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点的问题。这次技术组计划在起点设置一个,后山的入口出口设两个点。但是今年地图上有个点没修改,所以我们除了在地图上标的地方设点之外,又增设了一个医疗点在靠近南区一端的口上。流动医疗以后可以不用设置,注意在打点卡上写好电话,要求参赛人员直接打现场电话就好。如果不是严重的伤一般人都会坚持到医疗点,较严重的话就要医疗组和现场的人多去一点。后山两个点,每组两个人就够了,终点需要多几个人,有可能会好几个人同时需要送去就医。这次终点的人员只有一个,很不够用。 2.饮水的问题。医疗点最大的作用貌似是供水啊,汗……大概需要一个点准备一桶水吧,或者真的可以用保温瓶装水,还是热的,对运动员身体也好,又节约,为什么一定要觉得这样没形象呢?医疗点的人要严格限制参赛者饮水,不能大口喝,不能喝太多,最多半杯就行了,剧烈运动过程中本来就不适合大量补水。 3.安全的问题。这次出了几起流血事故,有的还挺严重。出事故之后的善后,我们一般还是全额出医药费吧,这次也是。还有送伤者去医院的同学要时时了解一下情况,直到伤者好转,还要经常在部长会里说一下情况。 药品:红花油 2瓶(外伤可用,包括流血不止的情况) 云南白药 1瓶 酒精 1瓶(消毒效果较双氧水好,推荐) 双氧水 2瓶 绿药膏 (蚊虫叮咬,烧烫伤) 风油精(蚊虫叮咬,提神) 藿香正气液(剧烈运动中出现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氯霉素滴眼液(眼睛进异物) 纱布 绷带 棉签 脱脂棉 创可贴 酒精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