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感想篇 刚从车厢里出来,“并不觉得冷啊~”“过会儿就知道了。”语音刚落,耳根就觉得不适了。跟厦门一样的大晴天,站在阳光下却觉察不到丝毫温度。空气干冷干冷的钻进鼻子里。最高温度零下一度,心里暗暗与家乡比对,我还没见识过北方的冬天! 现在说来好像很熟的岩壁附近,那时还是挺晕。先是伯牙塔,很残破,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古老的建筑文化。再就是未名湖溜冰场。北大岩壁就在它们旁边。岩壁果然很强悍,厦大的简直没法比。一直是斜壁,不到两三米就有一个屋檐。岩壁上还有某赞助商的名称,看着笑了会儿。还有山鹰神奇的LOGO,也许鹰本身给人感觉就这样吧。高高的铁丝网给岩壁像别的运动场一样,圈下自己的地盘。左边的树丛间挂着西藏彩旗,中间是石头堆,我还在感慨好有西藏的气息啊…… 每天去食堂,就要经过北大的“一塔湖图”。未名湖结的大冰面在冬日下发光,上面的人自由欢快的溜冰,一副欢悦的景象。树木只剩下最干练的木质部分。冬天的太阳柔和,温度却要自己寻觅。行人戴着护耳的帽子,穿着长袍羽绒服;孩子露出红扑扑的脸蛋,满带着儿化音。那些小学课文里的图片、自己想象的场景原来真是这模样!北大里安静,让人想赖着不走了。 离开纷扰的大道,穿街走巷,这才是老北京的气息。身为首都,除去那些繁华,它也有给这里市民生活的一面,像别的地方一样。批发早市、大集市、路边小摊一样都不少,价钱便宜得好似几年前、来到一个城市,感受生活的气息,才知道喜不喜欢它。 再次回到北大是天仙瀑出来了。那时休整了两天,我不用排队买票、采购,除了睡懒觉,整天都闲得慌。那时已经深深陶醉于户外了,在小绿屋看到山鹰出版的书,想看看有关大牛的介绍,未果,这让我掏出手机搜索起来,正好看到《回望山鹰02年山难》,也是电影《巅峰记忆》的背景介绍。事故的发生,善后,舆论,很详尽,也是他们山鹰一次思想洗涤、反思的过程。我在感概生命渺小的同时,也被他们一种说不明的精神打动。雪山,风险是很大,我们也很惋惜他们的逝去,甚至也认为不该鼓励这种冒险,就像李兰下山时,“望着冰川,她觉得它很丑陋,而且很脏,登山这件事‘是很荒谬的一件事儿,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还是对他们敬佩不已,那时一种深深的感动,是对生命的眷恋和珍视。 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说的: “这个玛尼堆用的石头来自香山脚下,从八年前就伫立在这里。拂去五颜六色的彩旗和藏语六字真言,石堆上处处可见乳白色的蜡泪。堆旁不到10米,是山鹰社的岩壁。壁上的某洗发水品牌的字样清晰可见,尽管它早在02年就不是山鹰社的赞助商。” 才刚开始我就已经震惊,也许因为自己就站在文中所说的岩壁下,身临其境,感受非凡。原来一切如此……和第一天相比,再看看北大山鹰和石头堆却是另一种心情了。终于知道为什么山鹰是高校登山队中最强的一支队伍,为什么登山这么危险我们还是要去,为什么我们对生命如此重视还是要去做这个存在风险的事……复杂的心情,恍然大悟。 回首北大岩壁,在天空映衬下,那是多么美丽的曲线,恋恋不舍,在我要离开北京的时候。 文中山鹰在成长,看完后,觉得自己思想上也有了成长,跟着徐妈一起。
|