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3|回复: 0

[2016年冬训] 遇见最美的你——四姑娘山大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9 22: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丰 于 2017-11-21 22:17 编辑

遇见最美的你——四姑娘山大峰

在双桥沟3天的冰雪技术训练后,1月21日晚厦大登协2016冬训队回到日隆镇(四姑娘山镇),购买后勤,休整一夜后满血复活。22日早上九点,队伍开始向四姑娘山大峰进发。

1.jpg

一路上欢歌笑语,走过公路,车辆为我们鸣笛;上过栈道,马儿为我们送行;越过山脊,阳光对我们微笑……一切都恰到好处。最难忘转角处的朝山坪,路下积雪深深,路途漫漫,坡上阳光明媚,冰雪傲然。

2.jpg

那是冬训队员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雪线之上的美景,大家都很兴奋,纷纷拍照留恋。队长侯星志提醒大家带上雪镜,防止雪盲,这时我们才领略到雪山美景就像带刺玫瑰一样,此去大峰应是不易,然则已然出发,必不忘初心。遥望冰雪屹立下的四姑娘山,近在咫尺的爱恋,路在脚下。长长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星志和晓银,带领大家一路坚持下来,李余负责在后面收尾。

3.jpg

前方的路,冰雪渐渐消失,满眼是枯黄的草坡,但是佳昱和陈荔好像看到了它们夏天的样子,就像骑行路上绿油油的一片一片……那是属于她们的独特回忆。路过一处经幡,视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大家停下休息的瞬间,一群“小鸟”飞来。

4.jpg

快门按下的瞬间,我们这群小鸟也开始逆风飞翔了,追逐太阳,追逐雪山。那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动力。在海子沟保护站吃过午饭后,路途开始陡峭了起来,但是这一切挡不住冬训队的步伐,纵使高反严重的瑞雪也在教练和后面几位老队员的帮助下顺利到达大峰本营。后来回忆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说雪线之上到本营的那段路真的很难走,这种时候不是靠体力在行走,而是靠毅力,靠心中的念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应。冬训队全体成员最终于下午5时到达本营,进行高原海拔适应训练。


6.jpg


在一场暴风雪中,我们迅速搭好帐篷,安放好物资,开始制作晚餐.虽然用力过猛的龙哥把他们的门厅帐杆弄断了,但是丝毫不影响想要吃饭的心情.不一会儿,好香的泡面味儿传遍了营地.美美的吃完泡面,好好的闲聊了一番,三大逼王:小鱼,小旺,小斌开始了远程电话,隔着帐篷互相喊话,好多好吃的在天上飘啊.慢慢的进入了梦乡。可能由于不适应雪山环境,睡觉瞬间变成了一个问题,每隔一小时就会醒一次,漫漫长夜,怎么熬过去,为什么天还不亮?李余和方舟夜里头痛坐了起来,么么哒的超越醒来问了一句,你们为什么都坐着……夜里四点以后,温度达到最低,不过还好这时候总算睡得安稳一些。

23日从睡袋钻出,吃过早餐,开始进行裂缝救援、结组等技术训练。早上是结组行军,大家穿戴好牛尾,四至五人一队用绳子连起来,一个个按照顺序前进,香蕉型的绳子,坚硬的冰镐,在雪域高原留下登协坚定的步伐。

7.jpg


到达一个雪坡之后,大家开始练习滑坠制动,俗称滚雪坡。雪好厚,有的地方甚至没过了膝盖,但是也只能收紧衣服去滚了,四种姿势滚个遍,一身冰雪都快成了雪人.最关键的是还有树旺去”拉人后腿”给你制造一点加速度,体会真正的滑坠.这个时候陈华老师一直在拍照,大好风景只恨不能装回家。

之后是教练教我们如何修路,如何用雪锥建立保护站,以及与冰锥的区别。最巧妙的是一个如何在攀登结束之后将雪锥拆除的方法,不愧是实践出真知,雪锥不同部位受力以及埋绳子的不同方法都决定了它脱落的几率,也决定了你的生命和撤离。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实践过,但是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这是真的,荔姐还用DV记录了视频,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体会到雪域高原和平地操作的区别,关于登山,我们还要学习更多。下午主要练习裂缝救援,如何包扎骨折的队友,以及用两个登山包制作简易担架,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担架里的队友送下山去。来时的崖壁,现在我们如何下去?
8.jpg

在此期间,一直很能哔哔的树旺,不知怎么就高反了?一向英明神武的队医居然学不会教练的那种包扎方法,八包板蓝根是白吃了吗?斌哥伤员也扮的很像,事实证明悬崖上的伤员庭江扮得更像,稀里哗啦蹭得岩石下的队友直叫“心疼凯乐石”,还有梦竹和翔宇一直在狂拍照,拍完风景拍人物,直到设备没电;还有吵着要抱凯峰的王睿。

几番练习之后,天色渐渐昏暗下来,由于冬攀队的第二天还有冲顶任务,所以大家早早回营地休息了。

翌日,天大寒,地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冲顶者,一如既往,不敢稍逾约。

1月24日早4时,夜黑风高,冰冷刺骨,冬攀队(五名队员加一名教练、一名协作)开始出发冲顶了,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和体力的考验,七人终于在六点半左右成功登顶,并于8时下撤至本营,顺利完成了本次冬攀活动

9.jpg

山顶白雾茫茫,异常冰冷,翔宇的单反都傻了,被冻坏了。那么赞助商的照片怎么办?翔宇说不怕,我还有手机。掏出手机一看都傻了,手机也被冻住了。这该如何是好?辛得陈华老师的长筒镜头,寒风凛凛依然正常工作,拍下了这黑漆漆的一幕

10.jpg

画面的另一端,我正在照片里熟睡,耳听得周遭一阵脚步声。那是一种急不可耐来回走动碾压冰雪的像是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的菜刀发出的声音,漫长的冬日早晨里这种声音持续了好久,吵得我睡不着觉,睡不着觉还好,关键是引得我想去上厕所了。打开睡袋拉链,抖一抖身上的冰雪,一起身——我想我是撞到满是垃圾的头盔了,挣扎着穿好衣服鞋袜,手套、帽子一样不落,走出帐篷,尿意全无,冷得我都想缩回去了。可是我非得要看看那个吵了我一早上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待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那猪妖(种猪秦树旺)在踱步。呆子,这么冷你在外面干嘛呢?“我在等日出啊!等了一个多小时都没等到”环顾四宇,那些个山头都冻得缩回去了,天堑之上,大雾锁岳,你的的金乌是不会出现了。不妙啊!昨天有人去冲顶,就是因为雾大雪厚未能成功,想来斌哥一行人也是困难重重吧!小旺说,我们回帐篷继续睡吧!他们可能还要好久才能回来。回到帐篷,顷刻间忽闻一声鸡鸣,瑞雪说这大概是马啸,雪山上哪来的鸡?梦竹说,这是人的叫声吧!事实证明这是一只猴子的叫声,来自河北邢台的獠牙猴。原来是侯老师,他们居然这么快就下撤了!昨天那个向导还说夏天最快的时候来回一趟也要四个多小时,他们大冬天居然也这么快,而且天气还不好,真是神了。

现在到了全体成员下撤的时候了,在这里呆了三天两夜,想到离开竟有些莫名的伤感,尽管这里天天吃泡面,这里到了后半夜气温超过零下30℃,这里睡觉一个小时就会醒一次,这里没网没电……可是这里有我们共同的回忆,有我们来时的憧憬,走时的留恋。


然而最终还是要离开的,带着不舍和喜悦,就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斌哥说,雪山就是那种离开以后会开始想念,呆久了又会受不了的地方,神圣而又充满敬畏之心的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凯乐石先走!前路冰雪傲然,我自横包向天笑。梦竹怀里,一只爪机,三四点人影,五六匹人马,串成归家的路线。
24日10点,冬训队(内含冬攀队成员)开始从四姑娘山大峰本营下撤并于当天下午陆续到达日隆镇。下山的路可比上山轻松多了,我和鹏飞一路小跑,在海子沟留下李余和健楠收尾,见到廷江在打电话,马月在脱袜子,佳昱和龙哥在相依为命,超越在等雪瑛,殊不知雪瑛已经赶到他前面去买洗发水和沐浴露了,人间百态,卸去伪装才是真性情。在日隆镇登山管理所前看到侯队的尾巴,鹏飞问我要不要追,我已经跑不动了,但还是回了一句“当然追啊!”然后就像被狗追着一样,一路狂奔。到了旅馆我的故事就算是结束了吧。

但是冬训的故事远不止这些,看着这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每一个人都能说出一串故事来。“雪瑛啊,你变了!”“李余,我把你手机带来了”“侯老师又要讲话了,上次讲话下雨,这次……就不知道会下什么了”“每天不要超过八包板蓝根”“为什么啊?”“好无聊,我们玩三国杀吧”“营长,早上吃什么”“再次感谢我的帐友”“始(屎)料(尿)不及(急)啊!”晚上冬训队全体成员作了一个简短的结束会议,谈到那些冬训期间的点点滴滴,满是开心与快乐,明年我们再约! 独记得那天晚上,长泰党和海岛党胜利会师,一起谈一谈初次见面那些事。

12.jpg

25日冬训队由日隆镇返回成都,吃火锅;26日中午正式解散,各自回家或游玩成都;3月开学后将会有冬训图片展以及冬训纪录片发布!敬请期待。

By朱凯峰




1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6-9 00:46 , Processed in 0.1479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