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训 褚橙橙技术总结
有时候觉得对冬训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但再看了辰祥和吴凡的队记,感觉冬训的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出来。 在天仙瀑练习小冰坡、大冰坡、攀冰,在东灵山练习营地生活、滑坠制动、结组。 小冰坡主要练习法式、德式、混合式、之字形步伐和下坡。法式又叫平步式,适用于较缓的冰坡,脚掌和冰面平行,使冰爪基本上每个点都入冰;脚有一个往下跺脚的感觉,双脚稍稍外八,角度需要自己尝试和感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当你觉得在某一个外八角度站立的时候比较省力,那你基本可以以这个角度为中心,再根据具体的坡度来微调外八程度了。外八不需要太夸张,我一开始外八的时候双脚快成一条线了,也没觉得省力,只听到身后飘来雨笛的一句“我靠,韧带真好……”。德式又叫前踢式,适用于陡坡,不同于法式的全齿入冰,德式通过前齿和第一排齿来入冰、固定,踢冰时脚要直直的踢入冰面、不要外八或内八,这样才能保证左右两边的齿都入冰;踢冰时脚尖要稍稍上翘,这样第一排齿才能入冰让整体更加稳固,另外,脚尖上翘也起到了保护脚趾的作用;双脚要拉开点距离,肩宽差不多,保持平衡的同时也避免冰爪划破裤子;踢冰时大腿不动,小腿摆动、发力,入冰后脚跟不要动,避免松动。混合式则介于法式和德式之间,适用于较陡但又不是特别陡的坡度,一脚法式一脚德式;之字形也要全齿入冰,背对冰坡,双脚交叉变化行进,身体在平衡和不平衡间变换,此外还需要利用大冰镐,一镐两步;举个例子:背对着站在冰坡上,冰镐朝前进方向砸入,身体重心转移到靠近冰镐的那侧脚上(比如右脚),然后左脚交叉跨到右边,全齿入冰踩稳,重心逐渐转移到左脚,然后右脚再往前进方向跨出,恢复站立时候的正常姿势,再砸镐、交叉步、转移重心这样循环;通过走之字形行进,这就和平时上坡走之字形是一样的道理,走的时候太平缓会延长行进时间,太陡会不平稳,路线视情况而定。下坡也是全齿入冰向下跺脚的感觉,身体不要前倾,稍稍后仰或者挺直,小步走,降低重心,坡度越陡重心越低,用“121、121”的节奏稳步走比较好,不要向前冲,稳住才是真功夫。
大冰坡练习上升下降。安全带穿好、反扣,其他装备准备完毕,和教练确认后准备开始。将上升器扣在路绳上,试力,副保扣在上升器上端的小孔中,反拧半圈,防止冻住。步伐视冰坡坡度选择法式、德式、混合式。上升器大概离节点还有20cm左右就不要继续往上推了,防止把冰锥弄松动。蹲下或单膝跪地,冰面有水的话就不要单膝跪地了,很冷。副保解下扣在节点,试力,同样需要反拧半圈,将受力转移到副保上,解开上升器扣到下一段路绳,转移受力,解下副保扣在上升器前端小孔,以此循环。下降时,解下副保扣在节点,试力,受力转移到副保上,如果不影响操作,建议先不解开上升器,多一层保护。操作八字环和主锁时想好再操作,动作要快,避免八字环掉落,制动端向下,各条绳子要理清,不要缠住。确认后将制动端向上提,将受力转移到下降的路绳上,依次解开上升器、副保,副保扣在八字环前端的路绳上,准备好后身体后倾,制动端的手放在腰后比较好控制,边下降边确认身后地形。过节点时先解下副保扣在节点,试力,将下一段路绳套好在八字环上,受力转移,确认后解下副保扣在路绳上,以此循环。 攀冰既要用到前一天冰坡练习的步伐,也要用到平日攀岩的技术,完全新接触的是小冰镐。上攀前和保护员相互确认检查。攀冰有一镐一步和一镐两步,前者比较适合入门使用,也比较稳妥。手腕穿过辅绳,握住镐尾,挥镐时不要左右摇晃,大臂带动小臂,接近冰面时利用手腕的力量,之后轻握镐尾,防震,让冰镐自由砸入。砸镐时两镐高度大致相同,两臂打直,臀部外翘,其中一只脚踢冰上攀,踩稳后另一只脚屈膝踢冰,双脚达到水平线后拉住冰镐站立起来,再继续向上砸镐,以此循环。两镐、两脚均需与肩同宽,步伐大多是德式,要领和之前说的一样。砸冰掉落的时候要大呼“冰”,让下方的保护员有个准备。个人感触比较深的是,砸冰其实不需要特别特别用力,攀冰不是单单靠拉冰镐拉上去的,和攀岩一样,脚才是主力。我还是比较胆小,砸镐特别卖力,经常砸很多镐,然后也经常拔不出来,踢冰也很不相信自己的脚,其实有时候冰镐只需要挂住就好了。拔冰镐时上下晃动,不要左右摇,避免鹤嘴变形,实在拔不动就用手掌推镐头,然后再握住镐头向上拔。于我,整个冬训中攀冰是最需要勇气的。
在东灵山,除了搭建帐篷,还要自己生火烧水煮泡面,每个帐篷像个小家。大概的营地建设要领大家都在集训的时候学习了,想提醒的是,注意分工,男生在搭外帐拉防风绳的时候女生可以在帐内铺地席、防潮垫、展开睡袋。效率高了,当别人才入帐的时候你们就已经烧好开水准备下泡面了。帐篷袋、帐杆袋等细小的物件要及时塞入帐篷侧带,生火时记得戴手套,防止烫伤烧伤。放炉头gas的地方要弄平整,天气太冷,脱掉手套捂住gas或者将gas放在盛着温水的锅里,火力立马增大。化雪水的时候先倒点水,再慢慢的舀雪进去化,不然会糊掉。睡觉的时候可以把能塞的都塞在睡袋里,衣物不用说,鞋子鞋垫也可以放进去,拍干净鞋底的雪和泥土就好了。东灵山比较冷,衣服塞进去可以铺在身下一些,真的会冻伤的,比如我的大腿就长冻疮了……晚上睡觉把水都放在两个睡袋之间,防止冻成冰块。第二天起床先烧水再收拾其他东西,效率高些,这些都是跟细心的雨笛学的。这些需要集体一起做的事,见缝插针,别闲着就好。
滑坠制动,就像斌哥说的,对自己狠一点、果断一点。行走时手握镐随时呈现滑坠时握镐的姿势。滑坠时手要握紧镐,四个姿势制动最后均要呈现头朝上、面朝下。制动砸镐时臀部微翘,双膝触地,像腹背后仰那样的动作把上半身挺起来再狠狠砸下去。穿了冰爪的情况下双脚要抬高,避免冰爪卡住冰面进而使整个人发生翻转。
结组,由同一条路绳上所有队员来承担路绳上每个队员的危险。2-4人较合适,头尾安排经验较丰富的队员,每段路绳的距离一般为5米较合适,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调整。头尾队员要负责收绳,事先要理清路绳,再编八将路绳连接到安全带上,路绳盘好后斜跨在肩上,主锁扣住称人结连接到安全带上,注意调整各段绳子的距离,使得安全带受力而非盘在身上的路绳。中间队员只需要打蝴蝶结、用主锁把路绳和安全带连接起来即可,必要时也需要盘绳缩短队员间路绳距离。行走时注意间隔,不要让绳子拖在地上。假如不幸发生滑坠,其他队员要及时制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大家相互照顾。
絮絮叨叨写了这些,感觉学到的东西虽然很多,但目前仍停留在皮毛。回来再细看了一次冬训手册,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手册上都有写到,后续自己也应该多找资料学习。集训时训练的东西自己多练习熟练,考试周有段时间没有再温故,之后也只是在脑子里回想了几次操作,冬训实操的时候虽然挺顺利的想起来了,但毕竟没有再实际练习,心还是虚的,不确定是否正确,所以还是好好听老人的话,多看手册、多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