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食品总结 小歪 本次火车食品的预算为918~1122元之间,大部队在广州和厦门共进行2次采购,共花费381.47元,前站共花费98.3元,共计479.77元,在预算之内。 大部队这次的火车食品相比以往有些太过‘奢侈’,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那些赠品吧,谢谢你们。 我做的具体的事情如下:1.了解我们的火车班次,对我们何时到达哪站了然于心。2.制定火车食品计划,包括食品安排及食品采购计划3.在火车上安排队员的三餐,这当然是最重要的了,毕竟火车食品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队员们在火车上能吃得好,保持良好的状态进山。下面就一件件具体说下。 第一件很简单~百度之。情况如下:K298/K299空调快速 厦门 厦门 17:13 广州东07:23,T264/T265 广州 拉萨 空调特快 广州 13:07 拉萨 21:00.这就是安排顿数的参考啦。 第二件事非常重要,古人云,不预则废,像雪山这样的大型活动更是如此。一份完备的计划是以后行动的重要参考。我觉得,一份好的计划要考量3个方面,首先参考以往的资料,其次是依据本次的攀登计划和预算,最后是队员们的具体情况。 在参考资料上,这次我主要参考的是去年学姐在火车上的安排,受益匪浅。诸如多安排水果,要安排守夜食品,这些是我原先未想到的。我觉得我在借鉴别人上还是做得不够的,其实还可以看看别校的报告书或其他资料的,还有我做计划的时候很少和别人讨论,或许是个人原因吧,希望后人们在做计划(不仅是火车的)时能多听听老队员的意见,多与队员们讨论,多去看看那些资料,我想一定会受益的吧。当然,凡事有度,该自己决定的就要去决定。 依据攀登计划和预算对火车食品而言就是我的计划不能超支,这是很基本的,当然也是不可违背的。XUMA的节约原则第一句就是能省则省。在保证需求的基础上务必节俭,我想这是应该的。也不要觉得预算还很多就浪费起来,我们不需要把钱花的那么正好嘛。关于怎样算满足需要,什么是必须的,量应该多少,这些就得自己决定。 队员的具体情况,对食品而言,就是每个人的喜好了。就拿这次的火车食品来说。我那时计划的是泡面,但新华都赞助的是过桥米线,结果很多人吃得肠胃不舒服,严重影响队员状态。这也是做计划时就必须考虑的 第三件事有一点繁琐,但就是职责所在了。什么时候该吃什么量是多少一定要了然于心。按照计划。我会在下面贴我的安排计划和实际执行计划。我的实际安排基本按照计划,对于有差异的部分主要以下原因:1.在上火车那天,送行的会员们送了很多食品,包括火腿,甜点等。这是计划那部分所没有的,所以实际的比计划丰富了很多。当然,计划的量还是应当足够的,不要想着会有人送,因为这个量很难确定。2.本来计划在广州采购大饼,大面包和炸馒头,但时间紧迫(早上到达 中午火车),于是就选择买了沙琪玛等替代。有时需要寻找一些的替代品,譬如没有面包,诸如沙琪玛,蛋黄派的糕点也可以替代,要保证量就对了。3.关于计划没有的牛奶之类的许多商品,是因为我们去了广州超市,发现牛奶特价,性价比很高,而且队员普遍都喜欢。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改变原计划,事实证明效果很好。计划是可以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在那些原则的约束下. 以上就是我所做的一些事,当然我觉得还有一些事应在我的责任范围内:诸如统计赠送物资,这件事在火车上是璐姐做的,统计完之后,她把属于山上本营使用的,属于行动食品,还有可作为火车食品的都分袋装好了,我觉得这样很有必要,也非常好。但分装完之后,责任就不明确了,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每袋。我觉得这时候,我有责任把每个袋子标号记录,然后分给专人保管。这样不仅东西会很有序,而且大家责任明确,不容易丢东西,自己对火车上有哪些可安排的食品也会心中有数,达到物资的有效利用。 接下来就是一些经验教训,以鉴后人。 经验篇: 1.火车上比较容易上火,不要餐餐都吃泡面,队员要崩溃的。可以安排一些糕点类的作为主食。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预算内尽量多一些。还可以让队医安排降火茶 2.最后一天队员们可能会反应的很厉害,那时候基本上不想吃东西。尽量安排一些流质的食物如八宝粥。如果实在不想吃就算了,多去打些水,他们很需要 3.每顿最好都能安排淀粉类的作为主食,去高原最好多摄入碳水化合物。虽然沙琪玛,蛋黄派算是主食,但相比于面包,馒头,更像是零食了,很容易饿 教训篇: 真是惨痛,本次最大的失败是丢了东西,而且还很多。其原因就是我上述所说的责任不明。当时从广州换车拉萨时也检查车上了,结果没发现落东西,等到了拉萨统计的时候发现行动食品那一袋不见了。还有一个箱子,装罐头的。倘使在分装完后就明确责任,我想这样的事是断然不会发生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8 11:06:37编辑过] 表1火车食品实际采购情况(前站) 表2 前站的火车食品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