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娜娜睡不醒 于 2022-12-7 15:29 编辑
2022年乌库楚登山队队医总结 前期工作: 1.每次外出的时候,观察大家的状态,前期基本上了解了大家的体能情况和状态。队医可以在每次的外出拉练中总结经验。 2.清点药品,扔掉已经废了的药品,比如过期的、保存不当的。 3.集训期间发放并回收健康调查表,出发前准备常用的药品,再针对队员的情况准备特异性药物,一定要注意队员对什么药物过敏。 4.准备医疗讲座。老队员之前准备的PPT已经非常详细了,如果有能力可以补充说明,也可以在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更新。 5.准备出发前1到2周,一定要全面清点集训期间药品的消耗,详细做一份要药品清单,随后及时补充药品,做好出发的准备。 6.体训、外出期间多关心队友,体训天热,运动后,大家快乐四果汤、水果捞,注意肠胃。
药品购买途径: 1.壹药网 2.阿里健康大药房 3.饿了么(特殊药品我是从这里买到的;美团也可以试试) 4.医院:有些特殊药品网上买不到,可以去医院开,就说自己常吃就好。(以往他们是这样做的) 尽量早一点整理出药品,早点着手买药,不要拖到最后。
路上: 凡是出门,一定都要把医药包放在包里最好拿的位置,便于及时拿出使用。
协会药品保存与整理: 怎么说呢,岩壁的药品确实有点乱,分类混乱,也没有分装,所有的药都放在同一个大箱子,大家用完在放回去,久而久之确实很乱。 有的药品说明书早已丢失,有的也不确定有没有过期,总的来说药品没有保存好。 客观上来讲岩壁条件确实不适合有些药品的存储,所以希望大家用完后都注意好好保存,毕竟都是自己出钱买的。
今年: 带了四个医药包,两个队医各一个,另一个小的给了淑丽。保证每个医药包里都有行程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药物。 提前沟通好,要保证拿医药包的人知道自己拿了些什么药品。另一个医药包是放在了大本营,保证没上来或下去的队员能够用到药品,同时一些重的,山上确实用不到的就可以留在那里,减轻负重。
到上城子村后就开始每日测一测,主要是血氧,还有体温。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依赖数据,还要看自己的情况。有人可能血氧较低,但自我感觉还行;有人反之。 督促大家走动走动,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喝到有灵感)。 实在吃不下也要吃,据老赵说他之前逼着自己吃,吃吐后,接着吃接着喝,最后状态好多了。简单说,主动适应高原环境。 可以记录药品的使用和队员的血氧、体温。我原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但是后来我的笔不见了(我记得他们好像要填东西,然后我就没见过我的笔了)。但就算有笔,感觉也比较难记录,因为有四个医药包、分批次行动、大家可能也比较忙······山上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 但返校后可以根据药品的剩余情况,做一个推测。
从本营开始,泡感冒灵、板蓝根、红糖姜茶,喝着都挺暖的。 早上起床,做做操、拉拉伸,主动适应环境。 高反的药,通常情况下是不用给队员使用的(不到万不得已),因为就算是老队员在这方面经验也不足,教练也不敢给。所以这个要慎重。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教练会带下去的。 在C1的时候,长立状态不佳,意识可能混乱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我说他嘴麻了,说话说不利索。我有点慌了,因为我没有见过那种反应,理论突然变成了现实。马上把教练叫来了,教练判断他是脑水肿,我懵了,我没有想到会那么严重。因为脑水肿很严重。所以我们安排他尽快下撤了,千千和昌昌在帐篷里帮他穿衣服,我们在外面帮他收拾东西。犹犹豫豫的我,拿出了呋塞米片还是啥药(有点忘了),跟教练说要不要给他吃这个,我有点害怕。(谨慎)教练说别给了。 他下撤后,确实好多了,不是脑水肿。幸好没给药。 后来在重庆的时候,教练发微信说在高原不要轻易给队友药物,同时推荐了孙彬老师,说有机会可以听听他的课。搜了一下,不知道他说的是巅峰的孙斌还是我在知网上搜到的孙斌,估计是第一个。以后的队医有机会可以找找资源。 我个人也没有什么经验,遇到棘手情况都会问有经验的老队员、教练。所以拿不准主意的时候问问有队医经验的老队员或者教练。 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仔细观察队员的情况,每个人高反的症状都不同,努力给予大家更多的关怀。提醒他们走一走、喝水之类的,拉着他们慢慢走。(虽然今年有人不听话 ) 队医是个小太阳,中央空调(bushi),尽自己能力去照顾大家就好啦!
药品后期待我后期上传~ 有啥想起来的后面再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