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64|回复: 5

[技术讨论]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斌斌 于 2015-2-9 00:18 编辑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2015爱颠峰攀冰培训笔记
时间:2015年1月25号晚上7点到1月28号下午4点
地点:北京密云县桃源仙谷景区
内容:Safer andFaster、攀爬技术、攀冰风险管理、冰坡行走、装备、保护站。
今年爱颠峰的高校户外社团攀冰培训刚好在学校放假前,参加了其中2天的培训,第一天进行攀爬技术、攀冰风险管理、冰坡行走、装备的学习,第二天主要是攀爬技巧练习,第三天的内容是保护站的学习与实践。爱巅峰学校“safer and faster”的理念贯穿着攀登的过程;攀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一定积累,据此攀登者形成判断和决定,就是孙斌讲的“数据库”。

【课程核心:Safer and Faster】
更安全,更高效: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高效,更高效也意味着更安全 ,如装备放置时扁带用主锁斜挂在身上,先锋时将冰锥按顺序排列等。
【攀爬技术】
镐法:
1.      握法:握住镐柄最末端
2.      位置:面部的左上方或者右上方,避免在面部正前方,防止落冰砸到面部以及拔镐时砸到面部;冰面凹陷处。
3.      角度:冰镐垂直入冰,大臂、小臂、冰镐在同一平面。
4.      动作:大臂带动小臂,肘部略高于肩,入冰前抖手腕(加速度),入冰时放松手腕。
脚法:
1.      勾脚跟,使前齿垂直入冰,同时第2排前齿提供支撑,后脚踝相对锁死,比较节省小腿力量的同时控制力也会更好;两脚正对冰壁,避免外八(视具体情况而定)。
2.      脚尖到冰壁10厘米的发力距离安全性完全够,提高效率和脚的控制力。
3.      “挤”进冰面,避免太用力踢冰,容易踢碎冰面,踢伤脚趾,入冰后用脚跟保持脚的稳定性,避免晃动,踢进去就像粘住一样。
移动(一镐两步or一镐两脚):
平衡——不平衡——平衡
1. 平衡:两脚水平分开略宽于肩,两腿伸直,腰部贴近冰壁,上半身稍向后仰使重量落在两脚上,手握镐只起固定和平衡作用;一只镐位于两脚的中垂线上,镐头约与肩同高;构成等腰三角形。
2. 不平衡:挥另一只镐,两镐相距一个肩宽,上脚时手臂伸直,臀部外顶,先踢异侧脚(与上方的镐相对的异侧),移重心到异侧脚,上另外一只脚(两脚同样水平分开),同时站起双脚。
攀爬中注意的问题:
1.      提高攀爬效率,挥镐时手臂打直,砸镐时位置不要太低,每脚上升的距离也不要太小。
2.      挥完镐不要着急上脚,先打直手臂,然后把下面的镐拔松,之后再上脚,上完脚直接拔镐出手砸镐。
3.      一镐两步脚没踢稳可再补两步,不太影响攀爬效率,直至形成稳定的三角形。
4.      翻鼓包时避免上高脚,镐不要砸太远,容易看不到自己的脚,要保证手打直时能看到自己的脚;砸完一镐小碎步上去后再砸一镐(类似两镐两步);先锋时可在翻鼓包前打个冰锥(危险地形)。
其他练习方法:
单镐(挥镐稳定性、上脚)、无镐(踢冰稳定性、重心转移)、连爬(耐力)、减少挥镐次数(效率&准确性、打锥(先锋)、负重攀爬(阻力);挥镐和踢冰分开练习。

【攀冰风险管理】
风险值=固有风险*时间
落冰及应对:
冰壁崩塌(应对:选择合适的时节);落冰(应对:1.攀爬者砸镐时尽量避免在正上方;落冰时大声提醒2.保护员合理站位、走位,远离冰壁)。
低温冻伤及应对:
穿衣(应对:一定携带一定量的备用衣物,特别是手套、袜子);行走节奏(应对:长时间行军前衣物调整至微凉)。
锐器伤害及应对:
冰爪(应对:齿朝下放);冰镐(应对:拔镐在腰际)。
摔倒及应对:
冰爪(应对:绑紧,推荐卡式);鞋带(应对:收好鞋带,打的节放在鞋外侧,鞋内侧清理干净,走路及攀爬时两脚避免靠太近)。

【冰坡行走】
法式技术(全齿技术):
下坡,两脚平行,全齿垂直冰面入冰,跺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跺脚、膝盖弯曲程度和坡度有关)。
上坡,两脚外八,全齿垂直冰面入冰,跺脚,身体稍前倾(两脚外八、跺脚程度和坡度有关)。
德式技术(前齿技术):
参照【攀爬技术】脚法
混合步:
根据具体地形和体力情况使用混合步,既能稳定上升又能得到一定休息。
之字型:
交叉步:
上升时两脚平行斜向坡下,之字形行进。
【装备】
装备选择:
原则(递减)
安全(保暖,坚固,稳定)>效率(舒适,重量体积,穿脱方便程度)>品牌、外观、价格
判断基础
根据要进行的攀登活动的特点、要求进行,如地形=路线、攀爬方式、气候等;深入了解装备,如结构、性能、参数、材料、设计特点等;安全、高效原则下兼顾品牌、外观。
装备介绍:
1.      技术装备符合CE和UIAA标准
2.      购买高山靴最好在下午试鞋,远离油污,不要火烤,用完后用清水清洗,晾干。
3.      安全带的装备环承重仅有5KG,背后的地保环也避免承重太多。
4.      头盔护住前额,测试是否戴好头盔可空开下颚调节器,前后摇晃头盔不会脱落。
5.      绳索由内芯和外芯构成,内芯承重,外芯起保护作用。动力绳的延展性比静力绳好很多。动力绳还分为单绳,半绳,双绳,双绳必须同时使用。
6.      冲坠稀疏=坠落距离/有效保护绳索长度
7.      22厘米长的冰锥可承受的最大强度为10KN,黑色挂片的冰锥易吸热脱落;冰锥保养和携带时要注意前齿、螺纹和内壁,即使清空管内冰屑,敲击清除冰屑时不能伤及螺纹和前齿;不能用金属清洁内壁。
8.      一般情况,大锁纵向受力>20KN,横向受力>7KN,开门受力>7KN,只有标记H的大锁才能用做意大利半扣。
9.      八字环适用于各种直径绳索,在绳较硬或结冰时仍较易操作,但较重且易拧绳;ATC较轻且不会拧绳,但对绳索直径有严格要求,且在绳较硬或结冰时不易操作。
【保护站】
1.     保护站安全系数:SF=F/f
F:保护站强度,f:攀爬者对保护站的冲击力
SF越大越安全,但实际上很难把它们量化,只能尽可能增大F或者减少f
方法:
a.     增大F:保护点,在冰况好的地方打冰锥、用长冰锥、头朝下打锥;保护站:增加保护点个数。
b.     减小f:保护点,使用缓冲扁带、使用细绳;保护站,用动力绳做站。
2.     木桶原理:保护系统的安全强度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为提高安全系数要着重提高保护站中打入冰锥的强度。
方法:
a.     冰况良好
b.     角度,冰锥头朝下与水平面成10度强度最大,但随着时间强度递减快。所以,先锋头朝下,保护站头朝上。(登山技巧:上冰锥保护点第一个人不拉绳上升,检查后其余人拉绳上升)
c.     冰锥长度,冰锥打入外露2厘米可以用,超过2厘米换锥。
d.     保护站(两根锥),两锥间距30厘米以上,角度为0度。
3.     冰洞:19厘米以上冰锥1根,60厘米辅绳,冰洞勾;在腰间打,方便利用身体力量发力,先左手后右手,第一个洞打好后可插入冰洞勾作为打第二个冰锥的方向参照,打完记得测试(注意:放绳时绳子长度,打绳尾结;主绳穿过冰洞绳后先装下降器再解自己身上八字,下降器不要装在错误绳子上;装抓结时绳套至始至终都不需要从锁里拿出来?)。
4.     保护站两种均衡的方法:
a.  动态平衡(magic X)简单高效,但每个保护点都要足够牢固,一个保护点失效产生的冲坠会对另一个保护点造成很大的影响,适用于多段攀登。(独立均衡有富余)
b.  静态平衡(5米长绳)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均衡,但一个保护点失效不会对整个保护站构成太大威胁,适用于下降、顶绳攀爬等。

附:
1.应带个人装备:头盔、安全带、高山靴、冰爪、铁锁3把、扁带或绳套2条、保护器1个、小冰镐1对(每个社团至少1对)
2.交通:a.公共交通:东直门公交枢纽站乘坐980在密云鼓楼站下车,然后租小面包到达桃源仙谷景区门口的星月农家客店。b.自驾:以“星月农家客店(密云县石城镇)”为目的地进行导航。
3.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png
发表于 2015-2-9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去!
发表于 2015-2-9 16: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搞得直观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9: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斌斌 于 2015-2-26 19:15 编辑

“顶绳”架设上升下降路绳(2015冬训、聚仙瀑)
所需装备:50米路绳至少2捆、冰锥6根、主锁6把(其他:安全带、头盔、上升器、ATC、牛尾1套)

步骤:
1、 穿戴装备
安全带、头盔、上升器、ATC、牛尾1套按照上升下降操作穿戴好;冰锥放置于冰锥扣,主锁放置于装备环,路绳背在身上(先上包)。
2、 连接保护点
布林结连接路绳与树干
3、 下降
ATC下降至①号锥位置,ATC上打结制动住。
4、 拧锥
拧入①、②、③号锥,各扣上1把主锁。
5、架绳
路绳用猪蹄扣扣入①号主锁,取出身上路绳,八字结连接两条路绳,放绳直至平地,扣入②号主锁,再扣入①号主锁,再扣入③号主锁;过结点,拧入④、⑤、⑥号锥,扣锁;路绳用猪蹄扣扣入④号主锁,再扣入⑤号主锁,再扣入⑥号主锁
6、 调整绳距
7、 检查冰锥、主锁

用法:中间上,两边下(即4125or4136)。

注意事项:
1、 冰壁危险,靠近必须佩戴头盔。
2、 观察员必须有保护
3、 推完上升器拉一下(绳子冻住可能使上升器失效)

附:示意图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gif

$A[(M4}T6@0%{)X3]O`C8NB.png
发表于 2015-3-1 12: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1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总结 但是起点略高 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4-25 23:14 , Processed in 0.1357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