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92|回复: 7

[2016年冬训]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个人总结 俞方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9 2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ina 于 2016-2-19 23:34 编辑


xuma logo.jpg
       这真的是很拖延的一篇总结,现在想来团队的事也没什么好写了,大多都抒发在了队记里。记忆总会一点点淡化,只留一下一些感觉没法替代。下山那会儿一步三回头,舍不得啊,那英那首歌里唱的,就像梦一场。
       毕竟是第一次开展在阿坝的冬训,希望能留点有价值的给后来的xumar们参考,就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几个建议和提醒,望新人在集训期间要有意识地去调整……
针对个人:
1,        一些个人装备要提前想着询问老队员,并具体到规格!能借就借,不要出发前才急匆匆地准备。比如保温杯要至少1L,抓绒手套很建议带(行军时戴着比防水方便),防水手套要分指……
2,        集训正逢学期末,会耽误大量时间,要平衡好学习。
3,        不要犯懒,端正心态。(比如出现高反轻微不适时)
4,        不要逞强,量力而行。(比如冰上一些有风险的地方)
5,        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脱离团队。(动作要领要记牢,注意事项别违反)
6,        不要丢三落四,尤其在活动结束返回的时候,任何时候看好自己的东西。(比如攀冰完下山,大峰下撤,冬训结束回家,自己的装备垃圾都要带好)
7,        要有主动担当的精神,在自己可以的情况下尽量多为团队出些力。(有人不适时多关心,需要分担背负时帮一把手,公共装备主动背一点,营地建设时积极一点;不要总等着别人来做)
8,        不要把自己关起来,多融入,冬训队的乐趣难能可贵。
9,        带针线,裤子衣服会各种破。
针对团队:
1,        集体行动,尤其上本营的路较累时,需要多关注下后面的人。
2,        文化建设需加强,集训期间应不只局限于大范围的开会和小范围的交流。
3,        让新队员更多实践,比如集训拉练中搭灶生火做饭,冬训时营地建设等,为以后成为老队员时的带领做准备。
        于己而言,四川冬训一路的景才是印象最深刻的。
        冰:那两天早晚来回车上,总是固执地顶着风看冰瀑,听说每一条都有它的名字和被人评估的难度。一个浪漫的文科生总会觉得冰瀑们就像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在某一晚的某一刻忽然变得冰透晶莹,静若处女。冰凌、冰缝、冰洞,一阵风过,埋没在漫天飞雪之中,纯净无暇。
        雪:可能是第一次接触雪山,内心是震撼的。那种茫茫银色中四大皆空的素净感,从眼睛直入到心里。积雪没过了膝盖,倒在雪坡上陷下去,若不出声,似乎真的就能被永远遗忘在山这一隅。有人说安静也是种声音,我舔着粘在唇上的雪,很好听。
        镇:下山后去一个杂货店买日用品,和老板娘还价,却听说她的丈夫几年前去世,自己患病在身,靠着这爿小店抚养两个读高中的孩子。我想她是不会为了1块钱特意编造这样一个故事的,不忍之余便不要了找钱。哪知她却开始一一不饶地问了起来:你们哪个团体呀?哪里人呀?哎呀我都没东西给你,我留个电话,你以后来找我吧!……即使这是一个看似完备的景区,在这样的冬日里,弥漫着施工烟尘的马路边,她的店颇有些寒酸。生产日期都是好久之前,看来也少有人问津。“你是xx人呀?哎我也去那儿打工过啊!后来孩子没人带,不得不回来了……”眼前这位年过中旬的阿姨,突然让我有些动容。我们都在我的城市生活过,如今又在她的城市相遇,可方式却完全不同。她土生土长的这里让我向往、憧憬、赞叹,她却要为生计发愁;我的城市让我厌倦、乏味、冰冷,她却视如机会的宝地。我衣着光鲜,用着很好的装备,花了将近她几个月省吃俭用才能省下的钱长途漫漫来到这里“受罪”;她努力一生,有可能的最大理想就是把孩子能养大成人,减轻自己病痛的折磨。我想抱怨不公,但脑子里另一个声音说最好还是知趣地庆幸吧。命运总会在绝美的边缘散播一些黑点,在让人忽略的角落里,在玩世不恭的人因为从不低头无法发现的山脚下,他们的挣扎与我们的今世未来都无关。于今无意触及,愧疚会突然袭上心头——因为我还有权利说“我想”,而他们没有。
      
      
       更愿把这次冬训当作场旅行(住得也的确挺旅馆的)。旅行的意义?抽空现实的自己,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像真的就可以忘掉一切,过去不存在过一样。可感觉是根植内心的,每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样貌,每一个种活法都被潜意识地比较。便和自已不断对话,关于那些幼稚的抱怨、肤浅的冲动、天真的理想,都被打的头破血流;便知道自己活的怎样,似乎并不糟却贪婪地不觉得好;便知道过去是无法逃避的,即使无法原谅,学着接受自我。
       后来总是想起那个看守本营的老人,一年只有两天会在家里度过。狂风黑夜,身边只有大肚短腿的老马,在没有光的风雪中冷漠似尊雕像;高海拔他也该早已能睡的安稳,但若醒来,有谁能思念?上下山的路走了一辈子,也还没能学会咀嚼孤独。孤独到底是什么?毕竟普遍崇尚的和乐之美,大体都是和睦之家、天伦之乐,三五好友斛光交错,孤独似乎注定要被人同情。363天的孤独,承受不来,奈何造物主不会因为对它作品的忠诚,便启发一种凡人不及的安乐。可若能被恩允藏身在这山里一会儿,没有他人,由着自己放肆的步子把地上的枝桠踩着咯吱咯吱响,放声唱歌也没了被笑话的机会,不用想着充斥到处的目的,连每坨牛粪的形状都很可能成为下一秒被研究的对象。宛若一个孩童,不懂得什么嗤之以鼻,不自知地享受着精神自由,保持着无穷尽的好奇与随时准备接受惊喜的快乐,还有能够被感动的能力……那孤独是什么?
       造化自然,是生在这世上最好的礼物。

俞方舟
2016.2.19
because it is there.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19: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na 于 2016-2-20 19:11 编辑

技术总结
以下是个人来说的提醒与长进:
冰坡行走:
1.    下坡时重心放低,半蹲着走,鸭子步。
2.    之字上升要侧身走,目光看上升方向,镐一直在上坡的方向。
3.    平缓坡全齿入冰,踏进去。
FullSizeRender(1).jpg

上升下降:
1. 一定要时时记得扣好副宝,冰上滑下去可不好玩……
2. 上升器不用时要把开口关上。
3. 锁门要反拧半圈,这个在严寒环境里尤其重要,高山上拧不开可不好玩……
4. 不要拉保护站。


攀冰:
1.    冰爪一定要检查好(其他都是),绑紧扣好。
2.    挥镐时要靠惯性,大臂带动小臂,如挥羽毛球拍动作(依然没掌握好);腕带时刻套手上,高空坠落可不好玩……
3.    踢冰时脚有意识地微朝上,垂直入冰,不用踢很多次,不该听到鞋头的声音,信任自己的爪。
4.    在冰壁上腰要贴进去,重心靠近冰壁,站起来。
5.    保护站要常常检查啊!不仅是冰锥松动问题,还有锁门是否拧紧。
6.    拔镐时上下摇动,切勿左右摇。
7.    双脚不要外八,膝盖不要抵着冰壁。
8.    有落冰时要喊“冰”,听到别人喊要缩头不要向上看。
IMG_3632.JPG


他救:
笨的连侯老师都忍不住骂我笨了,至今也没搞清楚,所以我决定上图不说话,图中滑轮可用上升器代替。
FullSizeRender(0).jpg

IMG_3633.JPG

自救:
1.    扁带环收小一点好蹬,站起来。
2.    牛尾长度一定要调节好!上升器那一段别太短了,要正好一个手臂的长度,不然每次只能上一点点。
3.    下降时一手移抓结,一手调节八字环下端的绳子,切勿让抓结卡进八字环里。

结组行进:
1.    严寒地带绳子冻得非常硬,要理好,缠绳时要更用力些。
2.    两个人之间5-8米,行进时绳子要呈香蕉状,不要绷的太紧也不要拖地。
3.    跳过冰河时要把冰镐紧握胸前(滑坠制动姿势),以备跌落边缘进行制动。
4.    遇冰缝时,动力绳始终要与裂缝垂直。


滑坠制动:
1.    镐头贴着肩窝,握镐姿势不要变,砸镐时要用整个上身的力气砸进去。
2.    脚要抬起来!

修路:
两个人交替保护进行。绳子还剩2米时上方人开始打雪锥,竖插的话与坡度45度,且开口向上不易折断;横埋的话挖T字型沟,绳子和雪锥都要埋进雪里,雪不够硬就拿个编织袋装了雪再压上,用水牢固雪锥,不得已时通过解手,可附带根冰镐加固。下撤时到了安全地点可通过拉另一根绳拔出雪锥撤保护站。

缓坡伤员救助:
拿防潮垫包裹骨折腿部,用冰镐辅助固定,再用菊绳对腿部五花大绑。清空用来制作担架的登山包,用搭扣连接,移伤员至包上,可附带连接绳子/扁带背负。

陡坡伤员救助:
将伤员通过保护环与绳子连接好(此时应有担架托住),不要与自己间距太远。放低重心,抱着伤员根据上方放绳的节奏下移。


有些高级内容(修路、救援)自己也没操作或者很不熟练,配图摘自《登山圣经》,仅供参考。
IMG_3617.JPG
IMG_3614.JPG
发表于 2018-5-16 17: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抽空现实的自己,真的是在大峰路上感受最深的一点,忘记过去原谅自己,感受感受本身,脚下的路,马走过扬起的尘土,灼热的太阳,没有思考的走路和全神贯注的攀登像是解药也像是毒药。一方面贪婪的渴望独处的精神自由,一方面沉浸于队友之间的依靠。咀嚼孤独与享受陪伴的完美融合,是除了徐妈哪里都没有的感受,噢,还有造化自然,这世上最好的礼物。
      很遗憾不能成为队友就要毕业了,不然感觉我们有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llf木风 发表于 2018-5-16 17:25
抽空现实的自己,真的是在大峰路上感受最深的一点,忘记过去原谅自己,感受感受本身,脚下的路,马走 ...

哈哈!有缘自会再相见
发表于 2018-5-26 19: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Gina 发表于 2018-5-20 10:48
哈哈!有缘自会再相见

你还逛论坛的呀嘻嘻
发表于 2018-5-26 19: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到底是什么?


非常喜欢蒋勋的一本书《孤独六讲》——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感觉孤独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美学,书里面有一段话就是在讲登山时孤独的体验。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1:2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offyHwang 发表于 2018-5-26 19:02
你还逛论坛的呀嘻嘻

那天报名毕业外出时上来看了看!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1:2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offyHwang 发表于 2018-5-26 19:07
非常喜欢蒋勋的一本书《孤独六讲》——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 ...

看过一半,当时因为某些事情被打断了……你提醒我该重新捡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4-25 04:03 , Processed in 0.1482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