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辰祥 于 2014-11-4 23:48 编辑
这天早上,一路路从学校各个园区、各个校区赶来的背着大包的男生和背着小包的女生会和在学校的西门。这是登协纳新以后的第一次外出,对于老会员来讲,这样的旅行已是过手百遍,轻车熟路。但是对于新会员来讲,这次旅行也许是自己的第一次上路,还有可能是自己户外运动生涯的开始,所以,我们都满怀着十分的期待。 在码头等了个把小时,我们租的那条船才缓缓开进码头,我们排成一队,互相扶着踩过甲板,走过两条船,才走到我们的船。船家非常热情,用脚掌握着方向盘,一路上和队员们大声的聊着。看他挥舞双手说话的姿态,突然想起了电影《那些年》里面和柯腾对飙英语的那位大叔,憨态与亲近感十足。 在赶往宝珠屿的路上,最大的亮点便是倪怀志了,说到他,我想起曾在旅途中认识的一个朋友,我那朋友跟怀志一样,也是山东人,无论从说话方式还是给人的感觉来讲,怀志总给我一种错觉,错觉我又与那位朋友踏上了旅途。 “我叫倪怀志,公共事务学院,是从山大来的交流生,在厦大待一年。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比较爱说爱笑爱折腾,希望这一年能和大家一起玩的愉快!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昨晚记住了所有人的电话号码。” 话说完,一船人沸腾起来开始考怀志的记忆。不负他自己所讲,他说对了所有考他的人的电话号码。 当然,故事要是仅仅如此就没那么让人留意了。 “我记得张文的电话号码比较好记,他身高180,还说过‘我就二百五’然后身高变成了162,18059250162!” 面对无辜的躺枪,张文声嘶力竭的大喊“我身高181,是181!”而其他人只是笑,我想许多人已经记住了我们后勤队长的电话了吧!也许张文该感谢怀志,没有怀志,他的身高和电话就不会远扬。
登屿后,我们放下装备就开始吃饭,也许是因为饿了,也许是因为环境的衬托,一顿简单的午餐竟被我们吃出了珍馐的味道。午餐游戏过后,使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没有选择去和大家一起斗地主或者狼人杀,而是在我们休息的台子上溜达,观察着四周的人和风景,为我们的队记寻找素材。 午后的时光很静谧,大海停止了大浪,海水像微晃的杯子里的水一样,软软地向上冲着,海水退到很低,露出了宝珠屿的最大面积。就在呆望时,橙橙来拉我去爬宝珠塔逛逛宝珠屿。宝珠塔不高,建筑结构也不复杂,从远处眺望宝珠屿,宝珠塔是宝珠屿的中心和代表。而塔里面没有任何摆放物,楼梯是一圈直通塔顶的螺旋式阶梯大约半圈上一层楼。每层楼有四个瞭望口,而塔基处却是一个祭台。下塔就是我们休息的台子,台子的东侧有下台的楼梯,下面就是沙滩。宝珠屿没有大片的沙滩,走出那小片沙滩就是滩涂和礁石。经过长年累月的冲积、沉淀和潮起潮落,礁石上糊满了贝壳,贝壳已经被水磨得非常锋利,非常容易伤到人。顺着外侧的礁石一直走,突然,一片与岛屿正面风景有点冲突的景色就呈现了出来。 海水此刻非常温顺,让与宝珠屿通过浅滩相连的一片礁石有种傲然立于水中央之感。中间的浅滩被一层海水浸没,泥又黏又软,无法涉足。隔离了人群,这片浅滩成了白鹭的天然屏障。几十只白鹭悠然立于浅滩中,礁石上。和着午后的阳光和微微的水声,礁石之黑与白鹭之白相互衬托,一幅安详隽美的画面。 宝珠屿并不大,绕过白鹭洲就是岛的背面,再往前走不远就回到了我们的休息娱乐台子。
太阳西沉,我们却都精神了,都忙活起来开始准备晚饭。不得不讲,张文是个称职的后勤部长,虽然他自己不擅长做饭,但是他依旧挑起了生火做饭的全职伙夫工作,当然,小橙橙也一直在帮忙盛饭,简直是暖男和贤妻良母的最佳组合。在落日和海风中,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饭过后,篝火生了起来,在篝火中,我们轮流诉说着我们一天的内心感受。在篝火的照耀下,我认真看着每一个人,记得名字的还有不记得名字的,听着他们感受。也许组织者的心情永远会有些不同,玲燕当晚说了很多。从她的话中,我知道他对海岛露营也并不熟练,她自己也会很有压力。但是无论前期准备是怎样的,我们所有人跟着队长很快乐,队长很棒! 25个人一起度过的一天一夜,破冰之旅让我们互相熟悉。我们都不是安逸的人,我们渴望生活中的不可预期,所以我们旅行,我们探险,我们一同加入登山协会。有些感动,只有独自旅行才能感到,而更多感动,却只有所有人在一起时才能感到。一路上大家互相照顾,有人为大家背行李,有人为大家做饭,有人为大家清洗包扎伤口,有人为大家照相,登协的每个人都在做着些什么,用行动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到,我们在一起,我们一家人。 记得最初纳新时候,帖子上说快来投入徐妈的怀抱,现在看来,所谓徐妈的怀抱,也许就是登协所有人一起的怀抱。 同行一路,感动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