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48|回复: 2

[2017年冬训] 2017年冬训个人总结——魏怡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9 15: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illhere 于 2017-2-13 20:54 编辑

1B696C2B-1824-4596-A800-4CD3CB4F0B14-8643-0000110B58DAD229_tmp.png
2017冬训个人总结
想说的太多太多,让我一点一点地回味,一点一点地补充。

青春之所以辛苦,就是因为没尝过这世界的很多味道。

最近看到一首诗:

我遇见你。
我记住你。
这座城市天生适合恋爱,
你的灵魂天生适合我。

                        ——送给XUMA
            
技术总结
1、双桥沟
攀冰

攀冰首先暴露了我手臂力量严重不足的弱点,每次体训曲臂垂悬都完全达不到基本的要求,以至于砸镐极度不稳定,每次上攀,嘴上说着“每一镐每一脚都稳,就好”,基本都没有实现,总是会出现踩台阶,钩挂原有的冰坑等等的问题。其次,只有理论基础,没有实际操作,真正攀冰的时候,就手足无措,错误动作频繁出现,让我生生磕紫了右膝盖。直到最后一两次攀冰,才有了一点两镐两步的动作姿势。
之前脑海中对于冰壁的预想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只有站在冰壁面前,才会意识到攀冰是对体力、力量、身体各部位协调、大脑判断与选择等等多方面的考验,远比我想象的要艰难。令人感动的是,每次攀冰时,下面都会有很多队员们在指导着我一点一点摸索,给我加油鼓劲,让我有继续向上的动力和决心,不说放弃。

建站

因为冰爪大小不合适(前一天晚上调整冰爪的疏忽),就算调到最小号,也还是走几步就会掉爪。所以当其他队员站在整个冰坡最上方,听星志讲解建站打冰洞的注意事项时,我只能绝望地在坡下等待,等到小碎步式地挪了上去时,建站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其他队员的冰爪早已调整好,几次询问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换(实属正常),祺望和我想了好几种解决办法,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最后还是要感谢士统和我交换了一只冰爪(同一型号的),我才能继续冰坡行走和上升下降的训练。

冰坡行走和上升下降

冰坡行走和上升下降可能是最重要,最常用也最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我和其他队员们差距的体现。在星志耐心的教导下,面对着近乎垂直的冰壁,我一点一点地放下恐惧,不断尝试着调整重心,上上下下了几次,才慢慢变得熟练,有的时候,心里懊恼着自己学什么都慢半拍,却也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2、大峰本营

结组
两次结组都站在中间,没有机会在头尾,少了捆绳的训练,但走在中间平衡左右,应对冰面、碎石地的经历同样不可多得,希望以后结组能走得更加自然,不拘谨。

滑坠制动
重新听了一遍理论,自我确保式和制动式,在两平方米的小雪坡上练习了四种滑坠制动的姿势。

伤患转移
学习了整个滑轮系统原理,仔细观察了滑轮系统中主锁、抓结的位置,但随着时间过去,由于没有实际操作和尝试,到如今,已经逐渐遗忘。
没有尝试救人,倒是被救了一次,同样的,主要还是通过观察来学习,当时条件下猪蹄扣怎么系,救援者脚的姿势如何,拉绳送绳注意哪些细节……

修路
练习次数有点少,后期开始各种摄影、摆拍……
实际体验后发现修路相当讲究配合,前方修路后方送绳,时刻要注意沟通交流。
每个运用到绳结的细节都考验着熟练度。
三点制动、水结等都是新接触的知识。
听讲、实际操作后,又开始遗忘细节,很幸运,能通过这次总结在脑海中再回忆一次。

2017年冬训队队员
魏怡然
2017.02.0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7-2-10 1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诗不是这样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5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好像是“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6-10 00:50 , Processed in 0.1186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