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73|回复: 15

[我和徐妈] 以后请不要叫我“大佬”,谢谢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0 15: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喜欢称别人为大佬,甚至自称大佬。
    “大佬”一词的百度百科词条有两个。其一为汉语词语:“…指在某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是资历老,辈分高,说话顶用的人。”其二为日本电影:“…讲述了被黑帮放弃的山本在美国建立黑帮的故事。”
    从意思来看,似乎没什么不好。能够被称为大佬的人一定是经过了艰苦的努力、长久的坚持,比其他人经历的更多,因此成为了“资历老,辈分高,说话顶用的人”。套用在协会里,这样的人一定是经过了冬训和雪山的洗礼,也许不止一次,并且或多或少参加协会平时活动,将自己大学时光的大半甚至全部交给了协会,在协会一代代老带新的体系中由“新”变成了“老”。这些人无一不曾为协会付出过或仍在付出,他们确实值得每位对协会有感情的会员尊敬。
    但大佬给我不好的感觉,因为按它所体现出来的气质,与之对应的并不是“萌新”,而是“辣鸡”。没有人喜欢自己处在“辣鸡”的地位,而且仅仅是因为自己刚刚接触,本来就不可能很懂的情况下。就好像数学老师的数学比我们都好,但ta不应该也不会嘲笑我们是数学“辣鸡”。
    想象以下场景:(抽象自我在协会生活中的观察,此处没有具体的人、事,如果你能和自己一定程度上对应,那么我想应该有所改变)
    当你第一次走在一支外出的队伍中,心中怀着不安、陌生、惶恐或一点激动,观察着周围的其他人,竟发现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的迷茫,找不到一个似乎胸有成竹的面孔,却听到队伍的前后某处一堆互称“大佬”的嘻嘻哈哈。
    当你第一次爬上凌云坡来到岩壁下,盯着高耸的岩壁不敢动手,你想要一个人带着你、点拨你,可是你不好意思主动去问那些热热闹闹互相打趣嘲笑的高手们,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么简单的事你怎么就不知道?
    当你百团刚刚进入协会,遇到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乍一听似乎遥不可及的冬训。你渴望着有经验的老徐给你指点,却同时害怕着大佬们居高临下的口气。
    当你为了能够前往心中向往的地方,认真地书写,努力地练习,一遍遍地回忆,面对面试和考核紧张得无以复加,却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花了那么大心思进入的队伍里,出现了一个没接触过的人,一个因为“厉害”而进入的老队员。他不用写申请,不用被面试,不用被考核,甚至不用参加训练,只要跟其他组织队伍的老队员们说一声。
    当你经过了冬训,也许向往着雪山,某日与冬训的队友谈起,热烈间却被去过雪山的老队员们突然冒出讨论起“我们那时的雪山风光无限,我很牛逼”。你不觉得雪山的美丽对你更加吸引,反倒嫌恶起“仿佛将雪山当做一种炫耀”。
    当你终于踏过了一切的险阻站上顶峰,又安然下撤。你突然发现在新人面前自己将要变成一个“老队员”,好像也有了“大佬”的资格,那些曾经向你炫耀的老队员也不过如此。
    请问,此时的你,是要做一个如前的“dalao”吗?媳妇终于熬成婆,你要开始享受曾经的“婆婆”有意无意间施加给你的那份不快,开始行使一个“大佬”的“权利”了吗?
    现在的协会,如第三段所说的那样,很尊敬“大佬”,因为他们是协会能够延续下来的推手。但当这种尊敬过了头,就容易造成厉害的人是真的大佬,而暂时还不够厉害的人就努力装作大佬.这就伤害到新会员,伤害到“大佬”以外的人,当他们在这里不够开心,就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
    我知道我的答案。人的本性是与自己亲近的人熟悉的人相处,是首先满足自己的开心欲望,是展示自己曾经经历的艰苦以及如今的“牛逼”。我了解自己,能够不像前文所想象的那么夸张,并不是因为诸如我是一个高尚的道德楷模这样的理由,只是因为我始终将自己当做一个“辣鸡”(暂且不讨论我是不是真的是辣鸡【擦汗.jpg】…)。我忘不掉自己站在摊位附近不敢上前的胆怯,忘不掉五点半去送一支我本来想加入、那时却只知道个别人名字的队伍,忘不掉从绳结开始学习雪山技术一次次让我想放弃的挫折,也忘不掉初当一个队长的害怕。
    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天才,我想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只是在以后看来短暂的新人时光,很快被更加长久的大佬岁月所取代,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新人时的种种难过和不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理解老人们所常面临的时间与精力的冲突,可能让你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和大家一起去做所有的事,大三的我自己也站在未来的路口。我也理解帮助我运作协会的部长们,承担着协会诸多的压力和我的众多想法。因为记得,所以理解。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回忆自己的“辣鸡”时光,想想自己希望得到老徐怎样的对待,然后让即将或已经到来的小徐们能够不用面对“大佬”,而是一个个亲切的老徐。
    而即将到来的小徐们,协会会给人很多的改变,有好的,当然也可能有不好的。希望你们在协会能一直做一个温柔的人,不要因为所有的团体、工作中都会有的消极面变得阴郁和暴戾。
    最后,不管是不是开玩笑,以后请不要叫我“大佬”,除非你觉得我已经是一个类似想象的情境中的人。那样的话请不要吝啬地把我臭骂一顿。谢谢你。


huegg
2017.09.20


发表于 2017-9-23 00: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liyu 发表于 2017-9-22 20:09
想起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时候收到少雄的一条短信就去体训了。第一次嘛,那种紧张感和疏离感是有的。见人就叫学 ...

比较同意你说的。
这个其实无非就是个称呼而已,网络流行语下沉到协会,我觉得怎么叫无所谓,虽然我个人也不是很喜欢 大佬和萌新两个称呼。不过爱叫叫 我也不能阻止别人。

但是嘉舜所描述的那种新老割裂的状态确实存在,这才是问题核心所在。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和这个叫法绑定在一起的。而是有特定的环境和对象,情境下的一个问题。

嘉舜借这个为由,把这个问题再次提出引起大家重视还是挺好的。
发表于 2017-9-22 19: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协会的小团体现象其实挺严重的,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感受到了。
发表于 2017-9-20 15: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胡萌新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5: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你好黄萌新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15: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0 16: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向微笑 于 2017-9-20 16:49 编辑

感觉有点过了,在协会的氛围里
发表于 2017-9-20 16: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之后莫名想到了和园儿的某次聊天简直和我们的对话内容蜜汁契合
很感谢在徐妈最初遇到的老人们(或许没那么老)没有让我感觉很“大佬”,带给我的协会像一个家,平等包容且温馨,因此在自己变成作为向小萌新宣传徐妈的老萌新时,也会想要给他们一样的感觉~
然而那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是体验过的,可能不是在协会,但深刻的知道是一种极不舒服的感受,在一个集体中没有融入感和归属感是很难留下的,因为其实我们加入许多社团的本质就是寻找归属感,离开熟悉的家的环境,我们迫切的需要连结,渴望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视,正如文中所说如果在社团中一直只能感到自己是腊鸡,那么将体会不到自我身份的认同,肯定会选择离开。。。
我们的口号是:没有大佬!只有萌新!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2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微笑 发表于 2017-9-20 16:29
感觉有点过了,在协会的氛围里

我们做了很多好的,有许多人感受到了徐妈的温暖,并愿意留下与之奋斗、成长,但我们当然也还有很多没做好的地方,因为新会员、新队员的流失率很高,这些流失的人有些是因为兴趣缺缺,但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没能被吸引、容纳,因为协会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不够温暖、亲切、迷人。


是一种提醒,需要刺耳一些。

发表于 2017-9-22 18: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2 2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时候收到少雄的一条短信就去体训了。第一次嘛,那种紧张感和疏离感是有的。见人就叫学长,看谁都像大佬(当时看见怀志体格精壮,以为这就是“大佬”吧,其实跟我一样是个新人(请不要叫我萌新)。第一次跑圈就被斌哥远远地甩开了,当时我就想,这就是我要加入的社团。因为如果一个社团每个人都是正正常常的,还有什么惊喜呢?所以当时那种感觉就是如获至宝,暗暗立了一个flag,一定要超过斌哥。所以以后都拼了命的跟在他屁股后面。就这样被斌哥慢慢”提高“了。
前面追述一下自己刚加入协会时的心路,旨在说明:1.对于新人刚加入协会时的紧张和不适,好的协会氛围会帮到我们很多。比如,大一的时候逢人就叫学长,后来加入协会,就把这个习惯改了。因为咱们协会就没有这种氛围啊。我记得我第一次叫少雄学长就被劝改了。2.个性的不同可能会对氛围的要求不同或说所期望受到老人对待的态度不同。你(huegg)所反对的“大佬”未必不是你所说的”萌新“需要的。当然我个人也不喜欢这种”词“。3.改变这种称呼很容易,但是改变背后存在的问题就很难,正如你所说的,我们都喜欢和熟悉的人“自娱自乐”,人嘛,都是喜欢呆在自己舒适的圈子里。(这点,我要反思,以后会多关注新人。)这种圈子里,新人也是很难融入进来的。
最后要关于“在一个集体中没有融入感和归属感是很难留下的,因为其实我们加入许多社团的本天质就是寻找归属感,离开熟悉的家的环境,我们迫切的需要连结,渴望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视,正如文中所说如果在社团中一直只能感到自己是腊鸡,那么将体会不到自我身份的认同,肯定会选择离开”这个观点说一下:前面部分都同意。前面部分包括身份的认同可以有,也容易做到,但是如果你就是腊鸡,别人很难让你感到自己不是腊鸡。打铁还要自身硬啊!至于因为别人去过雪山冬训,你自己还没去过,你就觉得自己是腊鸡。这就没有必要嘛。比较是要在相同的标准下进行的啊。但是天真的认为“我要是像你那样投入很多精力攀岩,我也会很厉害。然后就不以为意地站在旁边看别人爬”,这也没有必要嘛。因此我实在找不出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觉得自己腊鸡。有的话请举例。我们的口号本来就是“自我挑战,勇攀高峰”,既然选择加入协会,还是先认同协会的原则和口号吧。一个真正认同协会精神的会员(对于新人,把这种精神传达给他们。首先你得有!),是不存在腊鸡这种说法的,因为我们都走在自我超越的路上(考研90天自我荔枝),谁不是“from zero to hero”。“大佬”存在的价值不就是被用来超越的吗?所以我一直觉得雨笛啊,龙哥啊,斌哥啊他们都很亲切。对吧?
所以我更期待作者在考虑到这个现象的同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自己腊鸡?我们为什么要感到自己腊鸡?So what,“so how”?
发表于 2017-9-22 2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都是叫别人“大哥”的(虽然你已经不作大哥好多年)。
发表于 2017-9-23 1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吓大的小鹰 发表于 2017-9-23 00:19
比较同意你说的。
这个其实无非就是个称呼而已,网络流行语下沉到协会,我觉得怎么叫无所谓,虽然我个人 ...

就欣赏你这个一语中的
发表于 2017-10-11 1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群里一个新会员一直张口闭口会长会长,确实不合适呀,影响有点点不好,你找她私聊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2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世杰 发表于 2017-10-11 19:23
大群里一个新会员一直张口闭口会长会长,确实不合适呀,影响有点点不好,你找她私聊一下

。。。这个没啥啊,她也只是开玩笑而已。。。没关系的,虽然我们是不强调这个,但是也不必刻意矫正什么,只是大家随意即可。

我有时候也叫她会员的

而且这是协会文化的一部分,就算我们希望别人接受,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协会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过多的强调可能会带来反面效果。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去过多要求,毕竟她也只是刚刚加入协会的新会员而已,另外也确实只是开玩笑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7-8 01:29 , Processed in 0.1491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