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90|回复: 0

[杉际内] 2010年杉际内队记若干(原载于群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 0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谋了个哲 于 2014-6-2 02:47 编辑


当年的金牌队记、用文字温暖人心的小狗娃;卖萌的大爷;第一次参加协会活动的杰萍和怀哥。。。。各种亮点各种槽点



谋了个哲(我不生产文字,我只是群邮件的搬运工)


----------------------------------***分割线***------------------------------------


溯溪山迹

小狗娃

    第二天上午真的蛮累的,只是下午两点就戛然而止了,感觉怪怪的。
    在车的后排,和丽娜两个人占着一排,枕着林楷的小包酣睡去了,留下了香甜的的汗水,还有浆糊一样的回忆……
    队伍分成了A、B、C三组,集体包车到了同安后,下车、开进大山是个蛮漂亮的地方,路上遇到了好几拨游客,原来杉际内这么热,希望没人和我们挤o(╯□╰)o。
    一直没明白是做什么游戏,直到我们碰到了第一个气球点。挑了个蓝色的,虽然我想要粉红的,啊哈哈!
    应该是一座桥吧。从桥上爬下去,有点险险的。很清澈的溪水,哗啦啦的向我们招手,期待洗涤我们的尘土,可不敢掉下去哦!
    说了这么久,嘿嘿,介绍下A组的大小家伙们吧!
    观察员:
    寂寞,以煮饭闻名于世的洲妈,技术也是一流,溯溪的时候总能蹦蹦跳跳,羡慕不已。默默然的寂寞着。至今怀恋罗田的面面……
    亮宏,一身横肉,被尊为MUSCLE KING。侦察兵出身哦!进了山林也是一溜儿的熟,四处蹦跶,帮助小朋友,蛮好玩的家伙……
    观光员:
    林楷,这厮据说是来打酱油的,背着25L的小包,惬意的要死,不过身手和体重不怎么搭,能上能下哦……
    小家伙:
    毅衡,A组小队长,认真负责,一路紧张……精力充沛的家伙。为了我们,牺牲色相,脱得光溜溜的就戏水去了。啊哈哈,我可什么都没说……
    林佩,HUA语系的,系本地土著。后勤当得蛮踏实的哈,嚷着要用最少的钱做最奢侈的后勤。额,虽然我没觉得哪里奢侈了……
    娉婷,(本来以为我知道怎么念的,打字的时候才发现是后鼻音o(╯□╰)o)嘿嘿,第一次邂逅是在宝珠屿,可不准记不得我。开朗的小女生,有女侠风范……
    娇娜,小小个子,暴走的时候才发现,是个体力充沛的主儿,一路神速,把我累得不行。还偶尔哼上点小曲儿,不得不感叹岁月不饶人啊……
    额,原来还差个我!我就是人家人爱,车见车爆胎(盗版自海伦(*^__^*) )的小狗娃。我是来学习的,常去自习,成长期!最爱小文学和小思想!

    时间倒退到10年的春天。我们还在包车上瞎嚷嚷,结果发现大量未知人群跟在了我们后面,原来这边到处都是观光客,第一次碰见这么多路人……
    分组出发。我们A组很快就在第一个点赶上了前站,一阵狂笑。不过瞧着前方的路,心里不免有点讪讪。
    当气球从转角处蓦然出现,嘴角微抽了一下o(╯□╰)o3个小气球在湖中央随风飘荡,悠然自得,哎~只得毅衡脱光光(其实还剩内裤),从水里半游半趟了过去,顺便把后面两组的气球扔进了最里面。哇咔咔!大家一阵奸笑。具体游戏保密,嘿嘿。
    今天一整天以溯溪为主,偶尔穿插些山路。算是有史以来溯的最畅快的一次了,有点小怕怕,但是爽歪歪。
    攀岩可比雪山岩多多了,天然岩壁和人工的感觉不是一般的不一样,没有点会自己跳出来,要自己找,不一样的感觉,恩。女生们爬的都不错,要是再大胆一点,就更好咯
    说说咱中午的滤水吧。我脑子是一团浆糊,不提也罢。还是林佩佩脑子清醒,带领着我们成功的把干净的水滤的更干净了!烧开,喝罢,饭尽,整装出发咯!
    一路上破了好多个气球,披荆斩棘,当然了,我就答答题,没去捞球,这点看来是挺酱油的,55.主力是毅衡,现代版的浪里白条。遗憾的是亮宏冒险下了滑滑的大斜坡去给我们捞球,着实抹了把冷汗……我们好好反省下……
    今天的大餐是溪降与大壁攀岩,惊险又刺激哇!
    从十几米高的岩壁上挂绳,旁边是汹涌的小瀑布,下面是透心凉的瀑布潭,洗脚嬉戏的绝佳场所!不过水不深,游泳的时候一定千万不要被水底的石头划破了脚!!!虽然我们只是从泛着小溪的岩缝中上攀再岩降,也够刺激的了。
    A组女生都上了吧?呵呵,女中豪杰!我是从一旁绕上去的,不过感觉比攀上去还累,晕死!对于天然岩壁,总是怀着一种敬畏之心的,高山仰止,不敢轻易触碰。
    瀑布上面是个大水潭,可以游泳,听说有四猛男在里面脱光光,并留下艳照,等待后人去挖掘。不过那里是很危险的,即使自己认为很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致命!安全第一哦(*^__^*) ……
    再溯一段,就会有个小岔路口,往回走山路,然后是又宽又大的下坡,一路挺进,基本都是大路,5点多就回到了刚来的那座大桥,在桥上搭营生活吃饭。幸福美满的一天哇!
    今天的旅途绚丽多姿,累意都是游丝般来了又去。结果最后是吃饭吃到累,困惑诶!面有点偏咸,不过在加了一点水后,瞬间蜕变为美味无穷!吃不尽的火腿肠,我给蹭饭的前站们都夹了好多,最爱里面的紫菜
晚餐3组都有剩余,浪费鸟!下次是不是该减减量了,啊哈哈!
    餐后是个小破冰,上一次还是在宝珠屿吧!化院的孩子们猖狂了一阵……各组队长和观察员总结一天的行程。来自01年的骨灰永赞给我们讲了好多他们那时候的经历以及给我们的建议,关于传承,关于随便以及方便,关于安全,关于家。我们为什么走在一起?我们何以走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亮宏也用他独特的侦察兵视角给我们上了一课,原来,还有这么多事可以做,还有这么多事没做。不过印象最深刻还是他最后一段话:我和进洲朝宾是高中同学,在场的估计没有类似的了吧?这让我感觉到:世界很小,登协很大!全体鼓掌,感动哇~~~~(>_<)~~~~
    晚上醒了好多次,不知道大家睡得如何?亮宏说是被包包挤得不敢动弹,怕怕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耳边依旧是纯净的流水声,月光透过帐顶,把我照得透亮透亮的,安抚着我的焦虑,不再多想,安然睡去。
    早早起来,后勤们烧昨天没烧完的水,甘醇的椰汁,自有另一番风味儿!收拾营地。我们最后组8点出发,启程~
    栋栋昨晚说,今天的路程会比昨天累上两三倍,顿时惊悚了一下……
最初的路程,就是重返昨天那条长长长长的下坡,当然,现在就变成了上坡……无穷无尽的上坡,队伍总是被拉得老长,有种拉练的感觉。
    沿着某条小路拐上去,终于不是原路了,只不过是一条更陡的上坡……B组刚刚撤离,第一个气球:用上升器上升!
    突然来感觉了,绕到一边方便去了,影响大家速度鸟,抱歉哈!
    无穷尽的上坡,明暗轮换,冷热交替,前方的红气球是唯一的目标,虽然一路听见B组的声响,却是再也没见着,哎~
    最后是要攀上一段巨大的上坡,没路,进洲说:要试着走自己的路,不能总习惯于走别人的,或已有的老路。会有别样的风景呢!
    登顶后搭营,然后拆掉……因为只是个任务~据说去年还要煮咖啡呢,可惜鸟……大气没喘,凑了几张照片,又开始了旅途。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上坡之后,必然是更加崩溃的下坡,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啊,只有娇娜下的最欢,实在汗颜!
    邻近村落,找了块鸟语花香,草色宜人的平地吃午饭,可怜水资源匮乏,难以下咽唔!明年的小孩们切忌第二天备足水哈!
    休息的飘飘然、怡怡然,再晃晃悠悠的和村子里面的大家会合,嘿嘿!见到水,就一阵狂喝!一把抢过栋栋的蜂蜜水,爽到死!
    喝够了水,整个人都活了过来!又可以蹦蹦跳跳咯。欢快的下山,仿佛行程才刚刚开始,我们,都还年轻~
    杉际内的水,是所有外出中最美丽的了吧?
    清澈、干净,没有半分躲藏。





------------------------------------------------------***分割线***------------------------------------------------






A组队长总结
  这次是第一次当队长啦~很兴奋,也挺有压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收获很多很多!多得都快装不下了!这里稍微写一点我的感受跟经验大家看看吧~
一、人员安排
  A组共8人,3个观察员:进洲,亮宏,林楷,剩下五个队员:我,狗娃,杨娉婷,邹娇娜,林佩。有两个位置比较模糊怪我没安排好。领队:第一天是林楷,第二天是狗娃; 后勤:林佩; 队记:狗娃; 财务:杨娉婷; 摄影:亮宏,我,狗娃,进洲(我的错,进洲一直在殿后我还让他做摄影,后来就一直很乱了,到最后是我)。以后一定要提前分好,要不然行军的时候会乱掉特别是领队。
二、行程
第一天   6:30漳校——8:20轮渡码头——10:00半岭村出发——11:30杉际桥——12:30小溪边取水滤水吃午饭——包扎任务(忘记时间了。。)——15:00大岩壁——18:30杉际桥搭营做饭结束一天的行程
第二天8:00杉际桥出发——8:30上升下降任务——9:40用绳子救援任务(在这里浪费了很多时间)——11:00求救任务——11:30营地建设任务——12:10到达云顶山顶——12:30树林入口吃饭——12:50到达小村庄——13:00出发下山——14:20上车——16:00轮渡码头——17:00漳校
下面步入正题~说说我们组在这次外出中各方面的情况以及我的一些心得~
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队伍的状态。这次的后勤整体做得不错,大家吃的都还比较好吧,但是也有几点建议以及展望:
1、后勤队长必须在外出前看天气预报后再采购后勤。因为天气对行动食品以及午餐的要求不同,天热的话糖应该更少,而午餐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八宝粥作为主食;
2、水果必须有,无论天气如何。在对水果的选择上要下功夫,个人观点是易存放优先于价格优先于口味。(小推荐一种李子,个头不大酸酸甜甜的还不错适合天热吃,而且很便宜)
3、晚餐要丰盛并且清淡。一般是煮面,煮面的话应该多加水,这样可以保证清单并且汤多比较好喝。(这次我们组第一锅做的偏咸了就是因为水少了)
4、对于以后外出的后勤采购,我希望能积极寻找面包的替代品,特别是天热的时候,多选择流质食品。
总之,后勤的目标就入林佩所说,吃出“家的味道”,所以后面也要多加学习多努力咯~
行军
  这次外出我们组行军做的不好,虽然说走得很快,但是没有协作,而且领队很模糊一直在变。这是我的问题,在行军中,特别像第2天那样大体力消耗的行军,必须保证走得慢的人在前面压住速度,具体应该在第2位(第一是领队),并且要一男一女这样走可以互相帮助提醒。第1天的溯溪应该人与人之间稍微间隔一些距离,在攀岩时应该等前一个队员攀上之后后面的人再上,防止被前面队员踩下的碎石伤到。这次我们组做的都不是很好,在整个外出中我们的队伍一直拉得很长,以至于隔一段时间就要喊一次,而且溯溪时前一段互相帮助也不多,到后面进洲提醒了下才意识到,后面就做得不错了。这次的话因为路比较简单没有存在迷路的问题在这里也就不说了。还有一点我学到的知识就是在营地建设前上那个没路的大坡时进洲跟我讲:在目标确定并且不会迷路时,可以让队员各走各的,放开走,这样体力好的队员可以放松一些。
总之,经过这次的锻炼之后我知道了保持一个好队形的好处,在以后外出中我一定会注意这些细节,让队伍能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任务
  通过这次任务考核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这次外出的考核任务中,几乎每个任务我都很难做到完全了解,而且安排也很乱在此检讨一下。下面具体的来说下每个任务吧。
1、包扎的时候很乱,没有分工而且每人意见不一样一直在讨论,同时包扎技术也不过关草草结束
2、取水滤水的时候也是分工不明确有的人没事做有的人忙得要命,还好流程比较清晰(因为有提醒)出了其中我搞砸了一次其他没什么错误
3、上升下降做得很好很快,个人感觉是唯一做得好的一项了
4、用一捆绳子背伤员是我们做的最差的一项,浪费了近半个小时,原因是因为我们把原来学的都忘的差不多,然后收绳收的不好,还有因为B组的小恶心把绳子放远了好多、、、但大部份是自己的原因以后要多学多复习了。
5、野外求救的题目我们做的跟别的组基本差不多,大部分是相同的就不多说了,后来一起讨论过,基本都熟悉了。
6、营地建设说实在话做的不好,虽然当时没有感觉但是后来再回想一下就觉得做错了,应该在搭帐篷前看风向确定帐篷的朝向,然后应该提前看下灶跟厕所的位置再来确定帐篷的位置,这样才算作对。
总的来说吧,这次让我觉得最差的地方在医疗方面基本全错,然后野外生存什么的也要加强,做到“攀登探险但不冒险”。所以,学习完了要复习、、复习很重要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外出之前最好能开一个全体组员大会,这样能增进交流,而且能提前分工,可以让外出顺利很多。个人方面,我很感谢亮宏,他帮助了我很多也提醒了我作为队长所应具备的能力。队长的作用不仅是在出现各种情况时能迅速的安排,分工,而且在其他队员都不懂的时候,至少队长应该懂。在很多方面我都做得不好,所以以后还要多加学习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外出经验积累,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野外生存专家跟一个称职的队长相信经过这次的经验之后,我以后会做得更好!然后还要狠狠的感谢一下我所有的组员,真的,只有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这些活动,谢谢你们!我的兄弟姐妹们!谢谢XUMA!
                                                       FROM
                                                       胡毅恒




----------------------------------------***分割线***---------------------------------------------------

一起开始的旅程--杉际内C组队记
杰萍

前奏
对这次出行,期待了很久很久。如今,背着与我差不多大的登山包,跟着一票人马,很拉风地晃出校门时,才发现,快乐是这么真切,这么近。。。
5月2日
北京时间6:30
登山角集合,之后同以前出行的路线一样,公交车到漳州港,坐船到轮渡。(分了几拨人,时间不统一)。与本部的老人们会合,分后勤物品和晕车药。
北京时间8:20
我们坐上登协的“专车”豪华大巴。开始时大家都很兴奋,车里回荡着说笑声。渐渐地,大家都加入了补觉的行列,为后头的精彩保存体力。
大概过了1小时40分钟,睁开眼睛,发现我们已经在山路十八弯了。行车过程到一个岔路口,牌子上写着向左安溪,直走半岭村。我们要到半岭村。
北京时间10:08
下车。前站先出发(需沿途给我们设任务),每隔半小时出发一组。我们是C组,所以我们有1个半小时的休息的时间。我们决定先到大桥处等待。
北京时间10:43
我们遇到第一个路标,红气球。今天的阳光灿烂得让人觉得“没有最黑,只有更黑”。张莲的防晒措施很值得后来人学习哈~让阳光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我们途经一个工作点,进入杉际内需要登记。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很理所当然得解决了午餐。一个馒头+一个花卷+一个鸡蛋。
伦很幸福得夹着咸菜,“没事,越恶心越好吃。。”
我们在休息之中还心怀内疚得向小树借了个枝,做登山杖,哎,谁叫它长得地理位置不佳。
之后大家自我介绍了下,为了多了解对方。。
经典独白:“大家好,我叫李育怀,木子李,计划生育的育,怀孕的怀,寓意大家自己去想啦。。。”
我们还偶遇一个叔叔,自称也是厦大登协的,交了30块钱,但一次活动都没参加,说要找我们老大退钱。我们齐刷刷得指向海伦,海伦的表情让我们笑得说不出话来。
溯溪
北京时间12:34
我们在桥上合影,正式开始溯溪之行。
我们的C组成员有:队长谋哲,海伦,媛媛姐,魏婷姐,龙哥,王瀚,怀哥,张莲,我。
在桥尽头左侧,就可以下到溪边。我们伴着潺潺的流水,小心得踩着石头,向溪谷深处寻觅着。背着一个登山包,确实不够灵便,但大家都很团结,互帮互助。男女隔着走,前面的人都会很细心得提醒该踩哪,哪里要小心。
由于我是第一次溯溪,来之前佳佳还特别嘱咐石头滑,要小心。所以我开始时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很感谢亲爱的队友们对我的照顾,特别是怀哥,帮我克服了很多高难度的地段,有的地方还用石头铺路,给我很厚重的安全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清澈的溪水哼着小曲流淌在我们脚下,这种感觉是幸福的。。。
感谢前站的照顾,在途中我们看到代表任务的红气球总是跳跃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但是谋哲总能在我们认为做不到的情况下,不脱鞋也不湿鞋得顺利取到气球。真实让人叹服!任务内容也很广,包括历届会长的名字,被蛇咬伤的处理方法,擦伤及小腿骨折的包扎。重点介绍我们的大任务,野外取水。
北京时间13:20
我们到达任务点。任务是取水,过滤,烧开,喝掉。
王瀚搭炉头,我,张莲,怀哥捡碎石,谋哲,龙哥做滤水器。分工名确。但是没有纱布怎么办呢?我们急中生智,用纸巾代替,但是没注意,用了有香味的纸巾,结果产出了“心相映”牌开水。
虽然我们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我们滤水器的效果是相当不错滴,毕竟烧的水还得自己喝。。水开了,但很烫,我们又发挥了化院学子的实验素养,将锅放到水里进行冷水浴,节省了时间。
北京时间13:52
我们达到一个小瀑布,特别提醒后来人,这个地方不要从瀑布边上爬上去(如图,海伦),很滑,很危险,也很有难度。后退20米的地方可以向上爬,直接就到瀑布的上侧,比较容易。
北京时间14:24
我们到一段路,需从溪的左侧上去,走一小段山路,到岔路口时应该走向下的一条路。(如图,谋哲)
北京时间14:46
经过一个小瀑布,大家都很开心得要拍照留念。水花打在身上,一股清凉沁到心底。
北京时间14:51
到一段向上攀的岩壁。大家为了安全起见,将包卸下来,先上包,再上人。谋哲,王瀚,龙哥很man得承担起了搬运工的角色。
我们寻着路标,完成着任务,不断得前进。途中我很自信得踩了一块有青苔的石头,结果滑了一下,左脚很幸运得中奖了,水灵灵的,感觉可以养鱼。事已至此,我只能微笑着昂起头颅,踏着阴阳脚前行咯~
北京时间15:54
到达我们的终点,大岩壁。前边两组的已经在岩降得很开心了,我们也相当兴奋。很壮观的说。谋哲游到水里取我们的气球,每取一个就换一种泳姿,惊艳全场。
北京时间17:41
准备下山,回到桥那儿搭营做饭。
北京时间18:23
到达营地,搭营,搭灶,取水,捡柴。
北京时间18:53
生火,烧水,煮面,吃水果——香蕉。我们的面料很丰富,有鸡肉肠,姜,紫菜,青菜,火锅料。色香味俱全,被评为三组里最好吃的面,当然,功劳最大的是我们的大厨莲哦~我们的面是最快出锅的,饥肠辘辘的情况下简直是人间美味,吃得相当满足,相当幸福。。。
肚子饱了,大家拿出湿鞋湿袜子,开始边烧烤边聊天。
北京时间20:30
开始总结会。每组队长总结,观察员总结。还有各具特色的自我介绍。(到后来就像在为自己院做广告,哈哈~)老人们语重心长的教诲也让我们更深入得思考生命的价值。
北京时间23:00
我们躺在帐篷里,小声又开心得聊着经典的梦话事件和媛媛姐的榨汁机。今晚的星星很漂亮,听着虫鸣和流水声,枕着温暖的衣服,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云顶山
5月3日
北京时间6:10
今天的出发顺序是CBA,我们最早出发。我的闹钟如约响起,发现身边的三位美女还睡得很甜,万般不忍,还是叫醒了她们。收好睡袋和防潮垫,出了帐篷,外边天已很亮。喝着大厨莲煮的豆浆,吃着面包,饼干,我们为今天的挑战积蓄能量。
北京时间7:10
我们上包,出发啦~途中谋哲细心得教我们如何走休息步,怎样使膝盖受到的伤害最小,不容易累。
背着一个大包上大坡确实很不容易,那坡最陡的有60多度,而且要连续爬,一个小时不能休息。我觉得步子越来越沉,身子也摇摇晃晃,但在大家的鼓励下,我还是咬咬牙坚持着。谋哲提醒着我们要及时补水,少量多次。怀哥的登山杖也让我轻松了许多。
北京时间7:40
我们到第一个任务点,要求是昨天没有岩降的人上升。谋哲让我,怀哥,王瀚完成这任务。在张莲的帮助下,我系好绳,拿着上升器向上攀。由于没有攀岩经验,这对我来说充满新鲜感,也学到了很多。
北京时间8:45
我们到达岔路口,去云顶山的路是左边,但我们必须先爬上右边的山头,完成任务后再回来。山头不是很高,但风景很好,大家明显兴奋起来,有人开始吼着歌,朝山下大喊。
北京时间8:54
我们看到代表任务的红气球。读了题目,谋哲不禁眉头紧锁。原因如图。由于我比较轻,很荣幸得成为了伤员。我们原先用登山杖支着衣服当担架,但由于是脊椎受伤,背部不能弯。在一番深刻的讨论后,我们改用包的背部,大家抬着我走了一段路。
完成任务,我们回到折返点。这时我们听到了B组的声音,看来他们也挺近了。为了不被超,我们很有劲头得加快了脚步,穿越着灌木重生的小路。
吹着清凉的风,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所有的疲惫都被抛到脑后,我们的心情就像阳光一样灿烂。
北京时间9:40
到达下一个任务点,如何向飞过上空的飞机求救。我们讲出了用手机镜子等反光物品发出信号,用包,睡袋等摆成SOS,点烟等等方法。我们还实践了其中一个,以图为证。其中S是由包摆成的,我们的造型是不是很美呢?哈哈。。
北京时间10:15
我们看到了前站人员。又是一个任务点,是个大任务,搭营和拆营。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顺利得完成了任务。告别了前站,我们向顶峰挺进。
北京时间10:35
我们顺利登顶,此时真切地领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云顶峰——号称闽南最高峰,让人有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大家很开心得合影留念,寂寞伦还拿出了他的道具——牛角灯。
北京时间10:50
我们下山,准备在山下等后面的大部队。
北京时间11:30
我们到达村庄,将包卸下来,幸福得在树荫下休息。
休息中,海伦推荐大家买蜂蜜,这的蜂蜜纯天然的。一个叔叔听说我们要买蜂蜜,就说他那一斤15,将我们领到了他家。给我们泡完茶,冲了点蜂蜜让我们品尝后就隐退了。留了一个讲闽南语的阿姨,让我们无法沟通。海伦看着大家问谁懂闽南语,结果没人应答。在大家觉得没希望时,寂寞伦开口用方言说了一句。结果阿姨像在外地碰到老乡似的,与伦噼里啪啦聊了一通,听着他们的对话,我们一愣一愣的,不知所云。寂寞伦真是不鸣则已,一鸣则语出惊人,话说他是广东人的。
最后我们还是没买,阿姨说一斤不止15,叔叔说错了。我们很无语得换了一家,最终的价格还是一斤15。后来人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价格,以后多人买,还可以和他们砍砍价。
后面的人陆陆续续来齐了,我们开使午餐。特香包,金针菇,榨菜,鸡肉肠,笋丝等。在吃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经饿得不成样了。
北京时间13:01
我们背上包,准备返回。先经过大路十八弯,再走着树荫遮挡的小路。大家兴致仍然不减,一路欢歌笑语。四大名著电视的插曲闪亮登场,还有那“突然好想你”唱得天地为之动容。山下的可乐,成为我们心中最大的动力。
北京时间14:20
我们再次坐上豪华大巴。在车上大家都安静得睡着了,据说每个人的睡相都被拍下来了,幸福得定格在那一刻。
北京时间16:03
我们回到了轮渡。与本部的老人们告别。
北京时间17:00
由于有些晕车,我在轮渡休息了一会儿,回来坐的是旅游观光的豪华游艇。坐在二楼的皮沙发上,看着窗外夕阳下的海面,回味着这两天的点点滴滴,那一刻的感觉,是最幸福的。
尾声
忽然想到‘一起开始的旅程’
这几个字有种温暖的气氛
如果用来形容我们
是不是很巧妙传神?
从没想过事情会这样发生
原本陌生的人闯进了人生
从此生命中多出你们
也多出无限可能
一起做伴 一起游玩 一起分享青春的宝藏
一起前进 一起转弯 一起想下一个梦想
什么都不想错过
用心感动 这旅程中 因你而加倍的感动
让我多记下一些沿路感受
那将会是我 最美最好的收获
这是一段我们秘密的旅程
别人很难了解其中的兴奋
可惜没空理会他们
我在意的只有你们
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发生
丰富我这有人相伴的人生
只要我转身看见你们
每天都精彩万分
感谢你愿意陪伴我 不然我将会多么寂寞
不然如何能把泪水 变成回忆的彩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5-12 17:32 , Processed in 0.1151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