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14|回复: 7

[云顶山] 11.13-11.14云顶山徒步抒情队记——谢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1 2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13-11.14云顶山徒步抒情队记——谢艳
云顶山徒步之旅像一个梦,一个我们都不愿醒来的梦……
梦见我们走出书斋,和大自然撞了个满怀;梦见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条地形多样不同寻常的山路;梦见与一群志趣相投再可靠不过的伙伴,来了一段惊险刺激意犹未尽的旅行……
一、温暖篇:史上最难的游戏——“天使与恶魔”
13号上午七点二十从翔安南门乘车出发到达山脚下与思明校区的小伙伴碰面后,大家围成一圈相互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为了更好地认识彼此,“文建”提前为大家策划了两个游戏,其中一个贯穿了旅途的始终,名叫“天使与恶魔”,即每个人抽一张写有其他队友名字的纸条,如果纸条上面只有一个名字,意味着你是ta的天使,那么在接下来两天一夜的旅程中你要悄悄为ta做三件好事;如果纸条上的名字旁边还有一颗星,代表你是ta的恶魔,那么你除了要为ta做三件好事外还要对ta做一件坏事。游戏结果在下山后乘车前揭晓,天使/恶魔被认出来就表示失败,要接受十个俯卧撑的惩罚;反之则是赢家,那么另一方接受惩罚。意料之中的是,几乎没有人猜中自己的天使/恶魔,一方面是因为整个旅程中大家互帮互助我们都是彼此的天使,实在难以辨认谁才是游戏中的那一个,另一方面就算真的认出来了谁又会忍心让自己的天使受惩罚呢?
二、团结互助篇:我们是一个厦大
“我们的翔安校区是被厦大遗忘的孩子”是翔安学子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最令翔安学子心酸的吐槽。周六下午队伍来到了一个庙前休整,我们几个人发现旁边有一眼圣泉,一家人正用瓶子接着一滴滴来之不易的圣水,准备带回去烧开喝。这家的爸爸问我们,“你们是翔安的厦大还是思明的厦大”,许是因为我们中的几个人来自不同校区,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有个男生说“我们是一个厦大”!没想到简简单单一句话如此掷地有声,直击在场的每一颗心灵。是啊,一路走来我们不分彼此,每一个回望、每一句叮嘱、每一次伸手,无不是在用最实际的行动向对方证明“我们是一家人”!
三、节俭朴素篇:爱上馒头榨菜&白菜泡面需要几步
这个问题不复杂,答案是只需要一步——加入登协。
周六中午是本次旅行的第一餐,主食是中式汉堡——把馒头掰开然后塞满喷香的榨菜/橄榄菜/牛肉酱(据说带来的老干妈不翼而飞)。游山玩水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周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伙伴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就着此情此景,来上一口馒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人间至味。
晚上拾回柴火就开始准备晚饭了,洗菜切菜搭灶烧火,每个人都是后勤帮厨。一顿忙忙碌碌后终于在饿趴下前吃上了饭,晚餐菜单是面条,总共一大三小四口锅,还贴心地分了辣锅和清汤锅。山上昼夜温差大,冬夜的户外寒风凛冽雾气浓重,我把身上的衣物再裹紧了点,不行,还是冷,冷得瑟瑟发抖。随着一声期待许久的“面好了”,我和小伙伴们都陆续分得一小碗热汤面,大家坐的坐站的站,疲惫的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容,一碗面,也许只飘着几片白菜,亦或是连盐都没有,然而这充满人间烟火味的营地氤氲着的温暖气息,足以抵抗野外的肆虐严寒。我捧起碗,没舍得浪费一滴美味的汤汁。
四、结尾篇:优美的山脊线上舞动着我们坚定的身影
14日下午吃过午饭,我们登上了厦门最高峰,随后沿着绵长的山脊线开启了最后的徒步之旅。我的老家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乡村,抬头远望满眼是层峦叠嶂的群山,那相互交融的“驼峰”勾勒出撩人的波浪曲线,无时无刻不在呼唤我奔向大山宽厚的怀抱。童年的我常常伫立在门前眺望着远方,梦想自己可以变成勇猛的巨人去翻山越岭征服高山,那无尽的山峦是最可靠的大后方,石头、藤蔓、溪水、小草、树木是最忠实的伙伴。而此刻,我就站在队伍中间,触碰那遥远的儿时的梦,沿着绵延起伏的山脊玩起了最不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我听见大山的心跳、小草的呼吸,伴着我们坚定的脚步和出了最美妙的律动。
五、番外篇:他者眼中的你和我
(一)到嘴的烤棉花糖飞了
周六晚饭期间,我们七八个人正围守着两小锅还未煮沸的面条望眼欲穿垂涎三尺,这时李晗突然跑过来问谁还没吃烤棉花糖,五六个人齐刷刷举起手,但当她从袋子里拿出棉花糖说只剩一个的时候,大家的手又不约而同地放下并都表示“那我不要了”。后来洋洋提议她和逸伟一起把最后这个宝贵的棉花糖分了,于是逸伟用筷子小心翼翼地串好,准备放到炉火上,我看他那个位置不太方便,便主动揽下了这个“神圣”的任务。回想我以前烤棉花糖失败的教训,这次我学聪明了,没有直接放在火心上,而是一边将棉花糖的侧面贴在炉火边缘一边缓慢匀速地捻转筷子,就想看火苗那副想要吞噬棉花糖又咬不着的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哈。
棉花糖烤得差不多了,万幸,这回没有糊!我把棉花糖物归原主,逸伟刚接过筷子,洋洋便迫不及待地上手了,准备把它分成两半,可小爪子一掐,融化的棉花糖心就黏黏糊糊的拉出了丝(嗯,烤得真不错),说时迟那时快,洋洋“啊呜”一口就轻快利索地解决了这块粘人的小妖精,徒留逸伟在黑夜凉风中一脸懵圈……
(二)忍不住拍照的修风车大叔
搭好帐篷后领队带我们十几个人去山上玩耍顺便拾柴,添了衣服戴上头灯和劳保,我们一行人便向着一座大风车进发。辛辛苦苦翻山越岭后来到一处不太高但有点危险的断崖,大风车近在眼前,这是唯一一个静止不动的风车,似乎出了点故障,这时一辆皮卡车沿着大路开过来停在风车底下,看来是来修风车的。我们也开始攻克最后一道关卡,段崖不仅陡而且有很多碎石,考虑到危险性,逸伟在中间段保护我们,然后我们一个接一个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尽管非常谨慎了还是时不时发生“翻车”事件。我注意到修风车的大叔没有下车,他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杜傲宇说“估计以为我们是来偷扇叶的”,我们一群人放着足以通车的康庄大道不走专门挑战最危险的路线,在大叔眼里我们肯定有够滑稽搞笑的了,看了老半天后大叔仍觉得不过瘾,默默掏出手机,开机-横屏-开始摄影,一系列操作更让我觉得他是在看“傻子”,接下来我们极有可能会非常“幸运”地出现在他的抖音账号上。
(三)自来熟“小黑”
营地附近有一只黑色拉布拉多,大家都叫它“小黑”,它会在牛走到湖边喝水的时候远远地躲在它们屁股后面虚张声势,明明自己都还没有芦苇高;它会在我们生起营火的时候跑来蹭吃蹭喝,不管怎么赶都赖着不走的那种,有一次王迪把它引到旁边,手指着外边“凶巴巴”地对它说“从哪来的回哪去”,结果小黑晃了两下尾巴,转个身,又回到了我们的锅前继续晃悠……
六、感恩篇:感谢写在最后
正如逸伟强调的,此次徒步之旅的成形离不开老队员的两次提前探路,整个旅程,最应该感谢的当然是队里的“大家长”,你们分布在队伍的各个位置,为有需要的队员提供最及时的帮助。以及一个强大的团体离不开任何一个职务的发光发热,感谢在前方披荆斩棘的领队、顾首又顾尾的队长、每一次回眸都有你们在的收尾、养活一大家子的后勤、危险地段还不忘腾出手为我们记录的摄影……感谢所有小伙伴的付出与陪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21-11-22 15: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记了好多我不知道的细节!
发表于 2021-11-22 19: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可以调一下格式?
发表于 2021-11-22 19: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是翔安的厦大还是思明的厦大”,许是因为我们中的几个人来自不同校区,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有个男生说“我们是一个厦大”!没想到简简单单一句话如此掷地有声,直击在场的每一颗心灵

我们来自同一个厦大,我们爱上同一个徐妈~
发表于 2021-11-23 18: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性真好。好多东西当时想着要记下来,结果我都忘了。
发表于 2021-11-23 21: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08: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抒情好赞
发表于 2021-11-26 1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想看火苗那副想要吞噬棉花糖又咬不着的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哈

真好真好,是海岛没能吃成的烤棉花糖,云顶没去真是错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7-3 11:15 , Processed in 0.1171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