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线
正穿(顺时针圈越)两步路搜索,我就不附轨迹了。一路上人很多,路也好认,一开始有个岔路口别走错就好。
二、攀登经历
刚到达进山口,正下着不小的雨,大家也就在车上吃了路餐。正式出发已经是11点40。这时候雨又小了,天气也很不错。路上人不少,我下定决心要带家墨去抢营地。章易也跟上来了,那就顺便把他带上吧。后来到了水源那,发现我们三只有一个水袋,后面有三个,但后面的人拿三个水袋不太现实,我就又返回去了,让他俩先走。后面往回走了蛮久才遇到他们,此时有个女生看起来就知道体力消耗不少了,此时我就差不多决定和他们一起走了。后面也证明我确实该这样做。后来到了草甸,有风有雨,我们往前走到达了小木屋,全员在那避雨。这个时候有一位队员已经有失温前兆,但我还没注意到。一位驴友大姐说他在发抖,告诉我可能要失温了。后来在路人的帮助下,开始帮助他恢复体温。后面风雨小后,留下了经验丰富的薪凯和另一位情况良好的队员照顾他(装备、后勤也安排妥当了)。后续往前走有一个很滑的下坡。两个女生不太敢下,下的很慢,高雅婷和我在陪着她们。与前面的六个人(樊羽维带队)拉开了距离,此时已经五点多了,风雨也不小,我确认女生体温都正常后,决定先走,去最近的营地扎营。后续将这两个女生和高雅婷安排在了那个营地,不过此时装备和后勤的分配并不妥当(前方六人营地和三人营地),我继续往前运送食物和装备,约莫十几分钟到达,确认前方也安全后,又带东西返回三人营地,在这吃了晚饭,最后决定返回六人营地休息。 第二天早上大概六点十几,我不背包开始返回小木屋营地接人,大概四五十分钟左右到达,等他们吃完早饭,帮那个失温的男生背了一段包,发现他的背负压根没调,后面给他调了下。到达三人营地时,她们已经自行前往六人营地。后到达六人营地,发现他们起晚了,出发时间比九点往后延了一段时间。第二天天气很不错,虽然部分队员走的慢一点,但都安全,没受伤,最后一点五十全员安全到达山下上车回厦。 三、建议
(1)黄连盂难度很小,不过要考虑背水上山,故队伍里需要有体能基础不错的人保底。
(2)同理,天气因素影响很大,夏天去还好,出现失温也能立即挽回,冬天这一点会更严重
四、反思
这次是我第一次带多日线,不少欠考虑了,多亏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朋友参加了,羽维、薪凯、家墨、雅婷,感谢大家的帮助。也深深提醒我,出去带队,新老比例要合适,特别是多日线。也感谢新队员们对我的信任。
犯了不少错误,但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好好培养下新队员的基础知识,背负、登山杖、装包、下雨怎么防护等等,这样队员走起来舒服,一切也就顺顺利利了。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