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yu 于 2013-4-7 12:56 编辑
五人探路小坪队记
地点:小坪山 时间:3月30日五点45从大南门出发至3月31日傍晚 外出目的:为清明节活动探路 人员:晓银(队长兼后勤) 晓悦(流水队记)毓浩(抒情队记) 甄慧(装备) 彪自封摄影(很多照片都彪不拍给我们四个拍的) 张烁(迟了 没赶上 我们对不起你啊 ) 天气:阴天 第一天下午微雨晚上大雨 第二天阴天 行程总概:第一天,我们走的路线很清晰,就是溯溪, 顺流走然后沿着风景区的红栏杆穿出竹林就看的到两个拦土坝,上去就可以找到去小坪省级森林公园的路了。不过关键是路线太难,危险性很高,所以中午的时候我们用了两小时找了一条易上山的路。第二天,原计划是溯澳溪而下,不过被一大堆茶园绕晕了。没能溯溪,只能原路返回小坪村搭公交 。
由于预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的外出活动会受阻。3个星期闷在宿舍又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我果断参加了小坪山的探路活动。事实证明小坪山是一个很值得去rather impressive可以叫做穿越的地方。印象深刻到居然让我想写队记了,发现很多写下来有感觉多了,我正在变得心思细腻嗯嗯。写下来也给以后去小坪山的人一些建议吧。不能让一路的辛苦白费。 一路晃到了同安,又搭上去小坪的车,在小坪路口站下车,雨后的天气,吸一口富含氧负离子与水汽的芬芳空气 ,路上满满洒着象牙红,告诉自己的身体,爬 山的节奏了。
厦门地界
溯溪的地方
溯溪的入口处位于大约龙门隧道前,那条路应该是206国道。上面各种厦门到各地的长途公交。在那座桥旁边下去溯溪从此,开始了惊心动魄的穿越路程。
在这个地方发现了某某旅行社团留下的两口破锅,锅内有一只小蜥蜴因为锅太滑爬不出来,被我果断收了。从此他在我小红包的侧袋里度过了昏天暗日的两天。话说XX旅行团留下了一大陀垃圾让人极度不舒服,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一些比较休闲的活动去进行一些类似“爬一座山,清一条路”的活动。(好吧,想起了学叔的社庆捡垃圾方案,这些事确实不是我们协会主要在干的)
一线天,水很冰,让我一度有了西灵山的销魂感受。各种水窟,石头各种滑,各位同志各种湿身,甄慧晓悦先以身试水,晓悦说她摔的时候都眼冒金星了。我往上爬时,甄慧想拉我一把,结果我们都冰浴了。(你以为你是游林茜啊 说到底你女生的本质还是没变的)。呃.... 没办法 摔一下大家都变傻了。
话说我觉得彪不注重安全的问题还是存在,这孩子居然想从旁边80度的石头直接爬上去,结果因为一个换脚还是什么的掉了下来,掉到水里,把我们都吓坏了。特别是晓悦, 就在他旁边。好在没事,晓悦也没被砸到。还有后来当先锋攀给我们挂路绳,彪啊,老是用自己冒险来保障队友的安全。我们都知道你有能力保护自己,可是真的希望你能把握好这个度啊。
5个人就小银身上是干的,得意的得瑟着。我们也得瑟着, 不过是被冷的得瑟。上去是一段7080度的湿滑的泥路,彪上去挂了路绳,我们戴上头盔一个个万分小心的爬上去了。再上去是一段天梯,天梯完是一段更加危险的路,脚点非常有限而且背着包整个人重心往外倾我在最前面亿分小心地先爬过去必须得亿分啊,要是脚滑一下 手没抓住,十几米的的掉下去就真成渣了。彪在后面继续挂绳,她们先过,再上去有一段天梯,天梯上完就到顶了。
到底后,一阵得瑟一阵狂欢后一阵狂拍照后,同志几个深刻认识到这条路是不可能带大部队过来的。上面有座桥,叫做仙人桥。我们就顺这桥的另一端,花了两小时,探了一条易上的丛林路,然后开饭。(话说我们带的吃货之多,就好像是来picnic一样。)
我们就一段路很窄,必须斜抱着包才能过。晓悦也好不容易过了。 这桥却让我们倍显囧态。铁锁桥,中间桥梁弯了,桥上的木板呈20~40度不等的倾斜度。我和晓银背包尝试了一下又退回,我们从下面过前半段桥,后面半段我扶着木板彪扶着桥梁让女生先过了,而且过的话只能把脚插进木板的缝里,因为木板太滑。呼啦,什么叫穿越啊,什么叫合作啊 什么叫荡气回肠啊,什么叫劫后余生的快感啊。
过一线天就叫做巧渡金沙江吧,过铁锁桥就叫做飞夺泸定桥。嘻嘻,如果毛主席走过这段路,他会写诗的。
森林公园:回归文明 接下来略顺利,无非是走出丛林回归文明么 就是长一点。路上穿越毛竹林 ,毛竹的竹尖啃啃。蛮不错的 , 竹香满腔。毛竹林和那片应该叫做马尾松林之间有公路,不过我们是从有拦土坝的小路上上去的 。路上散漫的开着一些杜鹃花,在听甄慧大神传授了小迪大人的吃花大法后, 一群吃货在路边啃起来,按彪的说法就是“有点意思!”酸酸甜甜,香气袭人,齿颊留香,让我们嫌弃起前一晚浩哥带的那包有佐料的杜鹃了。一番饕餮之后,好像彪还是在觉得有点意思,时不时跑过去摘一两朵,我想他应该是上瘾了。突然想起了晓童的那句话“寡言的男子隐藏的最深”路上还有可人的树莓,原谅我们, 带了那么多吃货, 还是一路遇什么吃什么。很快,到了一个叫做异想世界生态度假村的地方。
花蕊实在是太丑了 我一点食欲都没有。晓悦捡了一点准备回去晒干,制成香囊。 话说小坪真是一个很精致典雅的地方,在雨下雾气下更有一种朦胧梦幻的色彩。石头筑成的小屋,一簇簇整齐的虎皮兰,用花瓣将大地染成素白的樟树,黛青色的石头,还有林业试验场前面那两只胖胖萌萌的石象,背景是暮色,再洒上一层雾气。顿时觉得岛内那什么什么公园什么什么文艺简直弱爆了。茶类~~感觉可以养老~~。
阳光明媚反而没什么感觉
露营的地方,在这睡了所有外出最舒服的一觉
左边那张图是捡来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作为省级森林公园的小坪森林公园,我们去时已经荒废到不用收门票了。个人感觉是因为交通不便,不过人少好啊 幽静~~。我们进去找到一个传说叫做休闲屋的地方,有个大空地可以挡雨搭帐篷。 事实上,其他部门是用来讨好的,装备的孩子就老被骂。无论栋俊带什么样的防潮垫都会被骂,小银在吹那个有枕头的防潮垫时彪一直嫌弃。事实上,那个是很舒服的。还有冬训时的气垫,事实上很多都是可以吹起来的。不能怪栋俊。 同志几个在那地方休息一会后,我们去老乡家里借个煮面的地方。彪说他要打电话,不去了(事实上这孩子在我们走后把帐篷搭好了)。我们去借灶的地方是厦门市同安小坪林业试验场,一个很好的大叔(应该是领导 他说外出的人都不容易)让我们去食堂(说是食堂 其实只有两张餐桌),这地方的结构应该是领导 技术人员 一群种树的工人, 单位包工人的吃。叔叔真好,进去一个阿姨更好。吃完还请我们看电视泡茶,我们当然非常感动然后拒绝了。外出嘛,很多时候要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为秀优越,我们特意把彪叫过来让他见见世面。晓银煮的面,晓悦洗的碗。在食堂我们吃了很久,由于面下的略多(事实上是我的主意),剩了一些,我就被吃了好几碗,然后,然后的事情就不记得了。(晓悦生日,不多吃点长寿面,反让我吃那么多干嘛)。
左图为吃饭的地方,右图为晓悦丝袜。网格的哦(不敢拍太清晰的) 我们回去后讨论了一下后一天的路线,大概是绕小坪森林公园逛一圈,从石降湖出去,然后去道地 小坪 庙村 然后找到澳溪溯溪而下 搭公交回去。当天晚上应该是所有外出睡的最舒服的一晚了,听着雨声,有 “画船听雨眠 ”的赶脚, 真的很杏花春雨江南。 古镇:迷路~~ 第二天醒来,,,,, 由于我鞋子湿了,全身都湿了,女王大人特赐我王靴洞洞鞋一双,彪大人特赐我弗仑斯潘大码抓绒衣一件。里面穿的还是彪的超大会服。只有一条那条牛仔丛林穿越裤是我的。逛公园 公园是不错的,幽静,没什么俗俗的旅游商业气息。路途上没什么好吃的,直接省略。到道地 小坪 庙村 半岭 都是很有特色 很古朴 比那什么脚踩脚 头挤头的乌镇神马的(还有渣渣的云水瑶) 多了。
图为石降湖,右图还是捡来的。 一路问当地人, 比较顺利的到了庙村,话说描述一下每次用闽南语问人的场景把,晓银上去问,我的台湾漳浦混合腔闽南语当地村民是不好懂的,但我可以听的懂他们的对话,彪只会一句“我跟你讲” 一直重复那句 晓银就要和迷惑的当地人解释他只会那句,我们走时候晓悦会讲一句蹩脚的“感谢”,彪还是我跟你讲,甄慧全过程干瞪着眼, 心想:会另外一门语言多好啊。
浮萍?水华?
这特别坑,我们跑到茶园里。照例对各种茶尖进行采摘和品尝,走的时候却杯具的发现右下角默默地躺着好几瓶农药,就在晓银后面。哭了,那瓶一路没喝的水瞬间漱口漱掉了一半。这件事再次告诉我们:人类有一天要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代价。 这一路基本上是上坡,到庙村500米海拔的样子.中间碰到一个传说中的情趣小湖,湖确实很漂亮,像一块湛蓝绿的祖母绿。在这里,彪拿出了晓悦的生日蛋糕,一小块提拉米苏(应该是这个名 字把),对于我们很足够了。
我们在庙村时问了好多本地人包括一个大叔 一个大妈 、一个大爷 、还有一群阿姨, 都无法很准确描述去澳溪的路。 问大妈时, 一群东西在叫,我说是狗咬狗,彪说是鹅,大妈淡定的说那是火鸡,那群火鸡很可爱呢, 下来的时候, 我叫一声, 全部的火鸡都跟着我叫。
那群阿姨说走大路向右拐, 路上一个分叉口时我们悲剧的走了小路, 从此在茶园里绕了2个多小时。只能宣告溯溪失败,回小坪,在庙村时遇到一群在建新房的工人,我们请求他们带我们一程,他们说要用私家车载我们但要50块,我们说30块,他们不干,还骗我们说车4点就走了(事实上是4点15分)。我们就愤怒的走了。事实证明,外面世界新东西给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带来都是唯利是图和 坑爹。
左上图是小坪 左下图为道地全景 右上图为去庙村的暗裂缝 我们一群人欢乐的跑下山,大约4点10分到乘车点,这是最后一班车了,不是一般的挤,彪是被车门挤上来的,我也挤在车门的位置。开门的时候尤其可怕,我只能爬上彪的身体,以防被挤扁。后来我爬上去坐在栏杆上,哈,到彪和晓悦依靠我了,按晓悦的说法就是他们就是两个吃奶的孩子。然后到同安了,我们去一家西北拉面店吃,吃完晓银回家了,我直接回翔安,彪帮我还装备,彪和晓悦还得开部长会和甄慧3人回岛了。 总结:我觉得我们第二天澳溪溯溪失败 也就是没找到澳溪 探出一条完整的路的原因主要有3点吧 一,小坪山上的地形实在是难以辨认,我们问了好几个老乡,我看老乡老是磨叽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可能他们也没走过, 不知道穿越去澳溪的路。 还有就是山上都差不多,没什么标注性的他们也讲不好 还有茶园这玩意充分的误导了我们,从庙村分出各个小路到茶园,还有一条是可以到澳溪(而我们恰恰错过了)茶园的结构是除了庙村通向茶园的小路,每个茶园都是封闭的没有通向其他的路 小路形成网状结构 我们就是在这些路里绕,坑爹的是茶园不会让你觉得没路,而是鼓励你在各小路之间绕。 二,还有雾。 也许是刚下雨还是个海拔长期有雾,雾导致了手机没信号,无法充分利用导航,还有没法看清稍远地方的地形和路。 三,还有就是我们探路意识不强喽,我中间有一段都是傻傻跟着晓银和彪走,主要是我没看旧的计划情况不是很清楚。事实上,路这玩意单靠导航不行单靠一辆个人也不靠谱靠地图就更坑爹。还有我们是不是太迷恋丛林穿越了,老是纠结在丛林里,事实上这种路探出来也是没意义的。比如从溪流旁过密竹林那块。 突然想起那个问题“协会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带来那么多,可我们为协会做了什么呢?” 好像有点答案了,协会不就是你们一个个徐妈人、 老人 、新人、 正在做事的人、 没有职务的人构成的么?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友情与热爱,我们的技术知识,我们的精神,不是有一个个徐妈人带来的么?所以真诚对待每个人,尽量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与人协作,向老人学东西,并传下去不也就是我们对这个协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部分么?我想,人是作为协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如果真的都能做到这些,事实上就已经给协会做了很多了。
也许
我以后会爬更更高的山 走更远的路 看更美的风景 但 永远也不会有这么一群人这么单纯的陪我一起爬山 走路 看风景 一起笑 一起做很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