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3

[与你远行] 202510.4-10.6哈巴西坡大环线抒情队记——刘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皮鞋 于 2025-10-20 17:17 编辑

登协.jpg


      2号晚饭的时候到丽江,办理入住的时候前台小姐姐说领队也刚刚到。晚饭本来想尝下鸡汤米线,结果一不小心走到了丽江古城里面,鼓乐喧天沸天震地,眼看要到晚上开会集合时间了于是就近吃了麦当劳中秋特别汉堡(怎么有种月饼的感觉)就回青旅了,青旅客厅光线昏暗但还是凭直觉和组织接头了,小明一把叫住我,然后就开始开会分物资了,原计划3号适应性徒步,但是一部分队友提前适应性活动了玉龙雪山和虎跳峡,显鹏队长遂宣布3号自由活动。由于我是第一次来云南,所以心里还是挺想去虎跳峡玉龙雪山看看的,我有点不好意思,小明提前去过了,给我推小程序看3号一早的班车,她为我的想法跃跃欲试(感激感恩我的帐友),然后刘佳听见了我的大声密谋,表示她也想去看看,张钧沛也跟随,显鹏队长也决定加入,于是我们四个人决定重启10.3适应性徒步的计划(在重装徒步前先走个虎跳峡,听着还挺累的)。
      3号一早吃完早餐出发,我背着重装包里装不下的杂物出发了(yes,宛如散步一般,没带吃的,就一瓶可乐和半杯水)。从茶马客栈出发,我们兴致勃勃浑身轻松,显鹏队长邀请我们在观景台上欣赏玉龙雪山足足欣赏了十分钟,中虎跳没什么爬升,一路上都是人,轻易不能变速(否则就会淹没在人海里看不见队友)。走到中午十二点多,在一处废弃的钢架观景台上我们开始吃午餐,张钧沛拿出了昨天晚上分配物资时的边角料和我分享,虽然他饿到前胸贴后背了但依然分了我小面包小饼干(好人),刘佳拿出她的备用物资士力架给了张钧沛,我们热烈讨论士力架有多甜多难吃多么难以下咽,转头张钧沛就拆开吃了半截,一边吃一边说“我真的太饿了,之后要是有玉米我一定要买一根(嚼嚼嚼)”,吃完午饭后继续出发。一路上厕所从2元到3元再到1元,可乐从8块到10块再到6块,价格的下载降意味着海拔开始下降了,然后我们一路猛下下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张老师客栈行程结束。回去的路上超级多车,往虎跳峡方向的车几乎没有挪动,司机带我们走省道没堵车回了丽江。
       回到丽江,大家一顿菌子聚餐,7点到店,8点开始吃饭,然后就回青旅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启程。
早上7点出发,天气晴朗,一路畅通,过了虎跳峡镇走一段就开始走山路了,山路陡峭得很,起初还是大弯道,到后面几乎变成Z字形弯道,司机大哥每拐一次弯就止不住说一句“哎呀怕死了”,有一段路陡到我们集体下车步行,后面回程换了一个年轻藏族小哥带我们冲另一条破烂山路(虽然也下车了但是没有步行)。
       总算到哈巴洛客栈了,但比预计晚了一个多小时,简单休整了一下就出发了。先是在盘山公路上走,刚起步的包不仅没有任何消耗还因为汗水变得更重了,我只一味地埋头走路,因为一停下就是疲惫,尽快让身体适应这个状态才行,走了二十分钟,翔屹在前面淡淡的来了一句“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起点了”,这是什么恐怖故事啊,这些爬升还不在今天的计划里,我的刘海湿透了在额透前面晃来晃去很影响视野(后悔忘带小皮筋,后面休息的时候刘佳借了我一根大皮筋,感恩)
然后就真的开始爬升了,哈巴西坡不愧是坡,一上来就是一个大坡,好在有昨天的热身,这些坡也不算长,就是很多而已(苦笑)。爬坡还是有用的,比如视野越来越开阔(苦笑),比如蚂蟥(苦笑)。起初我没有受到蚂蟥攻击,只是充当一个酒精与盐的传递机器,后面有一次休息的时候,林岚叫住我说脖子上有一只(大概是因为冲锋衣的颜色太鲜亮了)后面又在肚子上发现了一只,总归是体验了一把恶心。
       然后就是在森林里无休止走,回想起来还是颇为美妙的,只是后面晚上的路太让人impressive了,森林里的路记住的不多。哈巴西坡的森林里的植物是我走过的路线里最丰富的,橘色红色黄色白色的蘑菇,有的树皮像猪肉脯,有的树皮像飘带,随着深入,树枝上都挂着淡绿的蔓(回来查资料才知道是松萝,也叫树胡子,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只有没有污染的高原原始森林里才会有),后面在过大树干的时候,还碰到了长满青苔的头骨骨头。
走到海拔3900的时候头有点胀,停下来休息一下后面海拔继续上升也再没有特别的感觉了。走着走着就下雨了,但是对面山坡上有一片有阳光,我沉迷走路,山之泉在前面坡上冲我们大喊“快看!彩虹”,然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见彩虹从山谷里拔地而起,由于有雾气,也看不见头尾,彩虹就直直的在眼前,天哪,我从没如此近的接触如此巨大的彩虹,而且有两道,城市里的彩虹一般都在远处,细细的挂在天上,但是现在在面前,这种感觉都不能用magic形容,无法言说的奇妙。然后我录了一段视频,后面回看视频,没有震撼,但是视频里我的震撼是录下来了,这种感觉大概只能自己回味了吧。

———————————分割线—————————————


以下是矫情的抒情

       我想从第二天说起。(第一天在微信公众号发文了)

       收拾好出帐篷,大家还没起来,我和小敏在周围逛了逛,地上满是紫色小花,山坡上的马匹们已经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大哥倒腾着饲料的桶,屋顶烟囱的热气徐徐升起,大姐在门口架起盆,悠悠梳着头发。

       肚子空空的,昨天晚上吐过之后没有任何的不适,应该是过度疲劳导致的急性肠胃功能紊乱,我想。泡了燕麦片,热乎乎地喝完一扫昨天的疲惫,接着又把早餐quota全吃了。在我们不远处扎营的小哥已经收拾好帐篷准备出发了,他把帐篷扎在溪水边,他的队友在远处山坡上露营,说是为了早上能看日照金山,可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雾气很大,太阳刚刚冒出个头就被云雾摁回去了。大家陆续收拾好之后就正式开启今天的行程了。

       高原冻土的薄霜在初升的阳光下开始消融,一抬脚就是沼泽地,脚步落下,黄绿褐色苔藓之间的水纹应声碎裂,每一步都像踩在沉睡巨兽柔软的脊背上,背包随着脚步的节律把人往泥泞里拽,每一步都是试探,空气里都是登山杖的咔嗒声和脚步踩入水苔的咯吱声。晨雾尚未散尽,远处的山体掩映在灰白的纱幕里,风掠过苔原,海拔攀升,视野所及尽是灰黑色棱角分明的碎石,从山脊一路铺展而下,像一条凝固的瀑布。脚下是石头滑动的哗啦啦声,空气带来陌生的气息,我拉了拉冲锋衣的帽子,握着登山杖的手紧了紧,继续向前,每一步都更吃力了。队伍呈“之”字形迂回向上,登山杖在身前探路,双腿机械地向上登,一寸一寸地向上挪移。我们不再说话,节省着每一丝力气,只专注于眼前这一步,再下一步。

       终于,当脚踏上那道狭窄而坚硬的岩脊,整个世界在眼前豁然开朗,风是这里唯一的主宰,掠过耳膜,卷动每一个人的呼吸。卸下包,眼前的海子在雾气里影影绰绰,身后的碎石坡像一块疤痕,急促的心跳也只剩下胸腔的余韵。

       吃了点东西,我们接着出发。前方,是另一个山谷。

———————————分割线—————————————

       这次不太想拍照片和视频,不想总用一种旁观者视角去感受当下,但无论如何沉浸式感受,还是免不了拍一些照片,毕竟是现代人,太美了不可能不拍,不过这种拍照感觉很好,没有因为没拍到美景而懊恼。回来之后看大家拍的漂亮照片还是有点感慨,我在想,如何在记录和记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还是很重要的。
       我想拍山谷里升腾的云,想拍散落在草地上的羊群,我还想拍山坡上升起的月亮,头灯在晨曦里,我拍来拍去,结果发现拍出来的照片不及眼前的十分之一——垭口那棵山花椒在靠着雪山看着我,山谷里的海子在雾气里影影绰绰,阳光踩着风在黑海湖面上跳跃,马蹄绕着山脊,苔藓连着泥泞——我依然兴致勃勃地捧着手机回味,全然不觉得天空不上镜,太阳不明媚,岩石的褶皱不够清晰,因为我清楚,镜头无法捕捉大自然十分之一的美,我打开视频里的自己:腼腆地低头笑着向镜头问好,我意识到那时的局促是自卑的涟漪,而我现在终于懂得,“你和晨光一样,耀眼美丽”。


结尾.jpg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林那只头骨骨头有点瘆人

点评

应该不是人头吧,我还划拉了两下  发表于 4 天前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非凡,写的太好了,一脸崇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10-26 03:53 , Processed in 0.1861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