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梦永远 于 2016-2-17 21:37 编辑
2016年四川冬训队长总结 今年第一次去四川冬训,一切都是从新开始,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我把这次冬训记录下来,希望可以带来一些思考。
一、前期准备 从我被告知做队长开始,主要做的事情有:确定选拔标准并公布,制定冬训计划,准备冬训动员会,面试及初选拔,集训安排,团委申请备案,考核及最终名单。 1、选拔标准 选拔标准与最后的筛选人员直接相关,在确定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我把今年遇到的问题列一下。 l 考虑到之前选拔标准中集训的选拔是和预选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把二者分开了。这样不会因为之前的参加活动状况影响集训情况。这两个没有太大区别,各有好处,可根据情况调整。 l 各个部分占比。这点我自己修改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把很多占比调整的不合适。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让“个人特长”等占的比重太大,要让体训、技术等占重要比重。 l 具体规定:比如迟到、请假怎么算进考核中。当时修改前面两项已经花费很大工夫,所以到这些具体细节时没有细究,后来证明这块出现问题。我现在觉得这部分太复杂,不实用,要把一些漏洞弥补了。 l 特殊规定,预选失败变候选、部长和理事加分、人数及男女比例、挂科扣分等,要商讨清楚。 l 还有一个是老队员的选拔。选拔标准里只说新老队员分开选拔,具体的并没有谈,而且老队员特殊的身份,肯定要提前选拔。所以这条应该重新修订。 2、冬训计划 冬训计划是和选拔标准差不多同时进行的。今年的计划主要参考去年的,但是难度很大,主要是对四川情况不了解,不知道哪些可以,哪里合适,需要联系很多人问。事实证明,计划还是不符合实际,临时做了调整。这是后话了。冬训计划,主要由这几部分构成: l 目的:今年主要有两个,新队员训练和老队员训练,以新队员为主。 l 人数:这次人数的确定主要由我提议,16名新队员,8名老队员。相比去年,19名新队员,5名老队员,新老比例发生变化。之前我以为老队员多一些会容易提高效率,但现在来看并不是这样。老队员的人数4-5个就可以了,冬训中,如果要进行老队员训练,那就把老队员训练单独出来,混在一起老队员的训练效果并不好。 l 男女比例:以前为保证女生人数,才有这一限制,今年女生都很优秀,比男生都强,所以今年集训选拔的时候没有考虑男女比例。以后男女比例这条也要适情况而定。 l 训练内容:就是具体哪些技术需要训练。这次冬训中实际练到的技术有:攀冰、冰坡行走、上升下降过节点、结组、裂缝救援、自救(单绳上升)、他救(包扎运输)、滑坠制动、修路。与计划相比,在救援方面,实际练到的更多,更系统。 l 训练安排:就是时间和地点。计划中双桥沟两天,实际是三天。那天下雪,不适合进山,又适合训练冰面裂缝救援,所以多待了一天。 l 教练的确定:由之前老队员介绍的领攀,技术成熟,训练系统,又是当地的机构,而且曾山人也很好,他们给的优惠也很诱人,但是教练费用实在太高,高到我们难以承受。谈到最后不得不放弃,重新找教练,最后找到次顿教练。 l 预算:涉及交通、住宿、吃饭、装备、教练及协作费、门票等。 3、冬训动员会 在动员会之前,就要清楚所有的安排了。动员会上要把在四川的情况介绍出来,只要计划做的好,这部分不是问题。所以之前要把可能的情况考虑周全。 4、面试及预选 今年的面试做的不好。没有明确的目的,谈话的时候没有重点,来不及看申请书,比较匆忙。打分的时候没有统一,三组给的分数存在差别。 建议:先开会,确定面试要达到的效果,根据为什么面试来确定问哪些问题。打分要固定,保证每组打的分数一致。 预选算分时,两个问题。外出计算时有问题,表现分很难打,因为之前根本没人记录。体训的次数,翔安的和本部的体训卡起始不一样,而且翔安的盖章没有统一标准。 建议:取消平时表现分;体训时本部和翔安的签到方式一样。 5、集训安排 l 体训计划:周二、周四体训和周五环校跑 l 新队员训练计划:两个问题,一天不能安排太多内容,每次要练习绳结;把医疗练习加进去。 l 老队员训练计划:安排在周一晚上。要保证老队员技术一致,为新队员训练做好准备;加入新内容,提高老队员技术。 l 讲座安排:包括装备、医疗、技术等,这次还有高原环境讲座。 l 其它:团队建设及其它交流活动。 6、考核及最终名单 外出考核问题较多,最好在学校考核。每个考核项目要提前训练好,还要把考核计划制定好。 还要注意翔安与本部的统一性问题,所有的考核项目要保证两边一致。在平时的记录上就要注意这个问题。 如果选拔标准和考核计划都没有问题,那么名单也不会有问题。但不可避免的因素太多,做好准备调整。 7、团委申请备案 跑团委的结果就是跑好多趟都不行。提前把所有的东西认真准备好,列个清单,清楚有序。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想蒙混过关,把所有东西准备全。 8、在进行上述这些的时候,总是觉得少了什么。我们似乎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心照不宣的认可了今年冬训去四川一样,没有任何一个反对的声音出现,没有反对就没有论证,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反对意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二、四川进行曲。 1、装备:冰爪、高山靴不够,租的领攀的。租了2顶高山帐。租了一捆绳子。其余协会自带。 2、后勤:双桥沟内买不到东西,需要在成都买好。日隆镇可以买到后勤。这里要提前带现金,沟内无取款机。 3、交通:成都到日隆镇,包越野车,900/车。沟内,沟到日隆镇,都需要包车,100/车。这些找客栈老板就行,他们都是一条龙服务。 这次双桥沟我们住五色山庄。
教练说他有认识的,可以便宜很多,下次可以让他介绍。 以上三项详见装备队长、后勤队长总结。(附件里有详细的) 4、训练 l 双桥沟:丰富的冰壁资源,适合攀冰和冰面操作的技术,如裂缝救援、修路等。 l 比较适合大部队攀冰的有撵鱼坝、木梯子。其它冰壁情况见路书。 l 四姑娘山:这几天雪很大,三峰路滑,攀登难度大。更关键的是三峰无水源,训练时间长,难以化冰。三峰无积雪,不适合训练。相比,大峰水源充足,营地附近有积雪,适合在部队训练,而且大峰和三峰本营的海拔一样高。因此改为大峰。 事实来看,大峰的训练效果很不错,场地和环境非常合适。我们的攀登体验来看,没有用到操作性的登山技术,但是路非常滑,较陡,我们没有用冰爪,穿普通的登山鞋,脚很冷。一路走上去,跑下来,4个小时,大峰适合训练高海拔徒步,体力好的新队员可以尝试下。
三、其它 1、老队员的相关问题。 l 筛选:冬训的老队员一般由队长询问可能的去的人,然后确实。这种传统主要是之前去冬训的老队员比较少,所以队长会去找人。但是今年不同的是,在我找好人后,依然有很多优秀的老队员打算参加,于是问题便来了。是后来报名的老队员需要筛选呢,还是所有的老队员都要呢。而且老队员的数量又要怎么控制呢。于是在决定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较大问题。 l 最后我们的结果是大家都去了。但是这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后来我们觉得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的办法是,在确定后,立即进行老队员选拔,公开发布信息,有意者报名,由队长和领队、理事会来进行选拔确定。当然,这样的话,关于老队员的选拔标准需要重新修定。 l 人数、男女比例及职务:从冬训的目的来看,为保证新队员的训练质量,人数为5个最佳。队长、后勤队长、装备队长、技术指导(一名技术有保障的老队员担任)、领队(看情况)或队医或外联。前四个为必需的,最后一个职位不固定,但也是需要的。5个人组成的组织团队对于我们的冬训来说是最有效率的。而且,这五个人中至少需要一名女生。 l 老队员的定位:就是怎样老才算老队员。今年的争议在,只去过一次冬训算不算老队员。我觉得,这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满足冬训的基本技术要求。一个老队员至少要具备两点:一,他的冬训经验能够应付此次冬训环境。比如这次,去过北京冬训的老队员,在上大峰的时候,经验上要有较多不足,高反适应、高原行走等没有去过雪山的老队员自如。二、他冬训学到的技术能够给予新队员指导。如果在冬训中,他也像新队员一样,是重新学一遍技术,而不是复习或者直接操作,那么他也不能作为一名老队员。当然,这两点可能因人而异,但规定或者制度是不能因人而异的。 l 老队员的作用及自身定位:老队员决定去冬训,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次冬训就是去做事了,没有机会自己玩。如果不能事事先考虑新队员,而是只考虑自己玩,那么还不如不去。老队员在冬训中不但要起到传承技术和精神,还要协调整个队伍,关注队伍里的事情,要形成对队伍的责任感。 l 老队员的费用:在预算出来后,考虑到这次花费较高,老队员的减免额度由一次雪山15%,一次冬训10%改为一次雪山10%,一次冬训5%,而且上限600。老队员费用减免政策最初是为了鼓励老队员参加冬训,在我来看也是对老队员付出的一种肯定。减免额度可以灵活调整,但我觉得之前的额度已经很合适了,以后可以直接按照这个额度就行,也不需要上限。 2、新队员的相关问题 l 人数、男女比例:今年预想的新队员人数是16,但考核计算时出现错误,于是实际人数变成17人。最后没有考虑男女比例,因为女生的状况好于男生。今年整个冬训下来,我觉得新队员的人数应该为20,且不超过20。冬训在于培训新人,人数越多越好。而且,我们的装备越来越多,足以应付这么多的人数,而且租借也是可行的。从某种角度来说,16个人和20人是一样的。我之前所担心的效率问题,以及女生拖拉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这些由于人的懒惰所带来的问题,只要想办法总是可以解决的。所以男女比例,如果不是差别太大,完全可以忽略。 l 新队员熟悉:今年在我看来是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去年我们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后来我明白了,去年冬训的人在冬训前,参加外出活动和其他活动较多,冬训前就认识了。但是今年很多都没有参加过外出活动,除了体训外几乎没有参加过活动。所以,我在第一次拉练发现这个问题后把第三周的放松的团队建设活动,改为第二周的破冰式的团队建设。以后要早些发布冬训通知,并宣传出去,带动打算参加冬训的人多参加外出活动。 l 小团体:冬训人多,易产生小团体。固定的分组,更易导致这种现象。分组的时候我也有注意这个问题,尽量把校区、年终、男女等搭配开来,而且两种分组方式同时进行,均不设组长。从结果来看,起到一定作用,但这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没有组的存在,在组织时以整个队伍为单位,没有以组的效率高,但这是值得的。 l 职务:困扰在新队员是一个职务还是两个职务,去年是两个职务,觉得有点乱,有人提出一人一个职务。我觉得也不太好,最后采取一个半职务的形式,实则也是一个职务。因为基本上第二职务没有起到用处。关于职务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是为了让新队员能够在队员中也发挥作用,共同参与到队员中来;同时,让每个人做不同的事,也能学到不同的东西,明白队员中的一些事情是怎么操作的。所以,职务少,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每个人都是专一的,效率会高。但这样的问题在于,本来就没有多少事,那么多人来做,就会有人不做。职务多,可以让大家都有事做,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但结果往往不是想的那么好的,人多易乱,而多学东西也是需要积极性的。所以各有利弊,不过我今年的做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大家都要做好自己的第一职务,当第二职务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去做就好。 l 参与度:这个问题很明显,新队员在队伍中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没必要什么事情都自已来做。老队员要教会并交给新队员去做。而且我们在做一些事的时候,尽可能让新队员知道,更多的让新队员参与进来。凡是新队员能做的都让新队员去做。 3、四川冬训与北京冬训的比较。 这次冬训和北京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l 冬训条件:北京冬训几乎没有条件可言,吃、住都比较艰苦,全部野外帐篷、自己做饭的生活相比这次住农家乐,室内有电热毯、晚上有火炉房、吃的是丰盛的早晚餐,实在是不能比。四川冬训简直就像旅游度假。 l 花费:去一次四川可以去两次北京,差别在教练及协作费、交通费、门票费、住宿费。只有吃的花费上差不了多少。当然这是一样的,花的多,条件自然好。 l 技术训练:这次的教练是今年登山队的教练,他来教授技术,质量上很有保障。他教的比较系统、完整。相比北大,教练的操作更实用简洁,更贴近实际,这一点在今年暑假登山中已经得到实践。而且,教练的技术来源比较单一,也比较专业,跟中国登山界的前沿接轨。教练更擅长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式攀登,这使得他们的体力优势更为显著。因此,他所教授的攀登操作与我们的实际更相符。 l 训练环境:北京的训练地点主要是东、西灵山,小五台还有天仙瀑。去年我去的是天仙瀑和东灵山。与之相对的是双桥沟和四姑娘山大峰。 天仙瀑的攀冰条件和我们去的撵鱼坝相差不大,撵鱼坝会稍微简单一些,更适合新手爬,也很适合练习先锋攀。撵鱼坝的冰坡行走条件的冰坡更缓些,相比,天仙瀑的大小冰坡练习冰坡行走和上升下降更适合。当然,双桥沟的优势还体现在大氛围,全国很多大牛都会来这里,各种培训也会在这里搞,多与这些人交流并与之熟识,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大峰与东灵山相比,肯定是大峰的环境更好。大峰与东灵山的区别在于,东灵山是模拟雪山环境,而大峰就是雪山。从雪地环境、本营生活、温度、训练环境都是大峰要更好。 l 训练效果: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训练效果好。不仅学到的技术更完整,而且练习的也很到位。这和今年请教练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和大家的热情也分不开,今年攀冰最多的可以爬十几趟,很积极。 综上所述,去四川冬训,除了花费高之外,其他方面都是很不错的,尤其对于训练来说。只是冬训少了伴着烤袜子的烤地瓜的味道和围着篝火在星空下的吼歌会,总会觉得少了很多。 4、冬训及集训纪律 之所以要把这个单独拿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这里出了问题。我们的纪律安排有很多是做不到的。比如,迟到罚冲刺,比如请假事后再补,在体训量这么大而且安排这么紧密,又是期末复习的时间,很少能够做到补的。所以这个很难实现。最初的时候,我怀着十分美好的憧憬,希望今年不会有迟到发生,为此还订下迟到超过十分钟则按照请假算,然而效果并不好,第一次拉练就有迟到的。渐渐的我明白了,这些看起来很严格的规定其实并不能有很好的作用,到最后只会成为摆设。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纪律要求才能既起到约束的作用,又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还可以被大家所接受。这些规定是不是应该修改下了。 还有,纪律的严肃性一定要让大家所知晓,尤其是一些绝对不可以触犯的。在涉及安全的、涉及整个队伍利益的,一定要贯彻执行。我们需要考虑制度的合理性,但是对于现存的制度,无论怎样,都要坚决执行。因为纪律和强大的执行力,是我们学生团体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保障安全的关键。这需要从平时就形成这样的意识,是每个队伍需要培养的。 5、其它问题 冬训中还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体检中有人没有合格、集训中出现伤痛请假怎么处理、翔安与本部的协调问题、集训中技术训练效果不好问题、装备的问题等等,就不缀述了。
以上所有的问题,现在来看,都不是什么问题,可当时刚接手的时候,确实为之烦恼,不知道怎么办,毕竟第一次做,为此没少请教雨笛和晓银,后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尽量把我遇到的问题全面的写下来,能够给以后的队长一些参考,让他们也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会嫌弃自己笨,因为之前有人也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上苦恼过,不知所措过。以上的问题都只是简述下来的,可能有的问题背后发生过很多争执,经过很多纠结才得到解决,也可能我所提出的建议并不是那么可行,你还有别的想法,或者你还想了解每个问题详细的经过,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我相信这些讨论,提出你的想法会让我们的“徐妈”变得更好。 最后,感谢雨笛、辰祥、橙橙、猛哥、扬宪、栀子等等的老人们对今年冬训队的关心和帮助,你们的关怀使得冬训队和徐妈更加温暖,真心的感谢!同时预祝明年的冬训队安全顺利!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