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36|回复: 0

[2016年冬训] 林艺斌的2016年冬训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8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NZ 于 2016-2-17 13:17 编辑

一、个人总结


今年冬训的地点在是四川,分别在双桥沟和四姑娘山大峰(海子沟)。双桥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海拔3000米左右,是国内外著名的攀冰圣地,根据小拓和何川的攀冰路书记载,有大概30个左右的野外自然冰壁。由于期末考试比较早结束,我和陈荔提前大部队4天左右到双桥沟,住在沟内书记家(苏三,联系电话:139-9040-1944),一天100,学生价80,包早晚餐和住宿,早餐馒头、稀饭、咸菜、鸡蛋,午餐自带行动食品,晚餐一般8菜1汤。住的地方有电热毯,晚上也有烤火的地方,相比北京冬训,条件算非常好了。大部队还没到的几天,我和陈荔跟成都的几个朋友一起去攀冰,3天分别去了木梯子、黄白龙、五色冰瀑,其中1天休息。还顺便去看了白岩沟、撵鱼坝,最后和星志确定下来撵鱼坝作为双桥沟3天训练的地点,木梯子作为备选地点。

这里主要介绍撵鱼坝, 从书记家出发,半个小时车程。1辆车来回100,可坐6个人,车提前一晚上跟三哥讲,回去提前给司机打电话,就可以。下车后徒步15分钟左右可到冰壁底下。撵鱼坝冰瀑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冰壁,可同时挂5-7条30米长的线路,主要用来练习攀冰。冰壁底下打保护的地方比较宽敞、平整。下部分为冰坡,可用做训练的冰坡有约100米长,上陡下缓。上面50米可以练习上升下降过结点,下面50米可以练习冰坡行走。冰坡平台比较多,发生长距离滑坠风险较小,比较适合新队员练习冰坡行走。总结来说,撵鱼坝冰瀑比较适合我们这样的大队伍进行初级攀冰培训。

1月18号下午4点左右,冬训大部队抵达双桥沟,入住书记家。除了李余有点高反外,其他人状态好像都还不错。一起入住的还有重大飞鸟的同学。我们的人略多,分两批住了下来。晚饭后,老队员先开了个会,把第一天的训练安排、部分装备的租借、包车、后勤安排确定了下来。训练地点最终确定在撵鱼坝,之后有跟重大、西南交大沟通了场地,避免撞车。他们也是比较客气的,知道我们3天都去撵鱼坝,有抱怨了一下,但也没有说什么,大家还是比较有商量的。之前祺望就有叫我帮忙租借部分装备,刚好领攀登山学校的双桥沟大本营也设在书记家,于是就找三哥,联系刘兴,谈好租借物品清单和租金。租金不算贵,1双高山靴40一天,1双冰爪20一天。如果租一套攀冰装备的话是125一天,内涵高山靴、冰爪、安全带、头盔,动力绳不租借。第一天,我们应该是沟里最早的,天还没亮,6个老队员6:20吃早餐,6:35左右出发挂绳,7:30左右天亮,大部队7:50出发。沟里的习惯是8点吃早餐,我们提早可以多爬几趟,虽然这个时候不算沟里攀冰的最旺季,但占场地还是有点必要的。

加上教练,第一天先出发挂绳的老队员有教练、星志、祺望、翔宇、晓银和我。7:15左右到冰壁底下,次顿教练先锋挂绳,我给他打保护。只带了2条动力绳,分别是一捆60米红色动力绳,和一捆30米体育部动力绳。体育部的绳子比较粗,不好抽,但还是可以用的,能蹭就蹭。挂了三条线,长度比较尴尬,分别为10,20,15左右,高度偏低。星志带着其他老队员去挂上升下降过结点的绳子。第一天我被安排在冰壁,挂好绳,新队员差不多就到了,然后就一直打保护了,,可能是休息的比较好的原因,新队员的训练积极性普遍比较高,一天下来,最多的好像是庭江爬了大概11趟。下午4:20左右开始收绳,我收左边10米的一条,教练收右边2条,第一次打冰洞下降,非常开心。当晚回去又找三哥联系一个攀冰的朋友借了一条60米的动力绳,租金100。第二天,我挂绳,晓银给我保护。第一趟先带了两捆60米的绳子,把右边的两条挂好,下来后又solo上去(坡度比较缓),把那条10米的线挂好,这条线主要用来给老队员练习先锋挂绳。今天是B组的新队员攀冰,志婷爬的不错。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了攀冰的建站、拆站,下午李余、祺望、星志分别进行了练习,基本掌握了该技术。4:30左右开始拆站,早上先锋挂绳体力消耗比较大,又打了一天保护,磨蹭了一会才把保护站拆下来,司机山下等了有一会。原计划在双桥沟只待两天,但考虑到沟里的环境比较适合练习结组、裂缝救援(他救),单绳上升(自救),到高海拔营地不一定有合适的场地。高反一上来训练的效果也不一定能保证,教练提出多待一天,把后面的训练往前挪,老队员也基本都同意。第三天同样时间,老队员和大部队一起出发。上午的裂缝救援和结组基本每名队员都有练了一次,中午的自热米饭简直是美味到极致。吃完饭,我和教练带上装备往山下走。找了3棵树,教练保护,我上去用扁带和主锁建了3个保护站,用来下午进行单绳上升、下降训练。下午每个人练了1-2遍,打了雪仗,拍了照片,4:30左右开始往回撤。拿了行李,挤了满满4辆车,半个小时左右抵达四姑娘山镇(日隆镇)卢老六家。

可能是在镇子的原因,卢老六家差不多已经改造成了宾馆,住宿条件会好更多,讨价还价后,住宿加上早晚餐人均一天85左右,菜的量会比书记家少一些,人也感觉比较精打细算。晚上吃完饭,老队员先开会。卢老六提出三峰没有水源,训练场地也不如三峰,建议改为去大峰训练。老队员都发表了看法,也征求了教练、陈华老师的意见,最后决定改为去大峰训练。队伍会议之后,当晚收拾了东西,不需要的东西留在酒店。第二天,酒店出发,轻装徒步18公里前往大峰本营,一路风景甚好,我和李余在后面收尾,下午5点左右到达大峰本营。当天队伍没有安排训练任务。

晚上睡觉没2个小时会醒来一次,但睡得还算好,旁边同一个帐篷的梦竹、瑞雪、凯峰都几乎一夜没睡,其他帐篷的新队员也都差不多,应该是海拔升高的原因,四姑娘山镇海拔3200左右,大峰本营海拔4200左右,海拔上升了约1000米,有点反应是正常的。第二天上午教练讲授了滑坠制动和修路。滑坠制动大家训练得比较积极,修路由于时间原因,只有星志从头到尾练了一遍。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召集了老队员、教练、向导黄哥,商量明天的冲顶安排。最终确定,明天早上3:30起床,4:00出发,8:00到顶,11点下撤至本营,12点冬训队一起下撤回四姑娘山镇卢老六家。普通徒步鞋+雪套即可,无需携带技术装备,需携带水壶、雪镜等高原必备装备,背包可不带。后勤只需准备早餐和行动食品,自理。向导黄哥带路,教练在前控制节奏,我在后收尾。翔宇和老师负责摄影、摄像,宁致提前写好新闻稿。虽然大峰比简单,不需要技术装备就可以上去,但较说实话,我对这次冲顶成功并不抱太大希望。一来山峰临时更改,所做准备不足,二来这两天三峰天气较差,前天由于大雾和下雪,许多队伍都冲顶失败,昨天好像是由于雪太厚(说是过膝盖),也没有冲顶成功的队伍。当然,如果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导致无法登顶,也没关系,安全第一,最终确定权我决定交给教练和向导。既然负责了冬攀活动,就要为队友的安全负责,只要触及到了安全底线,就必须放弃。山还在那里,下次再来就是了。

说到这里,简单的讲一下。今年寒假,可以说有2支队伍,冬训队和冬攀队,今年是冬攀队完全附属于冬训队。冬训队包括陈华老师有26明年队员,其中9名冬训老队员,17名新队员,这九名老队员中的6名登过山的组成冬攀队,原计划攀登三峰,为暑期的攀登积累经验和技术。后来也有人提出冬攀队更多的从冬训队独立出来,除了在校训练外,完全独立的组织一次冬季老队员登山训练活动。但由于可供准备的时间比较仓促,加之毕业论文答辩在即,没有做到这一步,希望大家明年能做得更好。

冬训队下午训练了团队救援,即骨折固定、担架制作和运输伤员下降。教练教完之后,星志、健楠、李余有大概练了一遍前两项。运输伤员下降大概一半左右的队员有进行练习。5点左右结束训练,大家躲进帐篷开始生火煮面,帐篷里看电影,聊天,给星志过生日。第二天凌晨4:10出发,4:25晓银感觉身体不舒服,先下撤会本营,6:30左右,向导,教练,祺望,星志,翔宇,陈华老师依次到顶。天气非常冷,应该有零下20多度,风也比较大。翔宇的手机、单反都冻傻了,幸好陈华老师的小白比较给力。简单的拍完照片,就开始下撤。8:18下撤至本营,吃完早餐开始撤营,10:20左右从本营下撤,下午4点左右陆续回到酒店。晚上吃完饭,开了总结会,大家说说笑笑,星志讲了一下后续的安排,冬训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作为老队员,在这个队伍会比较辛苦,但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既然选择了XUMA,便只顾风雨兼程。


二、职务总结


今年冬训,我的职务是技术指导。在校期间主要负责老队员的技术训练,目的在于规范和提高老队员的技术,为指导新队员、冬攀做技术方面的准备。共组织了5次老队员技术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上升下降过结点,单绳上升,结组,修路,先锋攀岩,保护站,下降(未实施),一例一次面向全体冬训队员的风险管理讲座。计划还有几次南太武野攀训练,目的在于锻炼老队员的野外实践能力以及搭档之间的默契。但由于时间原因,未实施。

总的来说,新队员技术训练前,规范、统一和提高老队员的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这次冬训,有次顿教练,队伍的技术训练有了很大保障,训练效果比较好。建议以后的冬训也还要请专业的教练。教练费一般不是预算的大头,人均下来也不会很多。千里迢迢跑到北方,如果能提高训练的效果,这钱不该省。在双桥沟,星志、祺望、李余进行了先锋攀冰的建站、拆站训练。之前他们都有了一定了解,教起来也很快,主要是缺少实践的机会。我先讲了一遍,教练和晓银又补充了一些,然后他们在平地练了一遍,最后让他们在一条10高的比较缓的冰壁实践了一遍,初步具备先锋攀冰建站和拆站能力。
我自己双桥沟第二天的先锋建站、拆站除了了却一个愿望,也是自身的技术提高训练。说实话,虽然攀爬实力够,建、拆站知识也基本系统了解过,但我还是想要得到教练的指导,这样子比较有底。大峰的攀登过程中,大家的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虽然大峰比较简单,但有一点小队伍自主攀登的感觉。当然,说到自主攀登,没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本不敢尝试。所以,还是不要操之过急。


三、技术总结


今年冬训新队员主要训练了这几个技术:冰坡行走,上升下降过结点,攀冰,结组,裂缝救援(他救),单绳上升(自救),骨折固定、制作担架、运输伤员下降(团队救援),滑坠制动,修路。老队员再加上先锋攀冰建站、拆站技术。先讲讲新队员,其实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建议一下子教太多的东西。新队员觉得学太多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学很多,又都没掌握好,会打击学习积极性和降低他们的兴趣。

所以,我觉得对新队员来说,冰坡行走,上升下降过结点,结组,滑坠制动这些应该作为基础性必修课程。攀冰,救援,修路应该作为拓展性选修课程。冬训只有短短几天,如果每个项目都想练,那只能每个项目都练得一般。刚入门,基础性的技术花再多的时间去练习都不为过,进阶的东西新队员也可以听,时间、装备、能力够的话也可以练习,但最好不要求他们掌握。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实践、领悟和沉淀的过程。而后面的这些内容每人实践一遍的话,时间又不够,所以多让老队员实践,更有利于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队员训练的积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4-26 21:59 , Processed in 0.1267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