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y? 于 2014-8-31 16:38 编辑
2014南强骑行队媒体联络总结
媒体联络主要负责出征仪式、活动顺利完成、暑期活动报告会这三方面的媒体联系,尽可能多地邀请媒体来现场报道及后续稿件的刊登发布,这是要直接反馈给赞助商的资料,也是赞助商非常看重的方面。这次媒体联系是由我和亭毓一起联系的,两人各自联系一部分,常常是集中在一段时间特别忙,其他时间又没什么事,个人建议人手足够的话媒体联系至少三人会比较全面,其中一人主负责。
个人将媒体主要分成三类: 1、 户外类:这是赞助商最注重的一类,这类通常是不会来现场报道的,以网站论坛发帖为主,有很多专业户外资讯,是爱好户外人士的聚集地,想要由媒体发布信息有一定门槛。一般会考虑和主流网站谈合作,比如发布的照片有他们的旗帜。发布的信息要注意正确性,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否则丢人就丢大了。 2、 本地媒体:一是传统媒体电视、电台、杂志和报纸,但现在都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方式;二是新媒体驻厦门记者站,这是来现场报道最多的,传播人群也很广,这里要特别感谢柱子爷爷给的几个联系方式,应该提前都打过招呼,很热情顺利。今年的情况是电视台基本不会报道,有直言说电视台以报道官方新闻为主,学校方面的也是志愿者之类的专题,但不妨尝试,去年就来现场了。新媒体受众很广,而且迅速便捷,在后期活动过程中也能及时发布形成跟踪报道。 3、 学校类:这是今年没有联系的,个人觉得这方面主要涉及协会的校内影响力,协会的活动如果能够得到学校(包括学生和老师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会更进一步。比如厦青、厦大电台,可以找是其中一员的同学帮忙联系。有的人就是通过校内媒体了解到协会,知道暑期活动的进行,进而想要深入其中。再有就是外界针对大学生之类的网站媒体。 PS:网站投稿前一般要提前电联,这样发稿的机率比较高,有的是直接自己用账号在论坛发帖就好。还可以尝试联系活动当地的媒体,前年去年都有联系,今年偷懒了……软文的撰写和赞助照是技术活,要好好琢磨,基本太明显的赞助信息会被媒体直接过滤掉。
从时间分配上来看: 1、 准备工作:媒体联系方式一是去年留下来的和其他人给的,另外就要自己找了,每年情况都在变,基本各大门户网站都留有联系方式,但有的是总机号就要自己一个个打过去转接直到有具体人的联系方式了。网站之间有友情链接一下子可以找到很多。发给媒体的邮件可以提前编辑好,用对外模板,顺便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当做签名。 2、 出征仪式前两周:联系户外类及投稿网站,因为他们基本不存在到现场的时间调配问题,有的会寄一些旗帜什么的也需要时间。注意媒体联系方式和联系进度的记录。 3、 出征仪式前一周:开始打电话,以能到现场为主要目的。一般出征仪式会在周六日,这是记者比较忙的时候,太早联系他们也无法确认是否能出席,一般态度都是让你留下联系方式发相关资料过去看看(即使没这么说你也要记得发),很少有立即确定的(除了爷爷给的联系方式)。在活动开始前一两天要再次打电话过去确认是否到场及时间地点,即使自己来不了也要问问其他同事或者实习生能不能来,要主动问。如果运气好遇到对方恰好是厦大校友什么的就会轻松很多,一般都会很热情地帮忙的。 一开始打电话准备了一长串稿子,后来就直接脱稿自己说了,因为基本没人愿意听你吧啦吧啦介绍一长串,简化后就是——请问是XX记者吗?我是厦门大学登山协会的,我们暑期会有雪山骑行两个活动,X月X日会有一个出征仪式期待您的出席,愿意听下去的就会问哪座山骑哪,注意不是一口气说完的,中间会有停顿问答。手边备好笔纸,一般要记一下邮箱QQ什么的,不同人常用联系方式不一样,电联最直接,QQ微信也常见,邮箱用来广撒网。 4、 出征仪式结束:将写好的稿件照片打包发给媒体,注意时效性,当时自己忙得有些烦了,不够及时,其实也就发发邮件很快就解决了,稿件都是别人连夜赶出来的,千万不要一时惰性上来就耽搁了。 5、 活动结束:雪山和骑行结束的时间会有差异,要确定好人及时发布信息投稿,今年活动结束在成都浪了几天,回家才发的…… PS:注意随时整理汇总媒体报道的网址链接和截图,有的媒体不会来现场也不会回邮件反馈,但会发布稿件而且会被许多网站转载。即使当时无法来报道,保持联系也是不错的,指不定以后会合作了(真的发生了)。
总的来说媒体联络就是广撒网抓重点,不厌其烦抓住一切机会。虽然时不时犯个懒,事后又很内疚,刚得知被队长光荣选择了这个职务时,觉得压力山大,看到那么多号码就头大,后来一个个打过去也就还好,治疗拖延症的有效措施就是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着手开始做,而不是望着它发呆。期待活动报告会和小伙伴的再一次相聚~
队记: 还有一个副职队记,也是要写队记的……好吧,确实多几个会更加全面具体,倒也不是不喜欢,只是想着觉得工程浩大,而且向来觉得自己只适合写流水队记,就当是个全新的尝试吧!每天要及时记录,最好是随身一个小本子,除非记忆力如浩韬般好,否则晚上临睡就只记得吃饭睡觉骑车了。(插播,身为财务的黄彦每晚耗费大半脑力核对完账默默掏出小本子,幽幽冒出:“我还是队记啊……”自行脑补画面~)友情提醒,要用本子记!手机虽方便,可指不定你哪天手抖就清空了……传统工具还是有其长盛不衰的秘诀的,现在让我想想该怎样在丢失所有记录的情况下写完队记……关于队记构想,每日的记录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大家想起那段快乐的日子,看心情再加些番外吧,一方面也作为督促自己的动力。(想想就觉得好多好多……) BY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