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36|回复: 16

[技术讨论] Matterhorn攀登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0 06: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谋了个哲 于 2019-7-13 23:41 编辑

1920px-Toblerone_3362.jpg
By Ashley Pomeroy - Own work, CC BY 3.0



Matterhorn攀登报告



谋了个哲




“你可以没爬过Matterhorn,但你不可能没吃过Toblerone。”   ——马可·波罗







IMG-20190630-WA0008_2.jpg


【简述】

海拔4478米的巧克力峰Matterhorn(中译:马特洪峰;IT: Monte Cervino;FR: Mont Cervin)是阿尔卑斯山区最出名的山峰之一,想必不用我介绍太多。2019年6月29-30日我独自(solo)沿Hornligrat(o上是有两点的,但是论坛没办法显示,后面就都写成oe了)线路攀登了该峰,现于厦大登协论坛发布攀登报告,侧重记录心理活动,主要用于日后方便自己查看。该报告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他人提供攀登信息。之前solo Mt Hood后没写报告,现在发现很难回忆起当时的攀登状态,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损失。

此次攀登没有什么因为solo成功就骄傲的,事实上并不想全程solo,但是对于自己攀登心理的成熟度和装备筹备的有效性方面都颇感自豪。



【前期计划】

早在2019年二月份知道自己要在瑞士工作五个月的时候,我就初步有了攀登Matterhorn的打算。最早知道这座山峰还是中学时读《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Matterhorn Man一章,当时就觉得阿尔卑斯山实在是太神奇了,有机会一定去看一看。

四月份刚来瑞士的时候跑去法国侦查过Mont Blanc,但是发现阿尔卑斯山区的攀登季确实要等到夏天,不然反季节攀登不仅参考信息不多,而且很多设施(包括缆车,营地等)都不运营。对于我这种只是为了选择能力范围内线路去登顶的人来说,这些因素都凭白地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六月下旬感觉阿尔卑斯山区的攀登条件已经成熟,再加上一周前左手中指在训练时意外受伤(PIP Synovitis),所以决定周末不出去攀岩而是去登山。当时Mont Blanc和Matterhorn都是我非常希望尝试的山峰。Mont Blanc在法国境内,坐火车过去又贵时间又长。相比之下Matterhorn虽然在瑞士和意大利边界,但山脚下的Zermatt镇在瑞士境内,交通相对方便很多也便宜,所以就决定攀登Matterhorn。6月26日(周三)做出solo攀登决定后就随手订了单程火车票。周三晚上陪一个来欧洲开会的朋友,周四、周五晚上才来得及详细查询攀登线路和尽可能多的细节。

Matterhorn巍峨雄壮,气势恢宏,引人入胜,但同时也事故频发。1865年,Matterhorn首攀的七人队伍中有四人在下撤时滑坠身亡,此后因攀登Matterhorn而失去生命的人不下500个,即使近些年情况稍微好转,但仍然风险很大,比如2018年10多名攀登者死亡,2019年至今也已有三人丧生:这也使得Matterhorn峰在很多版本的The Deadliest Mountains(夺命山峰)的名单中都榜上有名。

具体查询线路的时候其实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放弃尝试,因为感觉solo Matterhorn的风险很可能会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但是后来想着反正先全副武装过去看看,自己完全可以接受任何时候下撤,即使条件达不到我的预期,也可以在Zermatt附近hiking。(说到底就是因为穷,火车票退票是要收手续费的。。。)


【线路简介】

Hoernligrat是攀登Matterhorn的传统线路,也是1865年首登时的线路,不同的是现在Hoernligrat的最难路段都有固定路绳,而且在4000米处有一个设施完备的紧急避险屋Solvay Hut。这条线路大体上来说就是攀爬北侧山脊(Hoernli Ridge),但具体操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在乱石堆中找到正确的路。大部分路段上并没有很明显的标志,也许是出于减少对山体过度的人为标记,也许是故意限制攀登者(尤其是不雇向导的攀登者)人数,反正很多时候只能靠石头上冰爪的划痕或是常年的的磨损,再加上攀登者的经验来做出判断。线路难度AD-/III (Fr.Alpine/UIAA),夏季攀登主要是岩石,顶部仍有冰雪。

Hoernligrat的起点是山脚下的Hoernli Hut客栈(3260 m),通常大家会清晨4:20从客栈出发,之后走几分钟就到了第一段固定路绳,攀登正式开始。通过三四段路绳后便是无尽的碎石坡,时而大石块,时而小碎渣,总有一款让你蛋疼。从这个角度看不见山顶,只知道其大概方位。接下来就是各种找路和上攀,期间动不动还来一段暴露感很强的II或III攀岩。线路需要在真正的脊刃和山脊左下方(东)来回切换一两次,通常不会绕到右边。

攀登一段时间后又下到山脊左下方,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Solvay Hut和山顶,此后便基本是面朝Solvay直上了。在Solvay下方会经过Lower Mosely Slab,是一段几十米的III攀岩,起点在Hermann Plate(纪念Hermann的金属牌),大部分有挂片但没有路绳,上面一段是有固定路绳的。绕过Solvay Hut后走不了几步就再次向上攀登,即Upper Mosely Slab。从这个地方往上能直接看到山顶,线路相对就比较清晰了,但还是需要时刻观察石头表面的磨损痕迹。

经过一段攀爬后到达固定路绳,这段路绳一直通往离顶端还有一百来米的冰雪路段,此后需要上冰爪,不过坡度也越来越缓,能看到一个一人高的耶稣基督雕像,绕过雕像基本就是山顶了。Matterhorn的山顶是一条窄窄的山脊,从瑞士这边到意大利那边,意大利那边有一个大大的金属十字架,估计可以用来避雷。下撤基本是原路返回,途中有适当的下降保护站。如果不用绳降,倒攀难度还是挺大的。

从Hoernli Hut开始,不找错太多路的情况下,攀登用时大约4到6小时,下撤时间也差不多,快不到哪儿去。

Climbing-the-Matterhorn-analysis-ascent-hörnli-ridge-route.jpg
Copyright zermatthorn.info

【攀登规划】

此次攀登没能找到合适的搭档,随便找搭档的话又觉得不能完全信任——其实在这样的线路上锚点并不多,大多数时候行进间保护(running belay)危险性反而更大。雇向导大概至少得CHF1000,而且Chimborazo的经历让我觉得我并不喜欢跟着向导进行以登顶为目的的登山(以训练和提高技术的攀登是很接受的)。总之,大概在订火车票的时候就做好了solo的准备。

Hoernli Hut官方网站公布说客栈7月1日才会开始营业,于是我计划6月29日周六晚上直接爬到Solvay Hut过夜*,翌日清晨登顶后并下撤,从家里(Renens)出发到回到家里,整个周期两天。

{* 理论上Solvay Hut只应用于紧急情况,在Solvay过夜是不符合该山峰攀登传统的}

选择在Solvay过夜对我来说其实有诸多好处。第一,我的攀登计划里并没有海拔适应过程,在Solvay过夜将会有效提高适应性;第二,我知道自己的耐力不强,将攀登过程分成两段有助于体力恢复,使精神更加集中;第三,省钱……Hoernli Hut估计价格在CHF150左右。

在准备的过程中,主要参考资料是一些网上对线路的描述以及YouTube视频,另外特别针对性地搜索了solo和early season的信息。这些信息将辅助我判断携带什么样的装备。由于并不清楚具体的线路状况,比如雪深,有无硬冰等,所以计划出发时多带装备,然后把不用的放在山下。

同时明确了自己的原则:
1. 安全第一,不能成为今年第四个丧命Matterhorn的人,不能让家人和朋友从新闻里知道我的攀登,不然太丢人
2. 安全第一,没有登顶欲望,自己可以在任何时候转身下撤
3. 安全第一,时刻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确保每一个动作都是稳固的,求稳不求快

概括起来就是 Don't be the 4th; No ambition; Don't f**k up。

这几条原则其实是层层递进的,从大面上的“原则”到具体实施的细节。所以第三条最具有可执行性,在攀登过程我也经常默念Don't fk up。

【天气】

之前查的时候并没有下午的雷暴风险。

weather.png
Copyright www.mountain-forecast.com

【紧急联络】

在谷歌文档里上传了此次攀登的计划和紧急联系方式,分享给了NeverTanta小伙伴。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能遇到这样志同道合并且风格严谨的小伙伴真是一种幸运。

【装备】

多特登山包 55+10 L(陪伴多年了)
Patagonia Ascesionist 25 L(超轻,攀登过程用)

技术冰镐BD Viper一对 (来瑞士后买的,人生第一对小冰镐)
动力绳 Simond 30 m 直径7.5 mm干绳(为此次攀登新买的)
徒步鞋 K2Summit高腰(不打算穿高山靴,因为主要是岩石路段)
冰爪 兄弟捷登绑式攀冰爪(几年前开始就在探索接近鞋+绑式攀冰抓的组合,有奇效;大品牌都没有绑式攀冰爪,兄弟捷登是大淘宝上发现的)
雪套/Gaiters(不穿高山靴的话这个就很有必要了)
安全带/Harness
个人锚点/PA(菊绳+自锁式小锁;之前没预料到,但完美实现其功能,因为固定路绳很粗,无法将正常的锁具扣进去,但有菊绳就可以很方便了)
另外一个用2 m 直径5 mm绳+主锁制作的锚点 (想着是做副保或必要时扣冰镐用,也在攀爬过程中实现了其功能)
保护器/下降器 (主锁+MegaJul,也是多年探索积累下来的得心应手的装备)
普鲁士绳结 一组
头盔
头灯
偏光墨镜夹片
防护度更高的墨镜一个(可以套在近视镜外面)
备用绳具 12 m 直径7 mm一条;6 m 直径5 mm一条(不知道会有啥卵用,反正带着吧,最坏打算是下降时留作保护站留在山上)
额外主锁一把
逃跑用梅陇锁两个

睡袋 黑冰B700(在Solvay用)

魔术头巾(穿)
始祖男T恤(穿)
BD橙色外套(穿)
单裤(穿)
BD绿色软壳
羽绒服
厚裤
厚袜子(穿)
便携式防雨上衣
#注: 我早已摒弃了三层穿衣法

>10 能量棒 (周六晚,周日早,周日午,路食,应急;主要是青苹果味的那个,一次性吃10根以内不会腻)
2 L水
2 瓶 330 mL 红牛

防晒霜
急救药包
紧急御寒铝膜


【攀登过程】

6月29日
8:00 Renens
11:14 Zermatt
午饭 麦当劳Big Mac套餐,获得可口可乐限量玻璃杯一个,开心得就像一个死肥宅;充分补充~1000 mL 可乐/水
12:30 坐缆车到Schwarzee,喷涂防晒霜

去坐缆车的时候第一次远望Matterhorn,在彼时彼地加上完美的天气条件有一种welcoming的感觉,在心理上是一种极大的慰藉,觉得可以一试。

14:05 到达Hoernli Hut (路标: 2h10m; 实际: 1h35m)
到达后发现
Hoernli Hut已经开始营业了,外面坐着不少攀登者,与四个德国人(德国F4后面还会出现)简单打了招呼,在Hut里喝了很多号称不能直接饮用的水龙头里的水,感觉比Evian水还好那么一点点。放包,打算先轻装去线路下面看看。

很快到了第一组固定路绳,刚爬上去之后遇到一男一女(非向导组合)成功登顶后下来,问了一下具体的线路状况,得知线路很干,仅有最顶端(4000米)的时候需要用冰爪。得知我要solo后他们语气没有很反对。过了一会儿下来了一个向导+客户队伍,客户极力反对solo,向导不建议solo。跟向导交流,决定只携带两只技术冰镐中的一只。

但此时放弃攀登的念头开始有点强烈了。

回到Hut经过短暂的权衡,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再次仔细思考和重温了一遍攀登原则,尤其是“可以在任何时候转身下撤”。决定做出,果断执行。

于是再次来到固定路绳下,把不打算带上山的物资装进多特包里,套好防雨罩藏在最左边的石头堆里。尽可能不携带任何不必要的装备和物资,追求轻量化。留在这里的物资包括:一根冰镐(锤头,觉得没必要,事实也如此),厚裤(觉得没必要,事实也如此),羽绒服(觉得没必要,事实也如此),雪套(觉得没必要,事实也如此),一瓶红牛(留着下来爽)。穿好安全带,将剩下的所有装备和物资都整理进Pata包里(所有携带的御寒物资包括绿色BD软壳,雨衣,如果需要睡袋可以终极应急),15:45开始攀登。

刚开始攀登很快遇见一男一女(非向导组合,就叫雌雄双煞吧)另一绳队,跟德国F4一样(事实上只有我是违例去住Solvay的),他们也是要第二天清晨从Hoernli Hut开始攀登的。今天只是适应一下攀登,找找路。下面的路我们就一起爬了,反正一会儿是他们找错路一会儿是我找错路,来来回回互相超了两次车,最后他们下撤回去休息了,还不忘委婉表达一下我不应该去Solvay过夜,被我以climber惯有的不要脸作风嬉皮笑脸地怼了回去。其实此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攀爬,感觉非常良好,心理上也更加放松了。

以下很多细节都是攀登时用手机记录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撤时找路方便。

16:26 海拔*3325 m,石头上有一些非常模糊的绿色油漆画的短线路标。 {注:*标识的海拔均为手表显示海拔,未经过校准,比实际海拔大约低100 m,线性良好。}

16:36 *3360 m,有三个很明显的向左指的红油漆箭头。

16:51 *3400 m,到达太阳能电池板。

17:04 *3435 m,休息,感觉良好。看见远处有些云,时刻留意可能发生的雷暴。

17:15 继续攀登,云基本散了。

18:05-18:15,休息。这一段爬得比较慢,主要是找路费时间。有轻微的高海拔反应,别的都挺好。

18:40 *3625 m,这个地方要从山脊下面横穿过去。

19:06 *3700 m,回到山脊,不过马上又转下来。

19:35-19:45,*3761 m,休息。

20:13,*3829 m,到达Hermann金属牌,有一个很大的下降保护站。

想补充说明,在这一段的攀登过程中, 我整体的状态是很放松的。这得益于多年的经验积累。途中找错过几次路,而且确实是应了网上很多资料的说法,一旦找错路就很容易碰到松动的石块,危险性会增大。所以要时刻保持精力集中,时刻判断路线是否正确,一旦发觉有问题,及时修正路线。

从Hermann牌子往上,是一段III的攀岩线路,即Lower Mosely Slab。 这一段攀岩暴露感很强,如果滑坠的话基本就直接到底了。路线上有适当的挂片,但是对于solo来说还是没啥卵用。不过我还是尽量把个人保护扣进去,哪怕只有临时性的几秒钟保护,感觉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安慰。这一段爬得很小心,所以感觉整体还是显著在可控范围内的。对于时间,虽然之前看别人的报告说两小时到达Solvay比较正常,但是我时刻在求稳不求快,所以想着只要能在天黑之前到达Solvay就是成功,只有在无法完成这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主观加快攀登速度。

20:25 *3860 m,到达Solvay下面的红色固定路绳。至此第一天攀登的难点就都结束了。手机上记录原话“Mosely slab scared shit out of me”

20:50 *3930 m,到达Solvay。看来今晚我是Hut里唯一的人。天还没完全黑,感觉整体攀登,包括时间的掌控,都在计划范围内。大概看了看第二天的线路,觉得不是很明显,就放弃了。想着第二天再说吧。

在Solvay Hut修整,准备好第二天的装备,吃了三根能量棒,补充水分,为第二天预留了超过一升的水。手机也有信号,给坍塌群发了信息。当晚在自己的睡袋里睡得不错,不冷,虽然高海拔还是会引起时不时的头痛。反正想着先尽量休息好再说,第二天起来再决定是继续攀登还是下撤。手机闹钟上到四点半,计划五点左右出发。

夜无比的静。

6月30日
一晚上身体休息很充分,但是久久没有进入深度睡眠,主要还是因为头痛和翻身。被闹钟吵醒前的一两个小时倒是睡得很好。

早上起来还是轻微头痛,活动了一会儿觉得在可控范围内。预留了三根能量棒当早点,不过只吃了一根,另外两根计划每小时休息的时候吃。涂好防晒霜。留了睡袋、12 m的绳子和一瓶红牛在Solvay。

5:10 开始攀登,结果还是没找到正确的路,还把置身于松动的碎石坡上。心里默念一定要小心,最终小心翼翼地回到了Solvay,此时已经5:30了。正在犹豫是否要放弃攀登时,遇到了第一组从Hoernli Hut上来的绳队。算一算他们攀登得很快,从Hoernli Hut到Solvay只用了一个小时十分钟。这个向导比较虎,我们就叫他向导永强吧,下文还会提到。客户是一个妹子。

永强显然看出来我在Solvay过夜了,没说啥,不过还是能感觉到他对我表现出不爽。我也没主动打招呼,默默地跟在他们后面一段距离。至少我知道正确的路在哪儿了——确实很容易忽略。

永强他们爬得很快,而且我也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被落石砸到。结果很快我就跟不上他们了。
5:48,*3940 m,我看到第二组绳队上来了,于是就主动让他们先走。他们超过我之没多久就开始休息,看来是没在Solvay修整。我也跟着休息,打算跟攀他们。休息时向导主动跟我交流,然后他建议我尽量跟紧他们爬,这样不会找错路。我们就叫他暖心小哥吧。客户是一个男的,说德语,没怎么跟我说话。

很快,我发现又跟不上暖心小哥的队伍了。并不是我客观上爬不快,只是我还是坚持求稳不求快的原则,每一步都踩得很稳,这自然就会多费一些时间。6:19, *4038 m,被周六遇见的雌雄双煞超过了,他们关切地问我昨晚在Solvay睡得可好,我说很好。

6:40 *4100 m,短暂休息。这之后是一段比较难的路段,坡度大,小碎石很多,所以爬的时候更加小心。每隔几十米就有下降保护站,所以觉得下撤时不会有大问题。

7:07 *4158 m,到达固定绳索,看起来之后的路段都是有路绳的了。路绳的存在说明攀登难度表达和暴露感增强,但至少意外滑坠不会丧命。长舒一口气。

个别路段确实很垂直,甚至有两个小仰角,难度III无疑。

7:40 *4256 m,路绳结束,发现再往上就完全是积雪了,于是又下到路绳上开始穿冰爪。

这时永强带着客户妹子登顶后下来了。他们踢雪完全不留情,碎雪噼噼啪啪直接往我这个方向落,离我越近落雪越多。我很不爽地提醒了一下注意下面的人,此时永强正用下降保护站直接往下放妹子,又哐哐哐踢下来一堆碎雪碎冰。好歹现在妹子是在我下面的安全地带了。永强随后走了下来,没有交流。

此时德国F4的F1 Millio上来了,没在绳队里。我其实并不记得周六见过他们,就问他是不是自己一个人,他说后面还有其他人,昨天咱见过。我赶紧装作恍然大悟,哦哦哦,对啊对啊,哈哈哈哈。他说他要等同伴,我提醒他可以在这儿穿冰爪了,并且注意我可能会踩下来碎雪。然后我就继续往上走了。

这一段雪坡坡度挺大,但是技术上还是非常习惯的,所以走起来没什么问题,心理上也很放松,反倒是有点担心下撤时是不是需要面朝雪坡踢下来。

此时遇到了暖心小哥他们,我送上Congratulations,暖心小哥告诉我顶峰很近了。

远远看见上面有个大大的东西,不知道是大石块还是什么人工制品,走近才发现是个一人高的耶稣基督塑像。后来才知道在山顶放耶稣像挺普遍的,最夸张的应该是里约热内卢的那个。

8:12 *4342 m 到达雕像,本打算歇一下,但绕过雕像发现雪坡开始变缓,顶峰就在眼前。此时又遇到了雌雄双煞,也是成功登顶后下撤,我也对他们表示祝贺。

8:17 *4360 m 登顶,疯狂多角度自拍一组,开始下撤。

刚开始下撤就发现德国F4的F2 Robert上来了,因为角度很好,忍不住给他拍了几张照片。跟他错身时候,他要留联系方式,而且要帮我在同样角度拍。因为顶峰就是窄窄的一条,所以等F4都上来什么的又磨蹭了几分钟。这时候我才发现F4虽然是一起爬,但并没有结组,四个人都是solo的。Good job German mentality! 他们比那些请向导的人更懂如何安全登山。我之前的分析就是这条线路结组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攀登方式(当然和向导结组肯定会让客户更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我决定solo,现在F4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当然他们的优势在于有四个人一起solo。

拍完照后我还是先下撤了。我知道下撤比上攀更危险,所以我必须更加小心,放慢速度,不吝惜绳降。

雪坡下降并没有上来时想象的那么困难,相反走起来很自信。毕竟这些技术早在2010年北京冬训时就练习过了,后面也时不时用到。在之前穿冰爪的地方卸冰爪。

固定路绳也很快通过。因为根本就没有追求free攀登,所以能拽绳子肯定会拽。因为个人保护在路绳上扣着,心理上很放松,下撤也很快。

固定路绳结束后开始了比较艰难的下撤,于是开始绳降。

第一段刚降到底,F4就跟上来了。在我设好第二段绳降时,他们也降了下来,然后他们提议一起下撤,我当然是很开心地答应了。这样我们五个人共有三根绳(60 m;40 m;30 m)。我们交替下降,最后一个人收下来的绳子给到前面的人,然后前面的人就可以铺设下面的绳降,,效率还是很高的。至少对我来说肯定是占了便宜,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中途F4的F3妹子不小心把下降器掉到山下了。我试探性地问她打算咋办,她说没事儿,用意大利半扣就行。我更加觉得这些德国亲们真的是很靠谱,他们知道自己在干啥。

反正之后就一直跟着F4混了,依然是各种找路,要错大家一起错。之前的永强和暖心小哥的队伍早就不见踪影了,因为他们是不会严格绳降的,基本都是向导把客户用绳放下去,等客户设好保护后自己再走/倒攀下去,效率极高。雌雄双煞在我刚开始绳降时还能远远看到,后来也就离得越来越远了。对于我们现在的F5组合来说,因为都在solo,所以绳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当然代价是牺牲效率。

11:30 下到Solvay,喝红牛精神爽;14:00 下到*3485 m处,15:08回到我的多特包处,又喝一瓶红牛,安全结束攀登。

Hoernli Hut算起,总攀登时间8小时,总下撤时间6.5小时。

因为从Schwarzee回Zermatt的缆车16:30就停运,如果赶不上就得额外徒步三小时,所以我整好包后一路狂奔,在Hoernli Hut不远处赶上了F4,同时也遇到了雌雄双煞。大家都一样,必须在一小时之内赶到Schwarzee。最终我用了大约45分钟到达Schwarzee,给家里和坍塌群报平安,跟F4一起回到Zermatt,然后就分道扬镳了。他们要连开几小时车回斯图加特。我去麦当劳又点了一个套餐,又获赠可口可乐限量玻璃杯一个。坐了18点多的火车,21:30左右回到家里。


【分析】

这次攀登是目前为止最为成熟的一次,主要体现在能够对于攀登条件进行准确预判,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而且在真正的攀登中证明了措施的有效性。比如没有进行海拔适应,从而提升了攀登效率。再比如出发时就想好带两个包,到现场根据具体线路情况在选择性地带装备。还比如明确知道自己长时间上坡的耐力不够,因此选择在Solvay过夜等等——抛开合理性的讨论,我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我相信Solvay最初的设立并不是仅仅为了紧急避险,但我能理解为什么要限制在此过夜,除了因为攀登人数多不好管理之外,单单的露天厕所这一点就应该限制对其使用,不然那附近就完全成了屎尿地形了。

说句实话,如果雇向导,我不一定能成功登顶,因为耐力确实是一大限制(雇向导肯定不能住Solvay),另外Chimborazo的经历也让我明白跟向导攀登的心态是很微妙的。

对自己体力、技术水平等的认知比较客观,不像Chimborazo的时候,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在雪坡上的耐力。同时吸取Chimborazo的经验,休息时通常会把包扣在锚点上以防物品滑落。

决定攀登Matterhorn真的是提前三四天才定下来的,所以并没有进行针对性训练。但是之前的一周刚好跑了Aletsch半程山地马拉松,到达海拔2000多米,线路攀升1200米,这对于心肺和海拔适应是很有帮助的。

除去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此次攀登不可谓不幸运。时间上,线路已经很干了,没有太多积雪,但正式攀登季还没开始,很多人认为Hoernli Hut不开,所以并没有遇见堵车的情况。对于Matterhorn攀登来说,人多会造成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落石,比如谁先谁后等等,甚至会影响攀登心理。人少同时也让我更心安理得地在Solvay过夜。攀登过程中天气状况堪称完美,没有遇到雷暴或强对流天气。

第二天出发时,我并没有达到适应海拔的期望,后脑勺仍然隐隐作痛,再加上找错路,原本真的是打算坚持“可以在任何时候下撤”的原则而下撤,但就在那时遇到了永强向导,才决定继续攀登,这确实是一种幸运。此外,下撤时和德国F4搭伙,对于我来说确实非常受益。如果没有他们,我应该会花更长的时间下撤,很可能就赶不上最后一班缆车,也就意味着要很晚甚至第二天早上才能回到家里。

总而言之,我非常享受此次攀登,但并不为成功solo而骄傲。平时的体能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和经验让我在攀登时更加自信和成熟。对自已水平的认知比较客观。另外,有钱真好,羡慕那些有钱人。

IMG-20190630-WA0012.jpg

4183ade3-88f5-49f1-ac5c-cd5f3416d93e.jpg


*【声明】该报告中提及的任何公司或产品与作者均无利益往来。总结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作者力求信息的真实确切,但并不承诺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对于读者使用本报告中任何信息做出任何决定而造成任何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的情况,作者不负任何责任。安全攀登!

*【Disclaimer】The author declears no competing interest with regards to any brands or companies mentioned in this report. All the statements are solely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point of view.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is report is to the author's best knowledge, yet the accuracy is not guaranteed. Use of this report and any related content is absolutely at the readers' own risk. Climb smart!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07: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7-10 1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登山的我似乎也能看懂,并且觉得很厉害,是不是说明这是一篇成功的攀登报告
发表于 2019-7-10 1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问一个小白问题,为什么不用三层穿衣法?现在用的是带顶级软壳的双层穿衣法吗?

点评

因为我不怕冷  发表于 2019-7-13 20:12
发表于 2019-7-11 1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赶过来看大佬装逼

点评

呵呵  发表于 2019-7-13 20:12
发表于 2019-7-11 14: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赶过来求被大佬碾压
发表于 2019-7-12 0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经验真的非常可贵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出了怎样的决策,为什么做这样的决策,心理活动是什么,这才是面对登山时的思考。
也为脱离协会之后的个人攀登做了非常好的榜样啊

点评

多谢论坛元老抬爱  发表于 2019-7-13 20:12
发表于 2019-7-12 1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楷模

总觉得像谋哲这样生活,活用业余时间,去攀岩爬雪山,同时也会去挑战新的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9-7-13 10: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天气是真的棒,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对攀登影响大吗?
可口可乐限量玻璃杯是什么杯?
住Solvay Hut在当地攀登者看来大概是一种什么程度不良行为?

点评

哈哈哈哈哈看来雨笛很少去麦当劳~(广告也常常出来~)最近这里也在搞可口可乐限量玻璃杯,不知道不同国家的话设计会不会完全不同~~  发表于 2019-7-13 21:1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20: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谋了个哲 于 2019-7-13 23:25 编辑
吓大的小鹰 发表于 2019-7-13 10:34
这个天气是真的棒,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对攀登影响大吗?
可口可乐限量玻璃杯是什么杯?
住Solvay Hut在当地 ...

Matterhorn暴露感太强了,有雷暴肯定不能爬。另外如果下雨的话,感觉石头都会湿滑,而且可能松动,滑坠风险剧增,反正我宁可选择不爬。
限量杯真的很实用,我已经打算带回美国了。
参考这个图片 https://www.mtlblog.com/news/canada/mcdonalds-canada-is-giving-away-free-collectible-coca-cola-glasses

我对Solvay Hut的理解是,因为地方极其有限,而且无法合理管理,所以只能强调让大家都不要上去住。不然很多人挤在上面谁都睡不好,还可能发生其他危险。这个问题在实际中很难解决,因为你不可能让上来的人再下去,也就无所谓什么先来后到了。另外排泄物确实是很大的问题。此次攀登,我预计上面没人或者人不多,因为正式登山季还没开始,再加上适应海拔的考量,最终计划在上面过夜。

总体来说,还是不应该在Solvay Hut过夜,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是一个囚徒困境,你永远不知道其他人会做么做,所以只能做好自己。



点评

哈哈哈这个杯子国内也有类似的,版型不太一样  发表于 2019-7-14 18:0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00: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4-4-25 11:34 , Processed in 0.1624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