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曾畹莹 于 2018-5-24 15:34 编辑
2018年5月12~13号 漳州骑行队医总结&碎碎念 曾畹莹
*关于队医方面的知识用粗体来表示,其他后半部分纯粹是个人的碎碎念日记。
《夏季皮肤擦伤包扎》
这个是我这次想到的疑问;
在天气热的夏天并且骑行这种冒汗的活动时,如果有擦伤的话要如何包扎呢?怎样才可以透气好呢?
夏季天气炎热伤口易感染,伤口虽小却也不能大意,有人觉得包扎太热了,就那么无视了。这样是不对的。
夏天伤口比较容易被汗液污染,从而会增加接触病菌的机会,
所以需要进行简单包扎,但包扎时要注意不要太紧,保持透气干燥。
“小伤口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所以队医一定要正确、及时处理好伤口。
这次活动中,第一天在本部集合的时候,西则在来的路上摔倒了,手肘有了擦伤,流了血。
首先一定要用纸巾把沙粒和灰尘擦好。留下来的血最好用湿巾或者用水弄湿的纸巾擦好(由内往外的方向,不能进入伤口),
然后用棉棒轻轻地涂伤口,看到有一块大一点的创口贴可以包住手肘,我就贴上了那个。
但是由于皮肤出汗,粘性变弱了,后面在坐船的时候我实在看不下去那个创口贴快掉快掉的感觉。
我看了下伤口还没愈合(一般没有那么快的),就把要掉的大创口贴拿下来,典型的小创口贴再贴上去。这个粘性比较强。
《预防中暑》
在炎炎夏日中,高温的天气下,别说人了,即便是户外的植物,都已经在烈日的炙烤下奄奄一息了。
夏天骑车时如何防中暑呢,如果处理得好,中暑问题是小菜一碟,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眩晕休克,甚至危及到生命。
所以,骑行队医需要掌握如何预防中暑。
1. 有足够的遮挡防晒
包括眼睛及皮肤都可能因为暴露在阳光下受到阳光直射。
帽子,骑行眼镜(不然阳光刺眼,尘土飞扬),头巾,袖套等装备。
我相信这次怡然的说服力已经成功说服男生们了。
队医要提前提醒男生穿白色的长袖长裤,休息时间提醒大家涂防晒。
2. 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除了可以降低中暑的危险,减少体液浓稠度也可以减少心脏病,尿道结石,通风的机会。
在饮水中加入适当的电解质(如食用盐),可以减少热痉挛的可能,避免酷热中暑。
队医要时刻备好备用的水,就是一瓶给自己喝,一瓶是留给没有水喝的队员们。
我们这次算是很幸运,路上有小卖部可以买大瓶的水,
但是如果进入山区,连看家屋都是个很难得的事,更不用说小卖部。
所以下次我要记得多背一两瓶水。
3. 保持足够的休息。
尽量在林荫或者树荫遮挡的地方休息。休息是为了走的更远。
太累时应保持足够的休息后在继续前行,才不会令身体容易疲劳中暑。
休息的时候队医要叫大家在阴影地方休息。
―――――――――――――――――――
《汉语》
不知从什么时候,原本在纸上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喜欢在备忘录上写日记,如果是有很大的感悟,有时也会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分享。写日记不知源于什么,初中高中有一段时间有多次萌发了要写日记的念头,但最终都没有坚持下去。当初我认为我不适合写东西,写作水平差的很。仿佛写出好文章那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但是作为理科生,喜欢看课外书,很欣赏文学,尤其是汉语,我看的每篇文章有丰富的形容词,修饰语,成语等等形成佳美句子,给我充满了想象力,有些读起来像是个诗文,每次读完都很有感触。
我表达能力很弱,可能有些人看不懂我这是在夸什么东西。
4月初和书睿,人文妹子雨晴一起骑行去泉州的时候,聊到了关于这件事,但后面我找不到适合的词语来描述,半吐半吞的,欲言又止。
或许对某些事情的欣赏和喜好真的不需要用语言来赞美,用心去感受就好了。
自从参加登协外出后,每次回来都有新的认识和感受,恨不得要把经历和想法列出文章来。就这样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发现写了这么多。
《对漳州骑行的牵挂》
我对这次漳州骑行的感受很深;
或许是因为唯一的一夜两天的骑行外出
或许是因为我对漳州港的熟悉
或许是因为恰好是我接触户外骑行的一周年
或许去年做为骑行萌新者报名漳州骑行被刷了后留下的遗憾...
《第一次认识登协/认识团队意识》
让我讲讲我第一次进入登协的时期,我记得那应该是我刚刚大二的时候,2016年9月。第一次外出是八怪谷。那一年的八怪谷外出人员特别多,还分了三组分别行动。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那次活动呢。那个时期体训的时候结识了印度生的好朋友Rolly,是个爱挑战爱外出的女孩。后面和Rolly,吉特,熠然一起参加12月份的云顶山,那次是第二次外出。那个时候认识了帅气的俞方舟学姐,莉莉,世杰,建林,还有露露和领队的数学学院的学长,还有一些还没来得及熟悉就毕业的一些人们。那个时候我对登协的规则了解的不透彻,单纯是想挑战背登山包爬山,跟着领队屁股后面的跟屁虫。第一次的露营的晚上,大家围着营火每个人需要讲活动感受,对登山的喜好和热情时,我心里觉得很震撼。我们都已经很开心了,领队还反省做的不够好,说那天路况有点险等等,非常关心我们的安全,觉得他们称职,很认真。那个时候没有意识到分配职务和晚上会议的重要性,还没有团队意识。不过那个时候就觉得登协真的是个很认真很靠谱的社团。
《满天夜星下开的总结会议》
回到这次18年漳州骑行的故事吧。
第一天晚上从海边回宾馆后,集在一个房间,大家围着坐着一起,开了个将近2个小时的总结会议。
当初队长要求我们说3个部分;
我是第二个发言,没有提前在脑里总结好,但觉得讲了很多,有点乱。
1).漳州骑行的感受:
第一天骑行总共里大概50公里,与我自己经历过的一天骑行活动当中算是短距离的,从漳州港到镇海角,火山岛走的是宽阔的国道,海边风景特别美。虽然有很多上下坡,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我来说这次爬坡比较轻松。这是因为我骑的车是树树学姐借来的GIANT高级车,特别好骑,有了很大的帮助。 看来对车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炎热的中午很晒,但我自己觉得防晒的比较好吧,有带了骑行眼镜等等,多保护好皮肤。不愧是最治愈骑行路线,这次的学期最后一个活动,不仅是最快乐最舒服的,并且我认为我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对团队的意思也越来越强了。
2).职务的认识:
我的职务是队医。
队医需要时刻关注每个队员的身体状况。
这次活动中,出发前大家匆匆忙忙整理驼包的时候有人在来的路上骑车摔倒,手肘部有个擦伤,一开始我自己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这是我要反省的一件事。
由于我从翔安赶过来,提前有在群里下希望有人可以帮忙拿下药包,结果当天早上我慌慌忙忙地问了很多次药包在哪里,有没有拿到呢,我认为我特别不负责任,明明是队医还需要别人来帮我拿,活动结束后叫别人帮忙还会原处。但是由于公交时间和集合时间的原因,有点不太可能我自己去拿药包。个人希望以后翔安校区也会有一个药包,从翔安出发的活动也不需要特意去本部叫人拿过来。还有就是医药包里的内容这次我觉得有点少,准备不足。每样东西仅只有一个,一个棉棒,一张大面积的创口贴,好在这次后面没有出特别的意外。我要反省我以后得自己负责去取,准备好药包。
还有我有了个疑问,天气的原因容易出汗,湿度高的环境下,如何包扎并通气良好,我得好好查查研究下。
(详细看最上文)
3).对骑行的认识:
去年的这个时期第一次接触骑行,一开始是单纯想学会新的运动项目,但是渐渐对登协骑行队的强大的团结力量所吸引。我很喜欢看有关骑行的书籍和电影比如台湾环岛的"练习曲","七十七天",他们的毅力和坚持,通过骑行认识宽阔的土地,自然,人生。他们的抒情文使我有了很大的触动。我喜欢跑步和打网球,这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但骑行就不同了。骑行是个团队的活动,不仅可以认识一群有趣的伙伴,我自己喜欢旅游看风景,喜欢挑战探索,喜欢出汗运动后的清爽的感受,骑行中的体验已经是对我来说不可或缺的事情了。
《经过的每一条路途都是个风景》
早上的南光吐司
三家村的熟悉面孔
书睿的靠左靠右停止的手指示
复杂的交通
周末的热闹中山路
每次路过都能被美丽风景惊叹的白鹭洲公园和西提路
推着自行车进入巨大船上时的心里激动
围着谈话,突然要求造句,我说:"我们要去漳州!"大家笑成一片
在群里发的照片里被误以为是我的可爱洪美,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双胞胎呢哈哈
身上装备完毕,骑上每个人的豪车从漳州港正式出发
路过漳校前的万达广场,惊讶中国的建建筑的速度
经历上坡爬坡后下坡的清爽感
一直很想超车体力棒棒的可爱司机思鸿
镇海角午餐的套路队员游戏
可爱善良宾李给我夹的菜
在网红店,穿着运动服假装时尚拍照
一群人一起坐成一排,在草地上和雨睛边看海边听歌
教了一句峻吉学长日语,行こう,我们出发吧。
怡然买过来的冰凉杨梅
在宾馆洗完冷水后的清凉感
和宇微坐在客厅里看到的窗外的日落
东山岛的晚上海边
散步没有路灯的村庄的路,抬头往上看是个满天繁星的天空
每次带有欢快气氛的鹭玮和游游
沙滩蛋糕给怡然的生日惊喜
腿上的擦都擦不干净的沙粒
充满五颜六色的气球的房间
绿东的严肃脸
兴婷和书睿对登协的爱和责任感
认真静听大家的总结的夜晚
睡了个充足的睡眠
充满活力的阳光早晨
气球和景鹏的飞快背影
修好车后的小龙(我也跟大家这样称呼吧嘻嘻)担当了跑前跑后的棒棒摄影师
美丽如画的水库
躺在斜面的大草地上,张开手臂和腿,感觉我是个Nobita(Doraemon叮当猫的男孩)
远方小小的风力发电机,渐渐变近渐渐变大直到需要抬头看望
路上采到的杨梅
花露水必备的恒宇(短袖短裤)
美味的手斯面包
爬坡,原路返回辛辛苦苦过来的熟悉道路
下坡时,风往脸部吹过来,嘴边控制不住翘起来,心里偷笑,心想原来我爬了这么高。
休息时时西则的骑行故事
满脸都是白色防晒霜脸的炎哥
路过我家时的安心感
中午的漳校的新学生街
载着超重的驼包骑了两天的绿东的车
烧仙草来代替没吃到冰凉四果汤的遗憾
(和翔安校区的东门摆摊一样,四果汤一般晚上才有)
船上的疯狂合照,出现了每个队员的新表现包
船上买的杨梅
海边的日落
到厦门港前写的给车主的明信片
又回到繁华的周末傍晚厦门街
《遇到的人们》
这里想介绍的故事和这次骑行没有多大关系。
18年4月2号,我这天没有遇到什么很大的变化,很平凡的日子但是突然在朋友圈里发了很长的一篇文章。
我想引用那篇文章放到这次活动的队记里,当作讲个小小故事;
"Bon voyage" 这是我最近用上的词。
这个的来源是法语,英语的意思是一路平安。
4月1号,也就2个月前了吧,我在厦大西村站,正要回翔安的路上,偶然碰到了一位美国大叔Norm。Norm中文名字是洛文。
参加过去年骑行的老会员可能认识他吧。与他的认识和漳州骑行有关。
去年参加漳州骑行的队员们很厉害,为了熟悉自己的车既然在活动前一两天要把自己的车从翔安骑到本部,然后活动结束后直接骑回来。
我当初是山地车都没有骑过,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会和他们一起骑过去(但是没有参加17年的漳州骑行)。
那个时候第一次认识他的。
去年夏天他离开了厦大,他告诉我他会去泉州的小学当英语老师。
快一年没有碰到他了,所以那天我看他的时候很激动又不太确定是不是他,但嘴比脑子动的快,已经漏出叫他的名字的声音了。
他停下来看了我,果然是他,聊天后得知他第二天就要回美国了。
这时候我的心里突然就有那么点失落感。
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巧啊,回美国的前一天碰见。
说不定以后真的没有机会再碰到他了。
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熟,就一起参加过几次活动而已。
但他曾经跟我聊过他对骑行的梦,我觉得聊起梦想能让人打开心扉吧。
他也正是影响我爱上骑行之一的人,教我了很多事情。
就像汀溪骑行的时候宾李在抒情队记上写的:
"其实热爱某些东西真的没有任何理由的,只是有个契机能让我转变,能让我坚信某些事情就像个宗教信仰"
(当然还是不可比较的。宗教信仰更神圣,我无宗教的只能佩服他们的坚信和维持)
从小就常常搬家搬学校,日本各个地方各个地区,至于有段时间还跑到美国去,
小学时代就常常换环境,没有所谓的发小。
在学校终于适应后交的朋友也不得不离开他们,总是有那种我没有朋友的寂寞感。
所以长大后我对社交方面都比较敏感,不太会聊天。
本来听力也有点问题,就是喜欢远方看他们热闹,总是在班级上变了个很无聊的人。
那个时候总觉得现在交的朋友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分别的,何必要深心交朋友?
后来,我来厦大后对友情的看法改观了,是个最大的变化。
现在已经有很多使我牵挂的人了。
所以Norm说明天就要离开中国要回美国时,
我就向他微笑着说:
"Bon voyage!"
我自己说完才意识到我在讲啥。我这是随口脱出说的。
不过"Bon voyage",这个发音确实很好听,很喜欢。
那天回翔安的车上带耳机静静听了one ok rock "Bon voyage"的歌。
时间是不会停的,万事都有变化
i am saying bon voyage
down to the line
l am letting go
i hope you find another life
maybe you will start getting better.
2018年5月21号 回顾美好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