间就拖着自己疲惫的身体起来一次,把孩子身上的毯子和衣服盖严实一点。或许她上火车之前已经日夜操劳,此时已经疲惫不堪,或许她曾纠结过把哪个孩子放在地面上哪个放在座位上,却一个也不舍得,只好让睡在地上的孩子多盖一些衣服。仅是目光的一停留,我们能想象出太多的或许,太多他们可能经历过的事情。而太多这样的陌生人跟我们的人生就像两列火车擦肩而过,再也不会有交集。我们只是有缘一面,终究不知他们会走向何方,走向幸福还是苦难,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愿三个人今夜睡得安稳。
圣城拉萨的寺庙里,从远处熙攘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位老太太,步履蹒跚。她的腰已经快弯到90度了,走路一步只能勉强往外迈出一点点,还要很大程度上靠拐杖撑着。不知不觉间,她就走到了一扇门前,不住地磕着头,动作流畅甚至比走路还熟练。天空是那样的蓝,偶尔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飞过。老人满面安详,在神圣的土地上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这神圣的动作。我们不知道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几十年或幸福或苦难或风云变幻的日子,只看到了她在人生最后一段日子的某一天,如往常一样虔诚地做着那个她已经做了一辈子的动作,渴望着转世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就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相遇,互相看了一眼而后各奔东西。而在这相遇的一瞬间,我们无论是多坚持唯物论,多相信马克思主义,都会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她来世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今生最后的一段日子过得安稳而快乐。
格尔木的深夜,窗外下着大雨,盖着被子也感受到一丝寒冷。稍微有些失眠的我拿起床头的手机,打开微信,看了看队友发出的文字,盯着它发了一会儿呆,关上机进入了梦乡。
荒无人烟的柴达木戈壁,我独自一人骑在饱经风吹日晒满是裂纹的公路,阳光已不像中午那么热烈,甚至有一丝薄弱,干燥而强劲的狂风恨恨地拍打在我的脸上,每蹬一下都需要紧咬牙关,使出全身的力气。那没有一丁点水分的空气刺激着嗓子干呕着,每隔一段时间便带动着胃想往外翻,然后自己再忍回去。突然一阵侧风吹来,连人带车翻到路边,摔下以后反而觉得很舒适、很解脱,仿佛在与风的搏斗中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过了一会儿缓过劲来,把手从身下抽出,手上一丝血和着黄土,已经快要凝固。我没有去拍掉身上的黄土,只是慢慢转身倚在倒下的车子上,用僵硬的动作拉开包的拉链,拿出刚刚在加油站买的果冻和锅巴。一片锅巴咽下去有些划嗓子,太噎了难以下咽,便颤抖着手把它放到一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啃起果冻来。食物滑进因为长时间只喝水而酸胀的胃里,产生了一点点饱腹感。吃一半吃累了,想要起身却像被钉在地上,只好闭着眼躺两分钟再继续吃。待一碗果冻和四分之一包锅巴下肚,体力恢复了不少。阳光已经有些变红,洒在脸上有些暖暖的,20公里外的格尔木城显出了一丝灰暗的轮廓,我起身,背上包,扶起车子跨上去,含一口水在嘴里,伴着狂风与夕阳,又走上了这条茫茫无尽头的荒野之路。
古荣镇的跟前,翻滚的拉萨河畔,我把手伸进白色的河水里,感受到了刺骨的冰凉,这似乎与我此时的内心达成了某种默契。镇宇也在旁边蹲着,用手慢慢搅着冰凉的河水,或许他此时很想再点一根烟舒缓一下心情,却碍于我的敏感只能忍住了。我们不说话时,我脑海里总是会回想他车子链条那呲啦呲啦的声音,就好像结束的铃声萦绕在耳边。至于我们当时的对话,我确还记得内容,可也不愿去回想了。我们断断续续地聊着,时而大笑,时而凝重,时而沉默不语,直到太阳逼近西面的山峰。
他说:“咱走吧?”
我说:“走吧。”
一段旅程就此结束。
当我打开文档打算写个人总结的时候,有一些无从下笔。总结是应写路上获得的经验、作为队员自己所做的不足?在我提笔之前确实是打算写成这样。可我也没想到我最终写下的,是这些在路途中收获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它不会引导明年的骑行队员在路上少吃一些苦、少费一些劲,它不会让明年的准备工作绕开弯路。然而它却是让我们再次奔上旅程的动力源泉,教会我们懂得去珍惜,懂得去爱,懂得去感恩,懂得去坚强,懂得去思考,懂得去拼搏;它给我们深邃的眼光,教会我们读懂人间这个五彩的画卷;给我们丰富的心灵,带领我们去收获这个世界结给我们的果实。
我想,我找到了让我留在协会度过这大学四年的最根本的原因。
跟着登协出行,在家与远方之间来回穿梭,人生却总是向前行进,买不到回程的车票。尽管如此,你我之间的那些故事,却是我一辈子都可以低语吟唱的歌谣。记忆将那些或美丽,或感动,或苦涩,或伤感,或五味杂陈的瞬间变成永远,珍藏在自己的行囊里面。前往下一站的车票已经在心里买好,自己像一位时光的旅人,踌躇在喧闹的中转站台,不知是再坐坐,还是——就此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