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戴雨笛 于 2014-5-4 03:48 编辑
(PS:没啥特别需求的可以直接略过前面路线,直接看后面【总体评述】之后的内容,附件可下载google earth地标文件) 时间:5月2日—3日 人数:14人 今年路线
第一天上午: 公交(白城→思北路口站),BRT快2线(思北路口→同安枢纽站),602路(同安汽车站(西)→上寮站) 白城的公交和BRT没什么好说的。到达BRT枢纽站后,步行至同安汽车站(西),与翔安同学回合。(图中蓝色路线) 之后乘坐602路公交车(第三医院→竹坝新村),在上寮站下。竟然意外发现下车处就是历年出发地,即金色大象处。
第一天上午大概11点50到达雪山岩庙。路线方面没啥好讲,朝着山的方向走就好。走到山路后见到有小路就走,什么都不用担心。除了有一处小路不要走(下图中红色路线)。
第一天下午: 饭毕,12:30从雪山岩上包出发。下午的路线也没啥好讲,沿着小路一直走就好,路上会遇见一些户外俱乐部留下的布条。如果有叉路不确定的话沿着【河道】走就没错,然后大约1个小时后就能上到一条灌木茂密的小路,现在灌木长非常茂盛,不知道再过几年会不会路都没了……不过看脚下路还是略清晰,放开胆走就行,没有叉路。 在幽黑的山腰穿越了许久,看到光亮的时候说明快上到山脊。上到山脊之后,继续沿着东方的山脊走,一直走,走啊走,沿着山脊小路走,路过老鹰岩。若是行进途中进入到林子,一直往偏东方向走就行了。 队伍约摸4:30分,走到了【纠结处】。 吸取了去年王棫探路的经验,看了几篇路线总结。我决定先带着大部队到去年“草上飞”探路的拐点(图中绿色路线)。因为时间不算太晚,假设探路通了,再回来喊大部队过去,会浪费非常多时间,而往年走到高仑头又非常晚;假设路不通,再折回来走到去年的露营地也不需要1个小时。
我和林艺斌空身前去探路,在大部队休息点还能看到一个红布条,往北偏东的方向有一条很明显的小路,我们沿着路一直走大概走到上图一个“探路终结点”的黄圈的地方路就中断了。地上还有某户外俱乐部丢下的路标名片。 在这个“终结点”往北四处探了很久,都是茂密的树林还有各种锋利的灌木。Googleearth 的历史图像显示的明显小路已经不见了踪迹。 其实这里也没什么好总结的,因为没走过此处通畅的路,所以也就没啥经验可以指导,只能说走到这儿多探探路,意外一下也许就探通了。 6点探路结束,挂彩归来,回撤。 到达去年露营地。
第二天上午: 翌日,晨7点半拔营。 出发前听王棫讲过了罗田卸沙处后不远某个山包处有一条叉到罗田峡谷的小路,于是我便留心左手边,果然在“卸沙处”的山包下去后要上第二个小山包的地方有一条不算隐秘的小路,天气不好时也许看不太清。没想到里面曲径通幽,拨开一小片茂盛的灌木就变得空旷无比,还有一片竹林神似高仑头下方的竹林,几分钟就能下到底,沿着东面的小路,我跑了很远。中途石头还有喷红色油漆的指示箭头。方向是指向山上的,这应该是罗田峡谷往北辰山上山的路。
我往回撤到山包,带着大部队继续往北辰山的“牛岭峰”方向进发。
为了绕出北辰山景区,过了凉亭之后,我们往西面的小路走下去,在一处溪流处开始溯溪。众人见水流欣喜若狂,将脸和手擦了个爽。
走到【水管小路】,沿着水管走,上图红线是一条近路。到达【午饭点】大约12点多一点,12点半出发
第二天下午: 下午便沿着水道一直溯溪而下,见到几处潭水清冽,周围绿树环绕,头顶艳阳,夏天是个游泳的绝佳去处。一点多便上到公路,绕出景区。
如果坐公交,一定要到台农站,过来的公交车还没啥人,北辰山站全是满满的游客。【台农站】没有站牌,在一个路边的建筑旁等就行了。
坑爹的我一个人跑到【大尖站】孤独落寞地等公交…… 坐上农村公交,乐呵乐呵地回程了。 当日,乡村公路的骄阳似乎把我带回小时候家乡的夏天。甚好。 14年路线完。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总体评述: 602(首车:05:40,末车:18:35第三医院→竹坝新村,大约半小时一班)很小很挤,这次14个人在同安上车的话刚刚好,伯乐差点没挤上来。回来的时候遭到了公交师傅的嫌弃。说我们把别人的位子都给占了。 公交出行适合小部队。不过30人大部队方案也是可以的,分成2拨上车,女生或者体力不太好的第一拨,半小时后第二波,相信一个上午就能汇合的。回程的时候就随意了,一半一半上就好,但记得不要露出太过庞大队伍吓坏公交司机。如果队伍是从罗田峡谷那边出来的,建议步行至【大尖站】坐车。下图中黄线路程5KM左右。
其实我觉得,如果实在走不上高仑头,不走就好了。 从【纠结处】到【高仑头】,再到【营地】,从路程长度上来看,和从【纠结处】到【卸沙处】到【红色路线】下到谷底,再走明显小路上山其实相当。 如果一到达【纠结处】就往【卸沙处】方向走的话,从时间上来说是够的。如果不够,可以在谷底的空地露营(下图灰色中心,在牛岭峰上就看到有队伍在此处露营,这里比河道地势高一些,是在山上一些的位置,被水冲的风险是很小的),第二天再上山,(因为如果第二天只走峡谷的话显得太单调了吧……..)
这是我设计的之后的路线,黄线为第一天路程,红线为第二天路程。营地位于上面提到的“山谷”。【未命名地标】是之前久负盛名的“潘多拉”,据说风景绝佳。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这次外出新人略多,除去栀子和我,林艺斌、杨强、马伯乐都没外出过(不包括冬训拉练),还有9个有8个是第一次在协会出现的。有5个研一的学长学姐。 这次外出没有太多之前外出的感觉,也许是老人太少吧。感觉没啥气氛,。 下面来说说不好的地方吧。关于纪律和装备。 有挺多人提醒了很多次要扣腰环还是不在意,我从出发提醒到回到厦门,还是有人忘扣。上包姿势强调过很多次不要单肩受力,到回程依然有人如此。也许真的不是自己的东西用着不心疼吧! 还有就是带私货的问题,出发前强调过除了水其它任何食物都不能带,可是到了之后还是挺多人带了巧克力、牛奶在路上吃。 不去谈什么新人对于协会理解不够的问题,论坛报名时帖子中有说,出发前2天开会时队长有说,还发了一张队员手册。里面也有强调。一切都写的、说的很清楚,可是还是有人不遵守。 第2条 禁止自带个人食品,活动中如发现有自带食品者,应急食品除外,自带食品充公,交予后勤。 第12条 若有以上违纪行为,劝阻后仍不纠正的,队长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活动结束后由部长会理事会讨论决定。 再来谈谈协会外出的作用,除去基本的户外技能的普及,我想,通过这样一次团队的活动,也能让参与的去学会一些东西,比如“分享、责任、担当”。分享是你在路上不吝啬与别人表达你的感受,是你在营地不吝与别人分享你的故事,不吝啬你的赞美与鼓励。责任对于老人来说,是如何尽己所能,让活动更顺利更良好地进行;是如何以身作则,为新外出的队员做好榜样;是在队伍有任何问题的时候,适当合理的指出。担当是你做自己能力范围能做的事,以此照顾好自己,能力有余帮助别人。并不是你背40斤,让别人背5斤,最后反而拖慢了队伍速度;也不是不考虑自身情况,吃喝全给别人,到头累倒自己;更不是自己很行就包办一切,不给别人犯错误和锻炼的机会。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
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