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圭 于 2024-8-29 17:01 编辑
关于预防高反药物(乙酰脞胺): 由于此次是我第一次上高原,还是重装徒步,心里对高反还是有一定的恐惧,出行前默默的看如何判断高山脑水肿、高山肺水肿…提前吃了一些乙酰脞胺预防高反,并且格聂植被多,又是夏季,因此一路上没感受到什么高反的实感,仅在此贴出一些对乙酰脞胺的了解和使用感受以供参考。
"临床研究表示,处方药物乙酰唑胺对适应高原过程有所帮助,我们的亲身经历也验证了这一点,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适应,乙酰唑胺的效果尤为明显。这种药物能增加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尤其是静息时。你的呼吸频率会在睡眠时自然变慢,减少你摄入的氧气,增加急性高原病发作的概率,乙酰唑胺可以抵消这一作用。你可以向内科医师咨询这种药物是否适合你。”(引自《登山进阶》(Alpine Climbing:Techniques to Take you Higher),马克.休斯顿(Mark Houston)凯西.柯斯利(Kathy Cosley)著)
“乙酰脞胺防治高山症的原理:抑制碳酸酐酶,加速尿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排出,也减少肾脏对水份的再吸收,所以会利尿;而因为使尿液碱化(碳酸氢根离子是碱性),所以身体变成代谢性酸中毒,最后会用呼吸代偿,也就是会加快呼吸的速度,产生最常见的副作用“过度换气”。
使用方法参考:125mg 一天两次口服,也就是 250mg 的锭剂一次半颗(另有一种 500mg 的长效剂型不宜剥半,不适合高山病之用途)。从高度上升前一天开始服用,一直用到上升到稳定高度(不再上升)后二至五天,如无不适即可停药。乙酰唑胺亦可用于高山常见的失眠现象,睡前口服 125mg。 副作用: 本品虽然可能有多种副作用,然而一般而言都很轻微,除了下述的禁忌症之外,一般耐受性良好。
主要的副作用如在舌尖、手指(脚趾)尖会有针刺感,或是味觉改变;这些不适在停药后就会消失。
如果山友不知自己是否适应此药,建议先在山下试吃。可以根据医嘱,配合碳酸氢钠 NaHCO3 和氯化钾 KCL 缓释片,缓解低钠低钾造成的副作用。
禁忌症:
怀孕及授乳的妇女不可使用;
有磺胺类药物过敏病史者不可使用;
对于低血钾、低血钠、酸血症、肝肾功能不全或疾病的人群请先咨询医生再用药,避免严重副作用如尿血、肾痛”(引自8264 https://m.8264.com/thread-5705249-1.html)
高反药物预防:乙酰唑胺(125 mg /每晚)和羟基安定(10 mg / 每晚)可通过促进机体「适应」的过程而有效减少高原的睡眠呼吸障碍。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可预防高原性头痛。地塞米松可更加强效地预防 AMS,HAPE,HAC等高原相关疾病。(引自丁香园https://neuro.dxy.cn/article/142596)
我在进入理塘的前一天早晚各服用了125mg乙酰脞胺,进入理塘后服用了大约3天,第3天后我观察到自己的排尿量趋于正常,因此判断身体已经基本适应高原后就停药了。副作用方面大概是剧烈运动时(指大笑,塞睡袋)略微手麻,以及第4天时(海拔4700营地)睡着后呼吸急促的像一个刚发动的拖拉机(急促的呼吸把高于乔吓了一跳,被叫醒后本人表示完全没感觉)。
碎碎念: 写这篇总结是因为看到一个很喜欢的up也去了格聂牧场线,实在是很佩服可以架好相机拍视频,再回去取的人…拍的很好,墙裂推荐(【【繁花盛开之地】徒步丁真故里|理塘格聂牧场线 |索尼FX3 | EP27 | 4K】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21262e9eaaaf515f583)。不过我们一行人运气欠佳,前几天总是被淋着仓皇逃窜,没有能在花海里打个滚什么的太伤感了吧。第一天后半程队伍走的有点散,看着两步路上一条远路一条近道,看着墨飞和高于乔翻上远处的山头,我选择了近道,走一半就有点后悔,什么近路,压根没路啊喂…就硬走…说实话我更偏好独自默默走,会感到更惬意一些,看着黄色的小花铺满鞋面,阴雨沉沉的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后几天和韩俊毅交换帐篷,这厮搭好我的小飘云1后问我是不是麦理浩径回来没洗帐篷,我大惊问他怎么知道,居然说是闻到了海腥味,他是警犬吗??? 第五天大约下午三点就到措娘卡营地,终于见得格聂神山,在湖边挑了一块湿漉漉的草垛坐下,天气不太晴空万里,格聂云雾缭绕不肯露出真容,可能神山也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类的小情调吧。抱着相机研究了会构图,但迟迟懒得按下快门,反正就那么坐在湖边看山看云,没戴墨镜还有点刺眼,但却出奇的平静,仿佛湖水也轻轻淌进胸口。每天扎营后总会有点小失落,旅程就这么快结束了吗。于是墨飞若彤韩俊毅一行三人往营地前面的格聂方向走了,我急忙大喊等等我俩,韩俊毅潇洒的摆了摆手又潇洒的头也不回的走了。于是高于乔说爬左边那个更高的小山包,机位肯定更好,拍出绝美延时气死韩俊毅(摄影摄像是这样爱竞)。山顶风很大,感觉随时都要被吹高反,俩人躲在大石头缝里躲风,相机放悬崖边上,原谅我的语言贫瘠,实在无法描述自己靠脊背和腿卡在石头缝,一只手死死的抓住相机带以防我的宝贝掉下悬崖粉身碎骨,是一种怎样诡异的姿势…其实此机位也就一般,高于乔略微失望,不过我还好,本来也不是去拍延时的,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