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喜欢称别人为大佬,甚至自称大佬。 “大佬”一词的百度百科词条有两个。其一为汉语词语:“…指在某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是资历老,辈分高,说话顶用的人。”其二为日本电影:“…讲述了被黑帮放弃的山本在美国建立黑帮的故事。” 从意思来看,似乎没什么不好。能够被称为大佬的人一定是经过了艰苦的努力、长久的坚持,比其他人经历的更多,因此成为了“资历老,辈分高,说话顶用的人”。套用在协会里,这样的人一定是经过了冬训和雪山的洗礼,也许不止一次,并且或多或少参加协会平时活动,将自己大学时光的大半甚至全部交给了协会,在协会一代代老带新的体系中由“新”变成了“老”。这些人无一不曾为协会付出过或仍在付出,他们确实值得每位对协会有感情的会员尊敬。 但大佬给我不好的感觉,因为按它所体现出来的气质,与之对应的并不是“萌新”,而是“辣鸡”。没有人喜欢自己处在“辣鸡”的地位,而且仅仅是因为自己刚刚接触,本来就不可能很懂的情况下。就好像数学老师的数学比我们都好,但ta不应该也不会嘲笑我们是数学“辣鸡”。 想象以下场景:(抽象自我在协会生活中的观察,此处没有具体的人、事,如果你能和自己一定程度上对应,那么我想应该有所改变) 当你第一次走在一支外出的队伍中,心中怀着不安、陌生、惶恐或一点激动,观察着周围的其他人,竟发现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的迷茫,找不到一个似乎胸有成竹的面孔,却听到队伍的前后某处一堆互称“大佬”的嘻嘻哈哈。 当你第一次爬上凌云坡来到岩壁下,盯着高耸的岩壁不敢动手,你想要一个人带着你、点拨你,可是你不好意思主动去问那些热热闹闹互相打趣嘲笑的高手们,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么简单的事你怎么就不知道? 当你百团刚刚进入协会,遇到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乍一听似乎遥不可及的冬训。你渴望着有经验的老徐给你指点,却同时害怕着大佬们居高临下的口气。 当你为了能够前往心中向往的地方,认真地书写,努力地练习,一遍遍地回忆,面对面试和考核紧张得无以复加,却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花了那么大心思进入的队伍里,出现了一个没接触过的人,一个因为“厉害”而进入的老队员。他不用写申请,不用被面试,不用被考核,甚至不用参加训练,只要跟其他组织队伍的老队员们说一声。 当你经过了冬训,也许向往着雪山,某日与冬训的队友谈起,热烈间却被去过雪山的老队员们突然冒出讨论起“我们那时的雪山风光无限,我很牛逼”。你不觉得雪山的美丽对你更加吸引,反倒嫌恶起“仿佛将雪山当做一种炫耀”。 当你终于踏过了一切的险阻站上顶峰,又安然下撤。你突然发现在新人面前自己将要变成一个“老队员”,好像也有了“大佬”的资格,那些曾经向你炫耀的老队员也不过如此。 请问,此时的你,是要做一个如前的“dalao”吗?媳妇终于熬成婆,你要开始享受曾经的“婆婆”有意无意间施加给你的那份不快,开始行使一个“大佬”的“权利”了吗? 现在的协会,如第三段所说的那样,很尊敬“大佬”,因为他们是协会能够延续下来的推手。但当这种尊敬过了头,就容易造成厉害的人是真的大佬,而暂时还不够厉害的人就努力装作大佬.这就伤害到新会员,伤害到“大佬”以外的人,当他们在这里不够开心,就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 我知道我的答案。人的本性是与自己亲近的人熟悉的人相处,是首先满足自己的开心欲望,是展示自己曾经经历的艰苦以及如今的“牛逼”。我了解自己,能够不像前文所想象的那么夸张,并不是因为诸如我是一个高尚的道德楷模这样的理由,只是因为我始终将自己当做一个“辣鸡”(暂且不讨论我是不是真的是辣鸡【擦汗.jpg】…)。我忘不掉自己站在摊位附近不敢上前的胆怯,忘不掉五点半去送一支我本来想加入、那时却只知道个别人名字的队伍,忘不掉从绳结开始学习雪山技术一次次让我想放弃的挫折,也忘不掉初当一个队长的害怕。 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天才,我想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只是在以后看来短暂的新人时光,很快被更加长久的大佬岁月所取代,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新人时的种种难过和不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理解老人们所常面临的时间与精力的冲突,可能让你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和大家一起去做所有的事,大三的我自己也站在未来的路口。我也理解帮助我运作协会的部长们,承担着协会诸多的压力和我的众多想法。因为记得,所以理解。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回忆自己的“辣鸡”时光,想想自己希望得到老徐怎样的对待,然后让即将或已经到来的小徐们能够不用面对“大佬”,而是一个个亲切的老徐。 而即将到来的小徐们,协会会给人很多的改变,有好的,当然也可能有不好的。希望你们在协会能一直做一个温柔的人,不要因为所有的团体、工作中都会有的消极面变得阴郁和暴戾。 最后,不管是不是开玩笑,以后请不要叫我“大佬”,除非你觉得我已经是一个类似想象的情境中的人。那样的话请不要吝啬地把我臭骂一顿。谢谢你。
huegg 2017.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