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61|回复: 0

[社史陈列室] 六年,见到那朵雪莲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0 2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戴雨笛 于 2014-9-30 20:01 编辑

六年,见到那朵雪莲花

2000年,当厦大学生张宏宇从厦门骑着自行车,一直骑到可可西里时,谁也没想到,他在2002年发起创立的厦大学生登山协会在短短的6年,从海平面的厦门,爬山涉水,翻越了青藏高原的五座雪山。
山在哪里?山在那里!从2002年的初恋启孜峰、2003年、2004年的拜谒唐拉昂曲、2005年的拥抱桑丹康桑到2006年激情念青中央峰、07年守望姜桑拉姆,厦大登协的学子从没放弃对远方雪山的呼喊,他们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双脚从没停歇过。

一点成绩:
2002年3月16日,厦大登协成立,不经意间,他们创造了一个第一——福建省第一家学生登山社团。协会成立后三个月,正式组建厦大学生登山队,这是华东高校第一支学生登山队伍。7月7日,协会创始人张宏宇带着10名队员进藏,目标是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在西藏登山学校教练的帮助下,7名队员顺利登顶,其中包括三名女队员。那年似乎来得太顺利,登顶成功后,国内主要媒体纷纷报道,一下子,在南方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
2003年7月,张宏宇再任登山队长,12名队员进藏攀登海拨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这一次,老天爷在他们准备冲顶的当天,下起了雪,降起了大雾,未能登顶,登山队员安全撤回拉萨。
2004年8月,吴琪任登山队长,带领5名队员。原计划是攀登青海玉珠峰,后因变故,改为西藏唐拉昂曲峰。因山体突变,裂缝突出,登山队被迫回拉萨扛来梯子前进,后因再遇一大裂缝,无法往上行走,被迫撤回。
2005年8月,辛培明任登山队长,带领13名队员攀登海拔6590米的西藏桑丹康桑峰,准备充分,天公作美,8名队员成功登顶。为福建省民间登山团体中爬得最高的山峰。
2006年8月,罗昊任登山队长,带领14名队员攀登海拔7117米的西藏念青唐古拉中央峰
2007年8月,陈荣州任队长,带领12名队员攀登海拔6256米的西藏姜桑拉姆雪山
   在6次登雪山中,厦大登协从最早爬厦门周边的山到登真正的雪山,实现一个跨越;从第一年到现在,每年都去登一座雪山,留下一个好传统,也得到一些经验。

一些经验:
2002年,扫肓阶段
登山队创立初期,大家对登雪山概念,只有张宏宇一人之前到北大山鹰社取过经。第一年选山,在中国登协和西藏登山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确认了去爬启孜峰。当时,学校态度并不明朗,11名队员懵懵懂懂地进藏,找尼玛老师,找西藏登协,办手续,进山、登顶,一切都很顺利。这次登山活动,队员们全程参与,初步明白登雪山是什么概念,明白进山前的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有如何制定攀登计划选山等,算是进入初级扫肓阶段。
当年寒假(2003年1月),登协组织一批人马到北京进行冬训,主要进行冰坡行走和攀冰训练,为当年暑期登山做准备,此后,冬训以仅次于登山的最大活动每年固定下来。
2003年,建立一系列登山流程
选山:以西藏登山大会攀登过的山峰及北大、清华登山队登过的山峰为目标。于是选了当年五一刚作为登山大会的唐拉昂曲峰。
登山队员选拔:登协会员先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要包括为何想去登山,加入登山队后能做什么事,最后一条是家里意见如何。会员提出申请后,登协理事会研究讨论,并给每个申请人进行打分,分数包括出勤率,是否参加过冬训和马拉松等。然后根据登山队的分工,最终确认登山队员和候补队员。在集训过程中,若有登山队员因故退出,由候补队员替进登山队员。
登山队员分工:设队长一名,统筹大局,攀登队长负责收集攀登资料,指挥攀登过程。后勤队长负责后勤管理、采购等大量行政服务工作。技术队长负责培训讲解登山技术知识。装备队长负责管理登山队一切装备。队记负责登山队行程记载和后期加工。财务负责管理登山队一切帐务开支。队医负责登山过程中的一切人身安全。摄影摄像负责登山过程中的拍摄工作。其余人员相应列入一些队里。做到每人有事干。
后勤工作:根据往年的攀登流程及兄弟登山队登过该峰的情况,制定路上和山上的后勤计划,并分类采购。到拉萨后,根据攀登计划进行采购物资。
攀登计划:根据山峰情况,借鉴兄弟登山队的攀登过程,结合本队情况,拟定一个攀登计划,再与教练进行协商,最终敲定攀登行程。
拉萨期间:办理进山手续、联系教练(西藏登协、西藏登山学校)、租借装备、后勤采购、联系车辆进山。
选拔登顶队员:登山队在山上成立了一个临时理事会,一般由队长、攀登队长、资格较老的队员奇数组成,研究讨论登顶队员,选拨标准有三:一是个人对协会或登山队的贡献,二是登山结束后能否再服务协会,三是个人身体素质及山上表现。
登山结束后:所有队员不能脱队去玩,必须一起离开西藏,或直接回家回校。
2004年 更深层了解唐拉
这一年本来是要去攀登玉珠峰,后因变故未能去成,但也了解在青海登山的一些规则,避免以后再犯错误。
第一年去唐拉遇到气候问题,此次重返唐拉遇到裂缝问题,让大家学到更多的登山知识,同时,两次登顶失利,也让登山队更为理性。此外,两次攀登活动均留下翔实的资料,为以后兄弟登山队攀登唐拉提供有力的帮助。
2005年2006年2007年 获得更多锻炼
这两次的攀登,整个登山过程更为顺利,一些优良传统得以传承,渐成制度。
在赞助方面,越来越有针对性,经验在积累,赞助企业也在增加。
同时,与西藏登山界和兄弟登山队建立密切的联系。

一群好人:
为了一个雪山梦想,一群人每周固定训练两次,周末大小活动,还有魔鬼式的集训,也有人受伤过,但他们还是啃面包之苦,受转辗之累,穿闽赣,过鄂豫陕,转甘青,终抵西藏,从中国的最东南角到了西北的高原,从长大至今未看过雪到雪山脚下。一路过来,有笑声有歌声。
在雪山上,后勤队员早早起床为大家做了可口的饭菜,后勤队员也在雪中准备好了装备,队医忙前忙后盯瞩着……大家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好家庭里生活着。
这是在家庭里面。家庭外面,还有一大帮人在关心支持帮助登山队。
北大山鹰社及其它兄弟高校登山队,他们传授登山经验、帮忙采购装备,赠送后勤物资,提供无私的帮助。
西藏登协、西藏登山学校,每年都是他们派出最好的教练,给我们解决许多进山问题,并提供很多帮助。
极星户外、森洋、YESO、雪狼、高特、奥索卡……等一批公司提供无援的支助,为我们登山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新华社及福建地方媒体都不遗余力给登山队做宣传,关注登山队的进展和发展。
还有许多。。。

一批设备:
登山队创立初期,除了校团委留下一些包和帐篷外,其余算是登山用的装备几乎为零。第一年登山,登山队员每人一个军用大包,两人共穿一套冲锋衣裤和登山鞋,其余像帐篷、冰镐、冰爪、睡袋等装备都是租借的。
为了让登山队顺利成长,此后登山队制定不成文的规矩——集资买装备,每年每位登山队员要拿出几百元购买装备,装备在本次登山后归协会所有,供以后登山之用。
后来,随之赞助企业的加入,经过这五年的积累,登山队已拥有一些攀登7000米以下的装备了。这些是登山队的很大一笔财富。

一种精神:
就像当初为何会成立登山协会一样,登山协会的出现,目的就是想证明厦大浪漫、温馨,但决不安逸。这五年的发展,协会已做到了,在学校近百个社团中,它已脱颖而出,并改变厦大学生的面貌。
吃苦耐劳:每周两次常规训练,魔鬼集训,全程马拉松,攀登雪山,在很多时候,登山队员被认为是一种自虐,但这恰恰是登山队员能吃苦耐劳的表现。
勇于挑战:从第一年成立就组队攀登雪山到后来每年一座雪山,登山队员从未放弃追求,也从不甘于平凡,一次次接受严峻的挑战。
团结友爱:面对大自然,每个人的心是最纯的,登山队员不管是在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即使有的队员毕业离校了,仍然关心关注着登山队,这种感情不可磨灭。
安全环保: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去登雪山是一件很疯狂的行为,但对于登山队来讲,从一创立开始就制定安全第一的原则。不管是何活动,登山队都是以探险的心态,而不是冒险。登山队也严格自律,坚持不做不环保、浪费的活动,而是时怀环保的心做好身边的事。

六年一小步,也是一个坎。
我们梳理登山队走过的五年,是为了更好总结经验,从而让协会走得更健康更长远。
未来,登山队的方向在哪?怎么做?这些都需要新一代登山队员思考的问题。
希望有更多人热爱大自然、触摸雪山。
山会与你们同在!


附:历届登山队员
2002年攀登启孜峰队员(11名)
张宏宇(队长)、杨锋伟(摄影)、尹涌(装备)、李艳华(后勤、公关)、吴 琪(后勤)、马慧梅(后勤、会计)、洪伊娜(队医)、鲍凡露(装备)、陈小尝(通讯)、冀凌杰(摄像)、陈 晔(队记)
2003年攀登唐拉昂曲(12名)
张宏宇(队长)、杨锋伟(技术)、苏荣钦(后勤)、柱子(宣传外联)、崔小逖(装备)、辛培明(技术)、陈文水(摄像)、王永赞(后勤)、罗谦(后勤)、袁绚(后勤、会计)、高婧姝(队医)、李夏茜(队记)
2004年攀登唐拉昂曲(6名)
吴琪(队长)、吕迎阳(技术)、朱良才(装备)、宋歌(队医)、林尧(队记)、李睿敏(装备)
2005年攀登桑丹康桑(14名)
辛培明(队长)、苏荣钦(攀登队长)、柱子(宣传)崔小逖(技术)、罗昊(后勤)、魏东(装备)、曹虎林(摄影)、黄可敏(后勤)、张淼(队记)、闫旭(装备)、贺婷婷(队记)、苏燕滨(会计)、陈美琼(队医)
2006年攀登念青唐古拉中央峰(15名)
罗昊(队长)、辛培明(攀登队长)、张淼(后勤)、杨锋伟(摄像)、崔小逖(装备)、曹虎林(装备)、贺婷婷(后勤)、牛静(后勤)、陈荣州(技术)、吕朝彪(装备)、杨兴昊(后勤)、门琦伟(队记)谢舒航(后勤)、胡蕾(会计)、游晓蕾(后勤)
2007年攀登姜桑拉姆峰(12名)
陈荣州(队长)、杨兴昊(后勤)、陈富强(装备)、戴伟娟(队记)、陈婷(大厨)、高永辉(装备)、叶鹰英(队医)、李鑫(摄影)、马莹莹(财务)、张明明(队记)、包士雄(公关)、黄鸿辉(队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4-25 21:35 , Processed in 0.1516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