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1|回复: 9

[2021年冬训] 2021冬训个人总结+职务总结——严晨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会唱歌的噜噜 于 2021-6-2 17:12 编辑

厦大登协.jpg
职务总结
      设备:Nikon D7000, Nikkor 35mm G, Nikkor 18-140, 电池两块,假电池一块,20000毫安充电宝,三脚架
      出发之前,随着罐子意外因为家庭原因退出冬训,再有琛恺再出发前的那一天晚上宣布自己也退出冬训,队里的摄影就剩下了我一个,压力山大。好在罗千带了相机,也拍了好多好照片。
      之前从来没有在这么低温度,这么高海拔下的拍摄经历。虽然听网上各种各样的人说尼康牛逼,质量过硬,零下30度都能扛得住,也听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说:还好你买的是尼康,如果你买的是索尼,可能开机都开不起来(没有诋毁索尼的意思,各厂的相机各有所长嘛),但是还是特别担心,一直跑去问琛恺他在冬训和雪山是用什么方法拍照的,会不会因为低温相机掉电太快。他建议我去买了一个假电池(让相机可以插着充电宝工作的电池形状变压器)带上,保险,还建议我买了一个20000毫安的充电宝。然而到山上我才发现,温度并没有那么低,上本营的那一天拍了一整天相机一格电都没掉,在山上的两天我一块电池都没有用完,好家伙,带了个跟板砖一样的充电宝权当锻炼身体了。
      康师傅家的星空真的特别的美,光污染很少,抬头就能看到很多星星。因为在康师傅家的那几天刚好是农历的月底到月初,月亮不亮,星星特别多,比较适合拍星空。我在康师傅家第一次尝试拍星轨,就最后的效果来看,还算可以。如果以后的冬训队想要拍星轨的话,北极星的方向在,走出康师傅家3楼小房间背对门十点钟方向,那里会是星轨的圆心。第一天晚上和好多队友出去拍星星,大家大多是第一次拍,拍的都很不错,祥元还拍了一段星空延时,可把他牛逼坏了。星空拍摄很好玩,但是要注意保暖,我过了一天上去拍星轨的时候穿了五件衣服,三条裤子,带了防潮垫,裹着毛毯才觉得暖和一些,第一次去拍的时候没裹毛毯,少穿一件排骨羽绒服,导致自己第二天感冒发烧,大家引以为戒。
星轨4.jpg
      今年能来冬训的都特别不容易,在大峰有特别的惊喜,冲顶的前一天晚上雪下得特别大,第二天的雪景很美,仿佛置身童话之中。我这个南方人这回真是赚大发了。下雪之前的四姑娘山给人的感觉就是植被稀少,拍出来的照片有一种苍茫的,广阔的感觉。但是下了雪就不一样,那种直击心灵的宁静,透彻,懂的都懂。
1.16-27.jpg 1.16-66.jpg
1.17-40.jpg 1.17-41.jpg
1.17-33.jpg 房子-2.jpg

Because it is there.jpg
发表于 2021-1-31 1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晖好棒,这次的图都超好看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11:0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谢谢逸炜~
发表于 2021-2-1 14: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买的是索尼,可能开机都开不起来

yysy,登顶那天早上,索尼还真是开不起机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16: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会唱歌的噜噜 于 2021-2-11 17:24 编辑

厦大登协.jpg
个人总结

      真的很幸运,在大学的第一年就遇到了徐妈。还记军训的一个中午,在三家村广场无心发现了徐妈的图片展,当时看着琛恺拍的雪山,心中无比的向往,下午就拉上路华来看图片展,之后一起参加了徐妈的体训,加入了徐妈。
我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自己——背着背包,浪迹天涯,醉心于沿途的风景,抛却烦恼,与世无争。我就常常这样观想,每每想到这样的自己,就会激动地颤抖,加入徐妈的我是何其幸运,18岁,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就有机会认识到一群和我一样的人,我们一起背着帐篷,爬雪山。
身体状况:
      这次是我人生中第二次上高海拔,第一次是在很小的时候上过一次云南的玉龙雪山,鉴于当时是乘坐缆车上去的,那么说我是第一次上高海拔也不为过。
      11号进山的时候,在巴郎山垭口有点头晕,晚上在康师傅家有点头疼,但是第一天晚上没有什么事情做,就跑到楼顶拍星星,还走到外面的公路上。但是衣服穿得稍微有点不够,可能有点加重高原反应的症状。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头疼得厉害,颈动脉很胀,眼压也有点高,杨洲告诉我我多喝热水,晚上起了两次夜。第一天晚上我那个铺的电热毯有点坏了,我插上了插头,但是它不热,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只好裹着毯子,包在被子里睡觉。
      第一个晚上虽然睡的并不好,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头疼的症状缓解了很多,第二天和大家攀了攀冰,心情不错,整天状态也很好,高原反应基本上没有了。但是下午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没有及时脱衣服,导致有点出汗,风吹了一下就觉得有点冷。结果晚上晚饭后的,体温身高到38.3度。虽然体温比较高,但是我并没有出现在平原时相应温度下的发烧症状,头脑很清醒,没有头晕,四肢也有力,只除了很怕风,四肢有点冰凉。队医给了我感冒灵,喝完以后整个人感觉好了很多,没有那么怕风了。到了睡觉之前,体温已经降到了37.4,我就没吃退烧药直接睡了。
      第二天早上烧基本上退了,退到了36.9,除了人比较累,其他基本上正常。我就决定还是跟着大家去攀冰,但是运动不要太剧烈,注意保暖。这一天症状没有复发的迹象,晚上我又去拍了星空,这回穿了5件衣服,3条裤子,垫了一块防潮垫,裹了一条毯子,很暖和。
      第三天在康师傅家,我决定休息一下,虽然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了,也恢复了一点力气,但是我还是希望休息一下,保存体力为接下来爬雪山做准备,所以我就鼓起勇气和杨洲还有祥元讲,没想到他们很容易就答应我了。后来听他们回来说今天的冰瀑那里在滴水,而且还有仰角,难度比较大,我暗自庆幸我没有和大家一起去。自己静了一个上午,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我自己带着三脚架,相机出去晒太阳,拍冰河。其实这一天我的状态还不错,晚上的时候,祥元给大家分第二天上本营时候的梯队,我被分在了最后一个梯队,我非常不甘心,但是我知道祥元也是为我的身体状态考虑,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行不行还是得自己说了算,我就下定那个觉醒第二天上本营一定要跟在第一梯队。
      第二天我跟在第一梯队上了本营,今年走的很快,我到本营的时候非常的疲惫,没有力气支帐篷,倒是祥元还能活蹦乱跳的拍延时,佩服佩服。 1.15-29.jpg 1.15-48.jpg
Because it is there.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1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厦大登协.jpg
攀冰: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自己找不到攀冰的乐趣所在,虽然第一天在翅膀那里,我第一次就爬到了顶,康师傅还鼓励我说爬得不错。但是我完全没有想爬第二次的欲望,可能攀冰对我来讲太难了,对我来说,上升下降我更喜欢,也更适合我。
1.12-53.jpg
      看着一位位队友往上爬,我由衷的欣赏大家这种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但是又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不合群,但是老队员们希望大家都参与攀冰,催每个人上,这让我很痛苦,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
1.12-58.jpg 1.12-65.jpg
      冰瀑布真的很美,近看像一根根银白色的象牙,透着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远看仿佛从天国垂下的帷幔,散发着高冷圣洁不可亵玩的美丽。站在冰瀑布下,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自己也带上了那股圣洁、纯净的气质,脱离红尘,世间的一切瓜葛都离我远去。
Because it is there.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17: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会唱歌的噜噜 于 2021-2-11 17:48 编辑

厦大登协.jpg
登顶:
      有一天晚上在康师傅家开会的时候,祥元跟大家说什么登顶,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个人的登顶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有的人的登顶就是走到大峰大本营,有的人的登顶是拍到星空,有的人的登顶,就是走上大峰。
      我第一天走上大峰本营的时候很累,但是第二天适应性徒步的时候恢复的特别好,人状态很不错,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走上大峰,但是鉴于第一次爬这么高的山,而且自己也算是发烧刚好没有多久。我就给自己定目标:第二天冲顶,我的目标就是走上去,拍一张合影就算了,如果有体的话,再拍拍别的照片,事实证明我的目标定得很合理,第二天整个冲顶的过程,我的心情特别放松。
      下过雪以后的山路跟下雪之前的山路,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滑,但是雪其实是不会滑的(南方人没见过雪好吧),主要是,雪落在石头上,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非常的滑,而且石头会被雪埋住,你也不知道自己说不定那一脚踩得就是石头。所以走这样的山路必须踩好上一脚,保证自己站稳的情况下才能迈出下一脚,同时尽量走每一步的时候都要插稳两根登山杖,这样即使滑了,还有三个支撑点,还是可以站稳。
      凌晨5点,我们准时摸着黑向山顶进发。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披着黑夜的面纱,在头灯一点点微弱的灯光中一点点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空气湿湿的、冰冰的,飘落的雪花洒在我的脸上,是雪山用冰凉的手抚摸我的面颊。
1.jpg 2.jpg
      走了一个多小时,天空渐渐泛起了亮光,沉睡的雪山在渐渐地醒来。我们走上垭口,回头看,已经可以依稀辨认出身后的雪山,辨认出我们走过的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我心里涌起一阵阵激动,自己真的在做一件自己已经期待已久的事情。
10.jpg
      过了垭口,天亮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可以看到,在大峰的另一侧,太阳正在缓缓升起来,朝霞的橙红,穿过云层,绕过山峰,撒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仿佛为勇士铺就的金色地毯,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方向。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11.jpg
      接近海拔5000米,体力和稀薄的空气成为了我离咫尺之遥的大峰峰顶的拦路虎,我数着步子,30步做一个短歇息,有节奏的,慢慢地,向峰顶走去。在山的那一头,太阳已经从云层的地下钻了出来,站在云层上,泛着金光。我难掩焦急的心情,又碍于体力,只能告诉自己步步为营,按部就班的来。
      最后40步,我一气呵成,终于登顶,心中涌起万丈豪情,给爸妈拨了一通电话宣告着个好消息。八点30分。哈达挂满了扶栏,指向日出的方向,在那里,有一轮金色的太阳。阳光照射在晶莹的雪上,把表层的雪打的金黄透亮。路华站在大峰路牌的后面,迎着初升的太阳。
1.17-12.jpg 1.17-11.jpg
为什么登山
      今年登协18岁了,我也正好18岁,今年的冬训就是我们的成人礼。在这个节点上参加这一次冬训,让我对登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在城市呆久了,会有城市病。我理解的城市病,是处在安逸的环境中太久了以后,习惯了对什么都能掌控的控制感,而对于冒险,对于新事物失去了兴趣和尝试的勇气。这就是登山的意义之所在。
     《心流》中这样描述攀登者:他们能在逆境中集中注意力,调动身体机能,从而对眼前危险的情况有所控制,克服困难,征服高峰,这样的过程令人着迷。换言之,攀登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眼前不可控制的情况,转化为自己可以部分控制的情况,这样的过程需要人全神贯注,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到心流,并且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经历过雪山的历练,回到城市里以后,你会发现,很多以前认为困难的事情都渐渐变成了小事,战胜了那样的困难之后,在经历其他的挫折时,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奇迹。对于很多达成不了的事情,你也会变得更加坦荡,直面真实的境遇。
1.17-37.jpg
Because it is there.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17: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会唱歌的噜噜 于 2021-2-11 17:33 编辑

厦大登协.jpg
大冰的小屋:
      回到成都以后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全队除了王鹏一起来到大冰的小屋。其实这是我和路华来成都之前的小计划,大家既然也没什么事可做,就也跟着我们去了。
4.jpg 5.jpg
      我从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大冰,喜欢他那种不着调的生活风格,喜欢他书里民谣一般的文笔,喜欢他笔下的:既可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他有着一颗自由而高贵的灵魂,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8.jpg
      这一次真的有机会坐在大冰的小屋里真的很幸运,特别还是能和各位刚刚爬完雪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我坐在酒吧的木凳上,品着手里的鸡尾酒,心里特别的幸福。
6.jpg 9.jpg
      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小酒吧里,听着民谣,人会特别有倾诉欲,我们听着路华讲自己playboy的高中经历,杨洲也讲述自己读研毕业的崎岖过程。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大家一路走来能在这次冬训相聚实属不易。想着冬训队解散以后,下次的相见又是何年,捧着手里的鸡尾酒,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方桌旁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几欲落泪。
7.jpg
Because it is there.jpg

发表于 2021-11-24 08: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人没见过雪好吧

南方人可真是太想见见大雪了,希望今年冬训有雪啊

点评

今年比去年冷,应该有雪的概率蛮大的  发表于 2021-12-30 14: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17633号-1|小黑屋|手机版|厦门大学登山协会论坛

GMT+8, 2025-5-9 20:54 , Processed in 0.2181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