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7|回复: 5

[2025年冬训] 2025慈坡圣山冬训 装备队长+个人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7 2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刀锋 于 2025-2-7 20:00 编辑

141015ldjskug9srrehu9k.jpg.thumb.jpg

2025慈坡圣山冬训,装备队长+个人总结

——章意

一.职务总结

本次作为装备队长,主要负责公共装备的邮寄和清洗回收。本次为初级技术型雪山,个人装备较多,都由自己带走,且在后续拉练过程中没有多日行程,大本营也不需要自己做饭,所以没有携带炉头气罐。主要的公共装备也就是5顶帐篷,3顶北面高山帐用黄色大驼包装,剩下两顶挪客用黄色小驼包装。

装备邮寄:本次邮寄用的还是德邦,德邦快递小程序大件物流,担心直接寄到四姑娘山镇的住宿点时间不太够,寄出是从厦门到成都民宿,时间:1月8号晚上7点半到1月13号晚上9点(快递在顺德停了一天差点没赶上)。总重29.1 kg 花费144元(优惠30),寄回从成都寄到实验室货架暂存,时间:1月20号16.30到1月23号17.00  总重29.4 kg 价格156(优惠15) 总花费300元整。

装备清洗:5顶帐篷其中北面交由男生清洗,挪客交由女生清洗。

总体进行比较顺利,就是驼包有点重。


二.个人总结

整个冬训历时两个月左右,从前期的每周体训,周末的技术训练、拉练,到最后的一周适应、冲顶,队员们也从不熟悉到相互信任。欢乐时间短暂的!庆幸每次活动都是周日,不然牛马是真的没时间参加!整个训练和登山过程对于我而言,最痛苦的是周四的冲刺,心率一直降不下来。以及大本营高山帐里面的轻微高反,心跳加速一直降不下来,头微痛,好在恢复能力还行,一会就能缓过来。

对于慈坡圣山旅途的总结与感想:虽然时间已过半个月,还是有很多画面仿佛依旧在眼前,I人表示能认识这么多靠谱的队友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谢谢大家在旅途中的帮助!火车30个小时,有在十几节车厢中穿梭自如的路易斯,认真改推文的千千,以及随时在学习的卷王欣馨,还有上下车极限拿装备(感觉像春运),车厢里防潮垫极限打牌。攀冰体验不错,辛苦翔屹打一下午保护。一日徒步开放状态不太好,翔屹和doctor也是随队收尾,大家学习并实践高海拔徒步的步法,其中摄影师最为忙碌!虽然最后只到达4000 m的海拔,但拉练的效果已经达到,这里有紧跟向导大哥的思音小明、认真找角度抓拍的乔、下山猛猛加速的范范和欣馨(脚趾受伤)、经常在群里自拍的PS、独自一人炫可乐的霸天、还有重装徒步大佬薯条。住宿休息时,做饭小能手千千,打牌号称千神的垮垮(被加四),被狂加二十几张的范范,被打牌治好高反的路易斯(差点要和毛师打起来了,真的笑死我了),狂炫晚饭的大家,每天晚上的集体讨论,总结,还有赶PPT的自己。BC以及登顶两天,主动要求换包上强度的强者欣馨,4400海拔气喘吁吁的舞蹈,石板烤鸡,帮忙拍照的军人小哥,晚上此起彼伏的鼾声,隔壁帐篷对感情和价值观的探讨,帐篷里自己怦怦的心跳,精神一直亢奋的霸天,留有遗憾的薯条,拉爆所有人的翔屹,远处飘飘的云海,幸运拍到的日照金山,一枝独秀的幺妹峰...... 未完待续

140939tsk70joo7fvcqvf4.png.thumb.jpg

附上⟪我与地坛⟫里的一句话:“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25号底片!

微信图片_20250207194317.jpg


发表于 2025-2-8 11: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子瑶 于 2025-2-8 11:08 编辑

ai告诉我们,该如何寻找自己的25号底片:
1.从“观察者”变为“体验者”
行动优先:沃特的冒险始于被迫行动,但最终主动拥抱现实。可从小事突破,如尝试新爱好、与陌生人交谈,用具体行动替代空想。
接纳不确定性:尚恩的摄影风格(如不按快门的雪豹时刻)提示:放下对结果的执念,允许生活存在未完成的“留白”。
2.重新定义“意义”的维度
微观叙事:重庆的案例中,“25号底片”可能藏在市井烟火(如一碗小面)或自然风景(如长江索道)中。通过记录每日的“微小诗意”(如晨光、路人的微笑),重建对生活的敏感度。
过程即意义:沃特最终未查看底片内容,却因旅程本身而蜕变。可尝试设定“无目的性目标”(如徒步不打卡、写作不发表),专注过程而非成就。
3.借助社群与记忆的力量
珍惜身边支持系统:沃特的母亲保存钱包、谢丽尔协助破译线索,提示人际关系是发现意义的重要载体。主动与亲友分享困惑,或加入兴趣社群(如摄影、登山小组),通过互动激发共鸣。
重构个人叙事:整理旧物、回顾日记,像沃特发现母亲收藏的旅行包一样,从过往经历中提炼被忽视的“高光片段”,重塑自我认知。
------看完突然发现协会完美承载了这些功能

点评

huo  发表于 2025-3-5 16:21
发表于 2025-2-9 14: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爹的情感原来这么丰富,文笔也是这么细腻。我奄奄一息时感谢爹的救助,嘿嘿
发表于 2025-2-10 16: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偷藏美图是吧、
发表于 2025-2-18 0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泪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5-1 11:51 , Processed in 0.2404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