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一峰 于 2025-5-7 15:52 编辑
三天两晚——麦理浩径 文章的开头,想把掌声献给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大家的团结互助才铸就了本次难忘且精彩的三天两晚,是又一段八十岁想起来还会笑的经历。
从队长文森发布报名活动那天起我就开始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借用《小王子》里的话来描述就是:如果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开始,我就会感到开心。第一次长距离负重徒步,第一次野外露营,第一次来到香港,也第一次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小伙伴一起。我无比庆幸自己能被选上参与本次活动,当我得知入选时,是堪比中彩票的兴奋。
4月30日,我是继队长后第一个到达深圳青旅的。推开门的那一刻就看见地上一堆物资,而此刻有个人正在分装,想必就是素未谋面的文森队长了,他很贴心的帮我检查负重物资并教会我如何正确调节登山包,文森队长的第一印象虽是高冷少言,但非常贴心负责(这一点在后面两天的行程中更有体现)。此行共18人,队伍庞大,人数较多,后面随着小伙伴们陆陆续续的到达青旅,队长也一个个地检查背负并分发物资,嘱咐好相关事宜,在出发前做好一切准备。
“早八的课赖死赖活,六点的路说赶就赶” 5月1日早上六点我们就整装完毕于大厅集合前往福田口岸开始过关。整个过关流程很是丝滑,随后先地铁到达下沙站,然后转公交289R至上窰,在起点处合影留念后就正式开始本次的麦理浩径徒步之旅了。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人专门负责队伍收尾,有人负责过程拍照,而我负责用文字记录这一切。
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大家前进的脚步,远处宽阔碧蓝的水库是一道风景,身旁不时驶过的巴士客车是一道风景,负重前行的我们也是一道风景。前半段的靓丽美景大多是围绕着万宜水库,行走在堤坝上如同在水墨江山图中一般,随手一拍便是绝画。在上午十点半左右,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此刻我反倒觉得是天公作美,给本次徒步的点缀。
如果要说本次徒步的风景之最,那必须是破边州。我们在十一点左右到达破边州,将背包放下后轻装前往打卡地。在经历一小段的爬升,破边州的全貌缓缓映入眼帘,绿油油的草坪,起伏绵延的山坡,将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了江西武功山的绝景,不同的是,这里还有无垠碧蓝的大海。
近岸的泛白浪花阵阵,眼前的独特竖状悬崖,加上不远处轮船驶过引起的白色浪尾,好一幅动静结合的春光盎然图。破边州太美了,以至于此刻正撰写文字仿佛美景又再现眼前一般,前段路徒步的疲惫一下子就得到了释放,我迟迟不肯离去,只顾一味的拍照留念。破边州这里我们停留的时间最长,除了补充能量大家还一起讨论了今晚的第一个露营地,后面一致投票选择了有直饮水且无野猪的北潭凹露营地。为了能赶在夜晚前保证有扎营的地方,队长决定将队伍分为两批,走得快体力好的“第一梯队”先行,而我因自身实力加入了第二梯队。
一路上的水量消耗巨大,已经不知道喝了多少升,满头大汗,酣畅淋漓,淋漓尽致。我们像极了红军长征两万里,回头看,不敢信这是我们的来时路,翻过崇山峻岭,越过白露沙滩,穿过原始丛林,沙滩戈壁,伴着日落行走在海岸线上,大家秩序井然的行走着,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我无比庆幸此刻年少,青春正燃烧,走在当下,那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刻千金。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大部队已先行至“北潭凹”扎营。在后面只剩我和另一个小伙伴,实在是体力消耗巨大,我俩行驶缓慢,一步一脚印打着头灯继续前行着。中间有个小插曲是她走在前面,因是天黑视野不清,路中间有条银环蛇在爬行,她差点踩到吓得大叫,而我也被她吓得不知情的大叫起来,我俩都不敢再继续走了,原地呆着等后面的路人来了一起前行。
“北潭凹”这个名字像一道光一样,成为支撑我们的信念,低头一路往前。经历了“银环蛇”的刺激后我好像一下子就精神起来没有那么疲惫了。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我们的队长文森,他提前到达露营地后又跑回来接应我俩并帮助女孩子背包,那一刻只见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打着头灯出现在我俩视野,此刻是晚上八点左右,四下漆黑无人,而他就像根救命稻草一下给我俩带来了希望。晚上大家虽都已精疲力尽,但依旧各司其职开始做饭,切菜的,打水的,炒菜的,从起锅烧水到香味扑鼻,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数那道香气四溢的“咖喱土豆”,一天的疲惫徒步在此刻终于是可以得到了休息。这里也有个小插曲是,不知道是不是香味诱人,营地来了头野猪,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活的野猪,全身黢黑吓人!不过被营地其他游客给驱赶走了。
就餐结束后我们前往附近的补水站洗漱,大约1km左右,这里有自来水和直饮水,恨不得把自己整个泡在水里,可惜这里设施有限。这一刻,月下风前,逍遥自在,兴则高歌困则眠。当然,是不可能那么轻易入眠的,帐篷内闷热难耐,辗转反侧,外面不知道是不是“二师兄”又来了不时还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就给睡着了。
第一晚,“平安夜”。
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安排较有挑战性,走了约13h,共27km,很多小伙伴脚上都已走出了水泡。5月2日,在第二天出发前共有4个小伙伴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下撤,其实不管最终结果与否,敢于踏出第一步就已是很棒的了,借用《瓦尔登湖》里的话:“早开的花和迟到的果,都值得被阳光拥抱”。就这样,第二天我们一行14人又背上行囊开始了徒步之旅。
不过第二天的天气更为炎热,且在一开始阶段便是长距离的爬升,中途又有个小伙伴选择了返回昨天的补水站下撤了。说实话,我也动摇过,不过队长说今天只走11km左右就可以到达第二个露营地,于是咬咬牙又坚持了下来。一路上遇到了太多的人,有像我们成群结伴的,也有自立前行的,徒步就是这样,路上的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却能在遇见后互相鼓励帮助。在经历了不断的爬升下降,崎岖不平的山路后,于下午五点左右抵达M69水浪窝扎营做饭。
今日整体比较休闲,较第一天的强度小了很多,不过最让我佩服的是脚起了水泡的小伙伴,他们也坚持走到了目的地。今天很快乐,因为在经过前一天的磨合和交流后,大家更加的团结友爱了。途中我们聚在休息地,一起揭露了第一天提前计划好的团队游戏,更加增进了大家的友谊。夜晚,大家围坐在一起做饭聊天游戏。
今天主要是面条,煮了不知道多少锅,每次都被瓜分得一干二净,看来大家的体力都消耗巨大,也或许是后勤部小伙伴的厨艺深得人心。最后就是前往水站洗漱,一天中最爽的时刻就是到达补水站后的清凉,像极了在沙漠中绝望行人突然看见一片汪洋般喜悦,此刻可以卸下所有疲惫。5月3日,这是本次行程的第三天了,前一天晚上,队长提前安排好各项事宜,因个人实际情况,第三天的路程很多小伙伴都没有再参与,最终只剩4位勇士选择了继续前行至M83点再下撤。虽然最后一段路我也没有参与了,不过我坚信,大家后半段的故事肯定也很精彩。
坐上公交车的那一刻才意识到是该分别的时候了,恍然间短暂的并肩作战就这样结束了,大家互相挥手告别,就这样三天两晚的“野人们”要脱离原始部落回归各自正常生活了。
其实每次徒步我内心都会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徒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然而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大多围绕一个核心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并不只是为了做那些我们该做的,家庭,后代,诸如此类。我们也可以来看看这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东升西落,看看世界的规律,找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本次结识到的三五好友徒步,山顶的风和山脚的真的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